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翠翠人生悲剧的原因分析

2018-03-06 13:52:56吴清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天保翠翠边城

吴清仪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20世纪30年代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一幅幅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真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作品中湘西是一片净土,在这一片世外桃源中民风淳朴、人们无等级、无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外公对孙女翠翠的关爱、天宝兄弟的友爱以及翠翠对傩送的纯真之爱等处处展示出一幅未被“现代文明”侵扰的农耕文明的传统美德。但作品背后也传递出这样一种哀愁:翠翠幼年时父母殉情而死,隔代的爷爷即便给其全部的关爱也不能挥去翠翠心里的孤独和忧伤,“无人的时候”常常“独自垂泪”;老船夫一心想给翠翠找个可靠之人托付终身,但最终却是一个远行,一个遇难,爷爷也在雷雨降息的夜晚平静的离开,只留下翠翠和一只大黄狗在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一曲悲歌就此戛然而止。这个悲剧留给后人太多凄凉的余韵、刻骨的伤痛以及深沉的思考:翠翠的悲剧因何而生?

1 沟通的缺失

《边城》中翠翠一直生活在封闭的“湘西世界”中,虽然这个世界里的民风淳朴、人性友善,但却少了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为翠翠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首先是“家庭沟通”的障碍,翠翠一生下来,父母便殉情而亡,成了“孤雏”,家里只有她、爷爷和一只黄狗。家庭成员的缺失使得翠翠遇到挫折或困境时,只能独自品尝。虽然《边城》中关于翠翠与老船夫相依为命的篇章着墨较多,但二人之间也只是表层的互相关爱,心灵深处的隔膜是无法解开,随着翠翠逐渐长大,心中“薄薄的凄凉”不自觉产生,常常莫名其妙地“哭”。其次是“爱情沟通”的障碍。在爷爷的关爱下,翠翠渐渐长大成人,在茶峒人的山歌中萌生了懵懵懂懂的爱意,在端午节与爷爷走散后,幸亏得到傩送的相助,顺利返回渡口,两人初识时沟通自由,无所顾忌,但当翠翠听到“碾坊陪嫁”一事时忽又扰乱她的心绪,待翠翠与傩送再次相遇便出现“到后便各自走开了”,即使傩送再来,两人也是“微笑”。“碾坊陪嫁”与大佬攀亲两件事成为翠翠心头上的结,无人诉说,也无法打开。即便翠翠的内心是深爱着傩送,但没有良好的沟通,始终也没有给傩送明确的态度。这种缺少沟通的爱情显然是无法结出甜蜜的果实。再次是社会沟通的障碍。正如沈从文当初所描绘的《边城》那样,翠翠一直生活在茶峒的小山城中,近乎田园式的乌托邦,与外界社会基本隔绝,缺少良好沟通,在这个小山城中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也没有虚伪,有的近乎完美的淳朴民风、秀美女子,以及清澈河水,在这样一个“无论魏晋,乃不知有汉”的世外桃源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显然更多的是一种含蓄和木讷,情感表达往往“发乎情,止乎礼”,在这样一种原始民性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中,主人公宁愿误会、自弃或负气,也往往不肯屈尊解释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人生的悲剧便就此成为一颗埋下的种子,只待春天的到来,发芽只是时间和条件的问题了。

2 情感的缺失

《边城》中亲情和爱情的一一失去和缺失最终导致了翠翠成为一个孤苦无依的悲剧式人物。首先是父母的过早失去。诚如《边城》一开始,便写到翠翠的父亲“自己也不便毁去做军人的名誉……就首先服了毒……”翠翠母亲“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虽然寥寥数语,看似十分简单的背景介绍,在这种不完整的亲情体系中,翠翠的孤苦无依,所处时代的局限等,似乎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翠翠悲剧式的结局。其次是爷爷的去世。如果说父母的离去是在翠翠年幼时便已成为现实,但陪伴翠翠一起成长的爷爷的去世,则是小说中翠翠唯一的一个亲人也离她而去,故事的结局就是一只黄狗陪伴她了,孤苦、凄惨的境遇平添了故事的悲剧氛围。再次是天宝和傩送的去世和退出。在翠翠的人生中,随着亲人的离去,亲情使其无法奢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本可以使其能够生活丰富起来,不再孤单,但偏偏故事描述同时喜欢上翠翠的两个男人,一个是老大天保的去世,老二傩送的离开退出,使翠翠原本幸福的爱情就此断送。父母、爷爷亲情的流逝,天保、傩送爱情的失去,这些都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气氛,翠翠的悲剧式结尾。

3 传统伦理观的束缚

从小说的整个故事背景看,导致翠翠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20个世纪初伦理禁忌和伦理压力的束缚。父母的离去,是因为他们私订终身,这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私订终身是不为社会伦理所容,而翠翠的父亲还顾及自身军人名誉,为情逃走便“违背了军人的名誉”,在情与军人名誉的双重压力下,翠翠的父亲选择了 “服毒”;而翠翠母亲,逃走的话“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实际又选择 “怀了羞愧……依旧守在父亲身边……”,直到最后“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如果从一开始,翠翠父母选择的是相恋相爱,而非私订终身,他们的爱情便能够受到社会伦理所接纳和认可,也不至于走上双双殉情而亡的结果。天保与傩送本可以给翠翠以爱情的抚慰,但在沈从文的笔下,在诗情画意、世外桃源的湘西世界里天保、傩送依然逃脱不了社会伦理的压力,天保在表白失败后,在行船失事后死去,而傩送认为天保的死与他有着密切关系,并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翠翠有关,开始心怀顾忌,选择了逃避,并最终决定了远走他乡。故事的结尾便是翠翠与一只黄狗默默守望。试问,如果天保与傩送并非兄弟,那么天保之死未必会给傩送产生那么大的伦理压力,在面对天保的死亡经过假以时日,会坦然接受与翠翠的爱情。故事的悲剧便在于社会的伦理压力,故事的主人公无法逃离世俗价值观的评判,翠翠的悲剧也成了那个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

《边城》远离尘嚣,以及淳朴的民风,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现实社会的腐朽、畸形以及人性扭曲。小说通过翠翠这个悲剧式人物的刻画,仿佛让人们倾听到了在封建腐朽、黑暗重压之下所发出的深沉且又充满希望的疾声呼喊,通过《边城》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过去”与“未来”的对照重塑国人民族品格。通过翠翠人生悲剧的原因分析,激起对当时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和冷峻思考。

猜你喜欢
天保翠翠边城
翠鸟的悲剧
翠鸟的悲剧
边城
心声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4
《边城之材幽之地》
电影评介(2022年11期)2022-12-11 03:12:56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6
翠翠的心事
翠翠的心事
极边城暖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39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中国三峡(2017年2期)2017-06-09 08:15:30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绿色中国(2017年19期)2017-05-25 13: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