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勤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马克思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我们中国人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已经结成了命运攸关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使中国从近代以来饱受凌辱、侵略、肢解、压迫、一穷二白的状况下,逐步地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也极大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和思想创新。因此,这是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学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且要学好由马克思创立的、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两者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宏大题目,我们只能从某一个理论视角切入。笔者将从马克思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最主要的理论遗产,来探讨今天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把唯物主义作为全部存在和运动变化本源的一元本体,把唯物主义贯彻到所有领域的全覆盖,这两条概括起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笔者就今天容易模糊的若干问题谈点看法。
第一,历史的客观真实。彻底的唯物主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任何哲学,独立于人的思想、客观自在的自然界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前提。因此,真正的历史活动不是意识活动,而是必须接受客观自然界制约的物质性活动,客观存在是第一性,主观能动是第二性。与唯心史观不同,我们不认为人的历史活动就是选择,更不是思想意志的活动。选择是有条件的,基础是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在给安年科夫的一封信中讲道:“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8~409页。两个“不能自由选择”,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其他观点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第二,反映历史的真理、规律是客观的。马克思强调:正因为人类历史是客观自然的,唯物论要追求的历史规律和社会真理也就必然是客观的。把规律和真理奠立在客观实在的基础上,形成两个概念:客观规律、客观真理,打破主观真理论、精神规律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宗教没有历史,哲学没有历史,就是说宗教、哲学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表现,没有独立的宗教史和哲学史,只有不断反映客观规律的宗教史和哲学史。马克思强调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不能把价值真理和客观真理相提并论。客观真理是本质属性,价值真理是派生出来的。归根到底,真理不都是有用的,客观价值不源自主体,不能把与主体需要相联系的价值尺度作为衡量真伪的最终尺度。价值真理不能与客观真理平起平坐,否则就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成王败寇,有用即真理,成功即真理,这就根本扭曲了真理的本性。
1.针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花样很多:其一,赤裸裸、粗陋的唯心主义,即物质是感觉、思维的产物;其二,变种的唯心主义,当下最重要的变种便是生存论的唯心主义:颠倒生活与生产,认为生活是第一源泉,生产是派生的。这种生存论哲学似乎很“唯物”,很接“地气”,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也说过首先要“吃穿用”吗?但是,问题在于吃穿用是怎么创造历史的?如果穿不是特指衣服,那么可以说动物都要吃穿用,但它们为什么没有历史呢?《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人类的历史奠定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上,生产是基础。辨别一个时代不是看人们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而看他们如何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也就是如何把“吃穿用”生产出来。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本质的特征,通过生产力、生产方式来辨别时代,寻求时代的规律。
2.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的最大特征便在于,罗列事物很多方面,但不指出其本质、统一性。今天不少人不自觉落入折中主义的思维,喜欢“多维度”“多视域”,但仅限于此。其结果是不仅混淆了而且可能颠倒主宾、因果、表里等关系。例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三个平列的概括,就是折中主义的提法。辩证唯物主义是本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唯物论是彻底的唯物论,将唯物论的原则贯彻到人类的历史、人类的社会。马克思的唯物论还是包含着全面深刻没有片面性的发展学说,即辩证法。彻底的唯物论、彻底的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最本质的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社会的创造性运用。这里首先涉及社会历史物质性方面,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是一种物质变换关系。再者,人利用自身自然与外部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将社会物质与自然物质打通,这便将彻底的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如果单论人类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可以与历史唯物主义平列,是可以允许的。但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孤立地讲历史唯物主义是错误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片面地概括成历史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因为人类历史毕竟只是客观自然历史的一部分。讲历史唯物主义需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基础。如果只讲实践唯物主义,不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则更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将其哲学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他们只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页。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改造世界的一个提法,将其作为共产主义革命任务的表述。这一表述很重要,但决不能等同于其哲学思想的科学表述。如果试图用这一提法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那就是走到唯心论的实践哲学的邪路上了。
