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娟
(重庆市十三人民医院,重庆 40005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及躯干部分疼痛和感觉异常,目前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可能与代谢紊乱、细胞因子异常等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发病症状并不明显,常出现在糖尿病发病早期[1]。本文为观察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以我院收治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内容如下。
观察对象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男患11例,女患14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50岁,平均年龄(66.8±2.4)岁,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病程(4.1±0.3)年;对照组男患12例,女患13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50岁,平均年龄(66.6±2.2)岁,糖尿病病程5~15年,平均病程(4.3±0.4)年。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采取肌内注射的方式,每次500ug,每日1次,研究组给予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甲钴胺同对照组,采取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入的方式,硫辛酸注射液500mg加入25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2]。
①治疗总效率,显效:肢体麻木疼痛、脚踩棉花感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肢体麻木疼痛、脚踩棉花感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腱反射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治疗总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②不良反应出概率[3]。
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SPSS 20.0行数据统计处理,治疗总效率、不良反应出概率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具有统计意义。
研究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效率为96.00%,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效率为76.00%,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效率对比[n(%)]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不良反应出概率为0.00%,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最常见的一种,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但其与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有一定关联,过去临床常采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甲钴胺属于一种内源性辅酶,作用机制为通过刺激轴突促进受损的神经再生修复及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但临床经验表明,单纯甲钴胺无法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硫辛酸属于一种强抗氧化剂,该药物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阻断蛋白质糖基化,从而可有效缓解神经性疼痛,还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其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较少[4]。本研究以我院收治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甲钴胺治疗及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总效率可达96.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76.00%,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综上所述,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优,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