摘要:课程是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课程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课程考核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先进的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模式,以会计专业的课程考核为例,提出了高职课程考核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课程考核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职院校人才输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把高职院校比作一个人才生产工厂,那么高职毕业生就是产品。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原材料质量、生产制造工艺和技术、产品质检标准等多个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产品出厂前的质检标准,质检标准的高低与产品质量的好坏成正相关关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的毕业考核相当于产品的出厂标准,课程考核相当于每道工序的质检标准。要保证最终产品的高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质检标准。本文以会计专业的课程考核为例,围绕当前课程考核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借鉴德国和美国两种典型的课程考核模式,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思路与建议。
一、课程考核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而设计的学习方案,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课程是构成專业的基本要素,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相应的专业,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高职教育中,若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而在整个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核心。课程考核是对人才质量培养的有效过程监控,既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尺,也是评价学生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职业素养形成情况的重要手段。课程考核是一个指挥棒,指导着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主体与考核标准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模式下,考核的参与者只有教学当中的授课教师和学生。课程的考核标准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定,随意性很强。会计专业课程的考核基本模式就是由授课教师自拟考核试卷,学生参加考试答卷,教师评卷,并根据评分结果记录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完全是课程考核的操控者,在课程考核中,极易出现教师的自我评价问题,教师在拟定试卷确定考核标准时,往往不是根据职业要求去定,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去定。课程考核最终体现的是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求,而不是相应的职业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当前这种考核模式,因考核主体单一,缺乏开放性,导致课程的考核标准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脱节,严重影响课程考核的效果。
(二)考核内容
在考核内容上,当前的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上,仍然过分强调会计理论体系与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与理论教学为主,在进行课程考核时,往往以教材及课堂所讲的知识点为主,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虽然近些年来,高职院校逐渐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但实操考核中只注重专业能力的考核,而不注重对职业素质的考核,如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耐挫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很少纳入课程考核范围。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死记硬背上,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运用。由于考核的内容与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脱节,课程考核完全偏离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考核形式
从考核形式来看,大多数会计课程考试形式比较单一,通常是在学期末通过一份试卷来进行考核,以学生答卷的卷面成绩对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课程考核绝大多数以闭卷形式的笔试为主,开卷、口试、实操等形式相对较少。虽然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操作,但很难体现出会计专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学生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一些学生尽管考试分数高,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综合训练,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
课程的成绩评定较多采用“一考定终身”的终结式考核,较少采用通过多次形成式考核进行综合评价的形式。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因考核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忽略了财会职业环境的氛围,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不能全面地反馈教学效果。
(四)考核的执行与管理
课程考核一方面是检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考核的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激励学生的学习。前者为课程考核的检验与选拔功能,后者是反馈和激励功能。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课程考核应更加关注后者,但是在当前的课程考核模式下,只强调了其选拔功能,而忽视了其反馈和激励功能。教师和学生双方似乎都在为分数而“教”和“学”,偏离了课程教学目标,背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考核通常是在学期末进行,考核的结果纯粹只能起到记录学生成绩,决定学生是否要补考的作用。这种考核模式较多地体现出选拔功能,完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更为重要的考核反馈、激励功能就无法体现。
在一些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已经成了一个形式化程序。民办高职院校的举办方,出于盈利的目的,为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一再降低课程考核和毕业考核的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是宽进宽出。某些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考核中规定,所授课班级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不得低于规定的比率。表面上看,这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但实质上,课程考核的标准由任课教师来定,考核完成后的成绩评定也由任课教师来完成。对于教师而言,若要在考核中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最佳的做法就是降低课程的考核标准,在考核成绩评定的时候降低要求,使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课程考核。有些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程考核中,虽然任课教师主动降低考核和评分标准,仍然出现相当比例的学生考核不达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教师无下限地调低考核标准,最终使课程考核形同虚设。由于缺乏正常的淘汰机制,学生学习好坏与否都能通过课程考核,都能顺利毕业。长此以往,缺乏明确目标和自律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习动力,整个校园也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陷入恶性循环。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但也绝不是孤例。
三、德国和美国的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模式及借鉴意义
(一)德国的课程考核模式
德国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元制”教育模式,即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企业的参与使教学更贴近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的需要。课程考核围绕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三大能力进行,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为非专业能力。
在课程考核中,每门课程通常要记录两个成绩,一个是专业能力成绩,另一个是非专业能力成绩。专业能力成绩包括中间考试成绩、最终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中间考试成绩由授课教师评定,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都需由全德工商协会(IHK)组织出题,或者IHK认定的考试委员会出题,考核内容主要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非专业能力成绩包括学校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校评价由教师团队集体讨论后确定,根据学生平时课堂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每个学期给出一个综合评价,并进行记录。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1)能否独立完成任务;(2)工作中用到的方法;(3)解决问题的能力;(4)合作能力; (5)交流能力; (6)自我思考的能力; (7)环保意识、责任感等其他方面。这种评价并非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课程项目报告来判定的。
IHK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关键,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终极目标。各行业协会负责颁布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并组织和实施本行业的考试。根据专业或工种的不同,学制为3年或3. 5年,学生在1. 5年后,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第一次全国统考,主要为专业理论知识测试,统考不合格的将取消双元制学生资格;学生在3年或3. 5年后参加第二次全国统考,主要为技能测试,统考不合格的学生将无法取得毕业证书,也意味着没有工作。学生毕业后,可凭毕业证书、企业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与企业签约就业。当年考试不合格的学生,第二年可以再考,但最多再补考两次,若经三次考试仍不合格,该生将终生不得再考该职业的资格证书,必须转学其他职业。在这种制度下,教师为使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在课堂的项目教学中就以IHK考试标准作为学生的考核标准。各行业协会的考核标准正是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来制定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同时,因为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学生有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能学到真正的本领,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美国的课程考核模式