科学世界观的现实意义在于:坚持多样性的统一,紧紧抓住事物的本质,探索历史的规律。不能忽视“多”,但不能停留在“多”,这样才能抓住精神实质。这是我们领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倍加注意的问题。习近平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这指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完成历史使命的本质所在。实际上,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性的同时,不难发现其内在的统一性,即“四个一”:“一个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以贯之的伟大社会革命,即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将革命和建设对立起来,不能把改革开放前30年同改革开放后40年对立起来,不能把革命和执政对立起来。“一个主题”,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改革开放40年,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偏离这个主题。“一个关键”,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引领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工作要解决人民最切身、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人民。
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理论意义在今天,首先可以帮助我们科学把握马克思的实践观。唯物论的实践观才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离开了唯物论的实践观便是唯心主义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在马克思之前便已存在实践哲学,以实践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不是马克思的创造。与马克思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切什考夫斯基主张行动哲学,行动哲学就是实践哲学;康德哲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实践哲学。但他们的实践是主体性实践,将实践视为主体意志的外化活动。因此,唯物论的实践观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之艰难便在于将唯心主义的实践转化为唯物主义的实践。费尔巴哈在其中起了桥梁作用。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虽然主要指出费尔巴哈的不足,但并不妨碍对他的成就的肯定。例如,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动”。把人视为与唯心主义实践外化出的“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确实是费尔巴哈的卓越贡献,尽管还未达到“感性主体”的高度,但毕竟迈出了超越唯心主义的重要一步。将人视作感性存在,但没有同时将人视作感性活动,这便是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唯物论的实践观形成所起的桥梁作用。卢卡奇承认,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失误在于没有看到对象性的劳动,即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劳动。仅是外化的劳动是不够的,主体将自身的思想意志通过外化活动现实化,这不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关键在于对象性劳动,对象性劳动不仅创造一个对象,还受对象的支配。《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劳动不仅是主动的,劳动还是受动的、被决定的,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唯物论对实践观具有四大意义:第一,唯物论决定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客观的、开放的实践观。承认客观独立的自然界,其结论必然视实践活动为客观的、开放的。唯心主义的实践观是封闭的,在于其外部世界由主体设定。因此,唯物论的实践观不能笼统、简单地以主客体关系取代主观、客观关系。若以实践哲学来讲主观、客观关系必然导致以主客体关系取代主客观关系,而在主客体关系中,是主体设定客体,主体决定客体。黑格尔哲学体系之所以是封闭的,就因为他的客体由主体设定,客体最终要返回主体。唯物论的实践观不同,强调实践首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主观不能取代客观。世界第一就是客观规律第一、尊重实际第一,反对主观主义。
第二,唯物论决定了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建立在反映论认识论基础上的实践观。既然实践活动是对于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世界的改造,那么实践就离不开认识,而认识活动的本质就是反映。认识从根本上说是对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即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因此,实践论和本质论实际上是统一的。今天西方哲学的趋势是吹捧生存论哲学而贬低认识论哲学,这在学理上是没有根据的,不过是今天的唯心主义哲学崇尚非理性、排斥理性的表现而已。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围内,认识论与唯物论相统一。正如列宁指出的:“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①《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从唯物论的观点看,“实践是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过程。要克服自然界的独立自在,需通过物质实践活动,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这个转化永远不会完结,是无限的过程,这便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人类历史。毛泽东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
第三,唯物论决定了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观。唯物论的实践观着眼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只有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才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唯物论的实践观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个人。能够使成千上万的人民行动起来,能够使整个阶级、整个民族兴旺起来的动机不是主观动机,是客观动机,这个客观目的便是客观规律性的依据。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翻腐朽社会制度的革命动机才能成为全体人民行动的动机。解放、发展、保护生产力,改革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痼疾是人们创造历史的行动轨迹。因此,唯物论的实践不是不研究活动动机,而是把这种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个人的意志性活动,除了抽象的人性论,实际上拿不出任何有科学意义的成果。
