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如何提高审稿效率而保持竞争力

2018-03-06 23:56:01万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审稿人科技期刊专家

万园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2.《地震地质》编辑部,北京 10002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学术交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期刊的审稿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期刊和国际优秀期刊之间的差距,不断吸收采纳国际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始终把期刊的内容质量放在第一位,并且发挥自己的专业性优势,提高审稿效率,进而保持科技期刊的竞争力。

国内科技期刊的审核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编辑初审,专家外审,专家复审,主编及编辑部审定,一般统称为“三审一定”。在“三审”过程中,在确保各个方面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整个审核流程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1 初审工作确保内容与形式相符

编辑初审是科技期刊审稿的第一步,主要是在文章作者完成投稿之后,编辑部的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定性的审核,一般包含审核稿件的形式是否符合期刊的要求,稿件内容是否满足期刊的主旨以及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等基本问题。编辑的初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稿件的质量,无论在格式和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一个初步的把关。对于不符合科技期刊要求的稿件,编辑可以在初审中,将期刊返回至作者进行格式的调整和修改,再重新进行投稿。

随着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编辑初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审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国内仍然存在一些科技期刊,对于编辑的初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文章的内容审核不严格,例如,一些文章形式编排上不够严谨,内容的创新性不够,有的论文甚至存在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编辑在初审中都没有发现这些问题,给后面专家的审核工作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科技论文的质量。

因此,在编辑初审过程中,首先要对投稿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审核,通过一些相关检索工具,检验其是否存在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其次,对内容进行评价,保证内容符合期刊的主旨;再次,对文章的格式进行审核,对于格式等不符合期刊要求的文章,建议及时返还作者,指导作者按要求完成修改和补充后再进行投稿,力求做到文章的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

2 协调并做好专家评审工作

在编辑部完成初审之后,要交由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专家外审。专家外审是科技期刊审稿的重中之重,是保证审稿质量的核心和关键。

2.1 合理规避审稿人及作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由于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在工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期刊论文的审核过程中也牵扯了一些利益冲突。一些作者为走捷径,会在审稿中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审稿人,而一些审稿人由于自身研究专业等的限制,也会对论文的审核形成一些局限性的评价。这样,一些优秀的论文可能会被埋没,而一些质量较低的论文也可能会发表,不仅对作者本人,对于科技期刊本身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外审专家的选择上,一方面限定投稿作者在投稿过程中提供推荐的审稿专家以及回避的审稿专家,另一方面则需要编辑充分考虑论文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最大限度的对论文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提高审稿效率,保持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2.2 积极探索双盲、单盲、公开等多种审稿模式

为保证审稿的公正,国内科技期刊的审稿模式主要有双盲审、单盲审和公开审稿等方式。所谓双盲审,就是审稿专家和文章作者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信息,审稿人无需考虑作者身份,完全针对文章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做出评价,确保审稿的公平性,而作者也无需担心审稿专家对于文章之外的想法,消除了作者对于审稿专家的疑虑。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双盲审一定程度上会不利于审稿专家对文章进行专业性的评定,有些文章专业性较强,在知道文章作者的前提下,就可以通过作者以往的研究成果,对文章进行综合的理解和评价,若不知道文章作者信息,则可能对文章的理解出现偏颇,不利于文章的审核。

单盲审,是审稿人知道文章作者信息,但是不公开审稿人的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审稿人最大限度对文章进行综合地评价,另一方面可以消除投稿和审稿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但是,单盲审有可能会导致审稿人在审稿中的不客观性,因为知道作者信息,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审稿人对于文章的判断。此外,还有公开审稿模式,公开审稿模式就是公开文章作者和审稿人信息,信息的透明化可以极大地增强审稿的公平和公正,同时也导致审稿人在审核中更加的谨慎,加大拒绝审稿的概率。

目前这些审稿模式均存在一些弊端,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断完善审稿方式,既要保证公平和公正,也要保证文章的质量,同时还要提高审稿的效率。在专家外审之前,可以提供多种审稿模式,让审稿专家来选择,加强编辑与外审专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审稿的效率和质量。

2.3 细处着手,细化审稿意见表

在专家评审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审稿意见不规范、不全面、不科学等问题。一些青年专家由于缺乏审稿经验,不知道如何给出评审的意见;一些经验丰富的评审专家,评审态度不够严谨和端正,对于审稿意见的提出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审稿意见不能达到科技期刊的要求。因此,期刊要从细节着手,细化审稿意见表。将每一项要求都形成一个明确的标准。例如一些优秀期刊会对评审意见表做出如下的规范,文章的创新点如何,研究方法是否合理,数据来源是否可靠,语言是否科学得当等。审稿意见表是对审稿结果的直观显示,也是审稿质量的反映,一般审稿意见要从创新性、科学性、原创性、数据和方法、语言和图表等几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一个全面系统的审稿意见,对于文章的进一步修改以及后期文章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做好专家复审工作,保障期刊学术质量

所谓专家复审,是在文章进行修改之后,专家对修改后的文章进行再次评审。专家复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交由原评审专家进行再次评审,由于原专家对文章存在的问题较为熟悉,可以高效快速的评定文章的修改程度,但由于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会对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造成遗漏;另一种是修改后的文章交由新的专家进行评审,但新专家由于对文章缺乏了解,会延长评审周期,降低审稿效率。

3 结语

科技期刊论文的审稿工作是保证论文质量和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从编辑初审、专家外审、论文复审等“三审”的流程出发,分析了各个步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和意见,这对于提高审稿效率、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段为杰,段桂花,于洋,等.如何提高审稿效率而保持科技期刊的竞争力[J].编辑学报,2017,29(S1):95-96.

[2]冼春梅,张立斌.提高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质量和效率的实践和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7(10):64-66.

[3]李建臣.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6.

[4]闫其涛,张睿,毛万霞,等.提高审稿质量和效率促进科技期刊发展[J].上海农业学报,2013,29(4):115-117.

猜你喜欢
审稿人科技期刊专家
《中国免疫学杂志》特约审稿人名单
科技期刊的分类
《军事护理》2021年度优秀编委、审稿人
军事护理(2023年1期)2023-01-19 01:41:04
致谢审稿专家
计算机应用(2022年2期)2022-03-01 12:35:06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本刊评出2018年度优秀作者和优秀审稿人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