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美国在课程考核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发挥考核的评价功能,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考核形式上,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会安排不同的考核,突出考查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典型的考核方式包括三大指标:(1)学习投入,占比20%左右,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学习成果,占比70%左右,包括4个左右的阶段性考试和一个期末综合性考试;(3)专业能力,占比10%左右,主要是采用分组进行案例分析的方式完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会有不同的考核环节,其考核方式是多样的,如小组讨论、笔试、口试、答辩、小组讨论、案例论文、实际操作能力等。这种强调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松懈,一直都有良好的学习状态,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在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上,一般采用等级评分、成绩分布曲线评分和固定成绩评分等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以分数累积的积分方法来确保学生成绩的公平性。
根据前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的主要特点是校企合作,教考分离;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的主要特点是重视过程性评价,考核形式多样。两国的考试制度都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两国均拥有完善的制度环境,从考试内容到考试形式,特别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美两国课程考核制度中的优点,对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考核制度改革的思路
(一)建立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并重的考核模式
岗位专业能力是指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从事某一职业或岗位需要的专门职业技术能力。就会计专业而言,会计人员应掌握的专业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纳税申报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等等。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具有相通性的职业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各行各业职业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等等。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为教学理念的,通过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两种能力的紧密结合,将能力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须面向人才市场,在制定课程考核方案时,要打破传统的只有教师和学生两方参与的局面,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主体。
邀请企业专业人员、课程教育专家、学校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代表召开课程工作分析会,采用头脑风暴法,从专业定位和就业岗位分析入手,综合考虑岗位專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完成课程考核方案的整体设计。就会计专业而言,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各行各业的财会部门。在召开课程工作分析会时,主要邀请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各行业的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参与。这样制定出的课程考核方案,吸收了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使课程考核更接近真实的市场用人标准。
(三)校企合作制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校企联合考核评价机制
在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考核中,企业并不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学生在课程考核中是否合格,完全由学校来决定。课程的考核标准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定的,随意性很强。学校在制订课程考核标准时,没有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对接,任课教师不清楚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导致学校的考核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脱节。
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德国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是由各行业协会颁布的,是依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标准制定的,能充分反映各行业对相关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因此,按照这种标准考试通过的学生,能达到企业的能力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高职院校在制定课程考核时,应将企业评价标准与课程考核标准对接,提高考核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大量的调研,与校企合作单位一起制定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职业考核标准,将企业的职业考核标准细化落实到专业课程的考核中去,并尽量体现企业要求。例如,对于理论知识相对较多的课程,可以根据校企合作单位的知识要求,围绕课程的必备知识,共同建立相应课程的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对课程进行考核。这种教考分离的制度,可以避免前文提到的由任课教师出卷、评卷的种种弊端。
针对毕业生,废弃当前极端形式化的毕业论文考核模式,引入校内毕业考试,按照校企合作单位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测试,将校企合作开发的职业考核标准作为学生的毕业标准。
(四)实施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高职院校应多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考核经验,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形成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机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期末考试的成绩比重通常在60%以上,可以尝试改变这种局面,加大平时过程性考核的成绩比重,例如过程性考核成绩占 70%,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30%。
在过程性考核方面,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口试、辩论、小组汇报、操作演示、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进行。在过程性考核中,除了考核岗位专业能力外,要加强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核。
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可以笔试,选择开卷或闭卷,重点考核学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集中的期末考试,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课程的特点,结合各种职业技能比赛或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以赛代考或以证代考。如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期末考核,以学生参与会计信息化大赛的成绩替代;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以学生参与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成绩替代;各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校内的比赛,如会计知识大赛、会计技能大赛,以学生参与比赛的成绩,作为相关课程的考核成绩。
在考核成绩评定方面,要尽量丢弃传统的以授课教师主观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多采用可量化的标准化评分体系,可考虑让学生参与互评,尽量创造条件引入企业人员的评价。
(五)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方案
任何规章制度,就算理念先进,设计得完美,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最后都是形同虚设。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考核制度改革,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后,一定要加强课程考核制度的管理,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要有一套明确的课程考核标准,在确定课程考核标准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让企业专业人员参与课程考核标准的制订。
2.任课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课程的考核要求,同时告诉学生课程的考核时间、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3.对于过程性考核,一定要创设与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成绩评定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企业专家及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4.对于终结性考核,严格实施教考分离,使评价更加科学客观。
5一定要重视课程考核的反馈与激励功能,在相关考核完成后,教师要安排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分析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再思考,并提出建议,为学生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
6.对于未达到考核标准的学生,不随意降低考核标准,坚决按相关规定进行淘汰,以保证考核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轶宏,董绿英,潘峰.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71-74.
[2] 欧阳世芹,奚莹.高职院校毕业考核的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J].职业时空,2015,(12):23-25.
[3] 歐阳世芹,奚莹.借鉴德国经验谈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考核的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7):144-145.
[4] 孙伶俐.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的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7,(6) :46-48.
[5] 王永红,王诗瑶.论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J].职教论坛,2018,(5):47-51.
[6] 徐利谋,蒋建平,刘延庆,等.借鉴国外考试模式,改革高职院校考核方式[J].职教通讯,2011,(2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