第四,唯物论实践观确立了实践的客观标准。判断实践的客观标准不是个人的成功、一时的成功,而是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客观规律,各种利益引导实践,只有得到历史承认的利益才能在历史中发挥作用。成败得失的标准便不在于特殊的利益、主观的利益、过时的利益、个人的利益,而是人民的利益。因此,马克思的唯物论确立了人民利益的客观标准,与生产力的标准是一致的。只有在客观的社会实践这一界定下,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客观根据。为什么那个时代产生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在于回答了时代之问,阐发了时代精神,引领了时代潮流,此为马克思思想影响力之所在。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特点是什么?如果简要地加以概括,那就是“两大革命交替,两大思潮交融”。
两大革命交替是指,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还在延续,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不久,席卷全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有一次爆发;但是另一方面,以消灭私有制为目的的无产阶级革命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两大革命交替,上演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场景。两大思潮交融,是指表达上升时期资产阶级追求之思想成就古典思潮,包括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古典政治学和历史学、德国古典哲学等,与表达早期不成熟状态的工人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交汇融通。两大思潮的交融汇集在共同的时代之问上,归结到人的解放这一时代课题,深入到探索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这一本质的指向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打出的旗号就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要把人从对人的压迫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用科学主义反对宗教迷信,用人道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空想社会主义则把人的解放进一步同消除社会不平等联系起来。但是,这两种社会思潮都未能真正解答资本主义发展所出现的严重悖论,比如:“财富的积累和贫困的积累同步”,“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又不断地被套上枷锁”。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消灭私有制、实现共同富裕成为真正的时代之问和时代课题。马克思破解这一时代之谜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
第一,解放的现实内容是什么?解放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启蒙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将解放看做争取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思想解放,将其归结为用“批判的武器”就可以实现的解放。这样,尽管他们发表了许多宏论,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包括人的自由和解放,都因局限在思想意识的范围而没有实在的进步成果。因为“这种改变意识的要求,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于另外的解释来承认它”。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
毋庸赘述,解决这一历史性任务归功于马克思。马克思破除了把人类的进步观念和唯心主义绑架在一起的思想桎梏,创立了以“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为特征的新世界观。马克思“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把人类历史奠基在每一时代的经济生产及其必然形成的社会结构之上,把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样,马克思就奠立了人类历史的客观物质属性,阐明“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0页。马克思也因而奠定了历史进步的客观尺度,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和人的自主活动类型的转变的具体统一。历史的进步不再只是观念上的变化,而是世界的真实改变;人的自由不再是意识的想象,而是在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意在说明许多哲学家不是不想改变世界,他们提出的哲学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中有些人还有强烈的行动意识,但由于他们不知道人的真实存在是什么,人的真实历史是什么,真实世界是什么,需要改变的是什么。他们找不到改变世界的力量,改造现实世界的路径。这便是以往哲学家的两大缺陷:没有认识人的真实存在,没有找到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相反,马克思确定了人的存在是人的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存在,指明了历史进步的客观标准,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变更、人的自主活动方式的更新这三者的历史统一。
第二,如何发现新事物?即马克思是如何发现改变世界、创造新社会形态的力量无产阶级的?把握时代的困难在于发现堪当大任的新事物。在历史交替的大变动时代,发现新事物并不容易。最为明显的是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讨论,虽然已经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却未能跳出资产阶级社会私有制的狭隘眼界。现代无产阶级充其量只被认为是“受苦的人”和“可怜的人”而不是创造新世界的人,空想共产主义则被视为偏激以至危险的宗派情绪。马克思第一个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运动取代启蒙运动的历史趋势。他解决这一难题取决于两点:一是破除纯经验的眼光,着眼于从客观历史地位上定位工人阶级。“问题不在于某个无产者或者甚至整个无产阶级暂时提出什么样的目标,问题在于无产阶级究竟是什么,无产阶级由于其身为无产阶级而不得不在历史上有什么作为。”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页。正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客观地位决定,它必须解放一切现存的社会领域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因而这一解放必然是现代阶级社会的彻底解体。消灭阶级是工人阶级解放的唯一出路。二是从历史活动的重大事件、重大历史变革中考察工人阶级。马克思不仅从近代以来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考察中发现了现代无产阶级,不仅从亲身组织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完成了同工人阶级的结合,更从巴黎公社的伟大革命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确立了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过渡到无阶级社会的思想。他由衷地感叹:“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恩格斯将其概括为:“请看巴黎公社。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现代无产阶级可以持久地代表现实的人民的利益,引领人类走向一个新的社会,何以做到如此?其一,现代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是一般的无产者,更不是古代的无产者。考茨基指出:古代的无产者靠社会养活,现代的无产者养活了社会。其二,现代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即社会化生产关系的唯一代表。资产阶级同样是社会化生产力的代表,但其代表的是私有制。与其他阶级不同,无产阶级的个人同生产资料没有直接的结合。无产阶级尚未被雇佣之前,其与生产资料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工人的解放不能通过个人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化方式,而需以一种新的方式,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便是现代无产阶级的特性。其三,现代无产阶级是唯一有文化的劳动者阶级。《共产党宣言》指出:为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资产阶级被迫把教育手段给了无产阶级。通过接受教育,有文化,可能形成阶级意识,可能走向自觉,才有可能成为领导阶级。其四,现代无产阶级是通过社会大生产训练过的高度组织化、有机的社会力量。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经过严酷的但能够使人变成钢铁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训练。工人不是一盘散沙,社会化大生产有严格的纪律、严密的生产流程、相互配合的明确分工,形成高度组织化、有机的社会力量。
第三,如何否定旧事物,确定其内在否定的原则,即自己否定自己?其一,将旧事物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其如何从新事物变为旧事物,看到蕴含其中的历史必然性。内在否定即从历史必然性上加以否定,资本主义以适应生产力而必然产生,也要以阻碍生产力发展而必然消亡。其二,将混杂其中的新事物与旧事物加以切割。否定资本主义,需将其与大工业进行切割。如果不把大工业从资本主义体系中切割出来,其结果要么在肯定大工业的同时肯定了资本主义,要么在否定大工业的同时否定了现代文明,两者都不可能超越资本主义。难点就在于如何切割。工业的两重性、劳动的两重性是考察马克思切割过程的一个线索。1845年初马克思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把大工业的两重属性揭露出来,一方面,大工业是人类掌握的一种新的社会化的生产力量;另一方面,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盈利的方式,为资本服务。可以通过发展社会化生产力的工业消灭资本主义的工业,通过社会化的劳动消灭雇佣劳动。内在否定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如何打掉旧事物的道德制高点。其一,通过占领历史制高点打掉其道德制高点。站在共产主义,即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高度,有效打倒西方的道德制高点。其二,通过占领历史制高点分析其道义制高点的内在矛盾,即口号的虚伪性、形式主义,与现实的冲突,并接过其口号,进一步发挥,在揭露其矛盾的同时,完全彻底地加以发挥,将其推向真实。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将资产阶级平等推向消灭阶级,就为实现真正的平等开辟了道路。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在人类共产主义运动中,始终站在运动的前列,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这便表现出共产党的两大品质:先进性,始终站在运动的前列;纯洁性,没有本党的私利。最根本的是共产党代表了工人阶级这一引领人类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先进阶级的利益,因而是能有效整合人类现实利益的政党。
第一,以先进阶级为核心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西方将人民看作个人的集合,个人主义讲的人民是抽象名词,是空洞的,个人是实的,换言之,人民可以化简为个人,人民利益可以化简为个人利益。从这一点可以说,唯心史观是个人史观,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
唯心史观讲个人本体,这种认定与人们的经验似乎吻合,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体。但是,生物意义上的个体并非历史活动的主体,只有在不断解决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通过社会化过程才能形成历史活动的主体。进一步说,个体主体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迄今为止,个人都从属于社团或阶级,没有个人历史主体的空间。历史还证明,以个人为本位的事业都是少数人的事业,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多少人的社会。
马克思视域中的人民不是个人的集合体,而是以先进阶级为核心、劳动群众为基础、一切顺应历史发展的集团和个人为外延的有机整体。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上,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上才能理解人民主体,它包含大多数个人但不能归结为个人。人民历史主体的确立,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思想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实践基础。
第二,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领导权要通过共产党实现。工人阶级的自觉利益的表达必须通过共产党,工人阶级领导的现实途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形式。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不同,既是执政党,又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从形式来看,中国共产党是精英的,实质上是大众的。因此,党的建设尤为重要。关于工人阶级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两条宝贵的理论支撑:其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马克思看来,“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担任重建社会的工作。”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因此成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自我改造、自我革命的力量远高于儒家。儒家讲修身养性,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其道德修养、思想改造是从道德教条出发;中国共产党的自我改造、自我革命源于自身所承担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所担负的人民的重托。时代是答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种最严厉的检验逼迫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自我革命,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让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其二,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具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没有过时;坚信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时代、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这种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理论源泉,确保了它在风云变幻、道路曲折的革命实践中永立时代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