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无锡市梁溪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大量研究表明,优生优育的健康检查措施为保障孕育安全,提高生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其可将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降低[1]。目前,大部分新婚夫妇对于优生优育的缺乏,未意识到婚检的重要性,导致传染疾病传播广泛,使得临床中的治疗过程受到影响,还不利于促进我国优生优育实践工作的进行[2]。本文旨在优生优育中采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应用意义,如下文报道。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中心的200例夫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100例夫妇进行常规的检查,观察组的100例夫妇进行优生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观察组:年龄上限值为33岁,年龄下限值为21岁,平均年龄(26.90±5.71)岁,根据文化程度分类,其中本科文化程度者、大专文化程度者、大专以下文化程度者分别32例、38例及30例。
对照组:年龄上限值为33岁,年龄下限值为22岁,平均年龄(26.90±5.71)岁,根据文化程度分类,其中本科文化程度者、大专文化程度者、大专以下文化程度者分别31例、39例及30例。
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B超检查。
观察组采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主要包括生理检查、设定专项孕前医学检查门诊室、应用新型服务模式及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制度,如下:
(1)生理检查: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乙肝两对半检测。生殖系统检测,有阴道分泌物及传播疾病检测[3];血型检测,有RH血型、ABO血型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沙眼衣原体的检测[4]。
(2)设定专项孕前医学检查门诊室:由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负责门诊室工作,指导医务人员负责专项门诊问诊任务,并指导夫妇积极参与检查及健康知识讲座,其孕前的知识讲座内容有出生缺陷预防策略、孕期保健措施及孕前准备[5]。
(3)运行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模式,强化优生健康检查的各项措施,满足人们检查的需求[6],丰富免费检测项目。包括妇科B超、沙眼衣原体、乙肝检测项目、梅毒及血尿常规的服务检查。
(4)强化优生优育宣教力度:需各区域的政府部门及妇联组织等强化优生优育的活动,完善流程,并采取网络、电视媒介等进行广泛的宣教。还可开展义诊及咨询活动,定期深入至偏远的地区开展座谈会及讲座,实现政策广泛普及的目的[7]。
观察两组的胎儿缺陷发生率、优生优育知识掌握评分。
运用了SPSS 22.0软件统计学处理,其2组的优生优育知识掌握评分为计量数据,采取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两组的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计数数据,采取%的形式表示,进行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的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的胎儿缺陷发生率
观察组的优生优育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的优生优育知识掌握情况分)
表2 对比两组的优生优育知识掌握情况分)
注:两组数据对比,用#表示。
组别 n 时间 优生优育知识掌握评分干预前 57.85±5.77观察组 100干预后 90.51±8.14#干预前 57.50±5.52对照组 100干预后 78.95±7.74
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约5.0%~6.0%间,其新增的先天性残疾的儿童可高达100万,伴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其新生儿的缺陷发生率显著提高,导致我国的人口质量下降[8]。
通过孕前的优生健康检查,可对于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予以正确的行为干预措施,促使夫妇了解孕前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使得其掌握重要的技能及科学知识,让备孕的夫妇自觉遵守优生的行为及方式,可将影响优生优育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可避免出现不良的妊娠结果发生。不仅如此,从新生儿的角度出发,采取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措施为孕前检测的有效方案。通过孕前的检测,可检测出影响优生优育的疾病,实施有效的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方案干预,可排除不利因素,例如药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的因素。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优生优育知识掌握评分为(90.51±8.14)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优生优育中采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应用意义显著,其可提高孕妇对于优生优育的知识掌握率,还可降低胎儿缺陷的发生率。不仅如此,在孕前实施优生优育的检查措施,还可将备孕夫妇的自我保健意识进行提高,可使其了解各类影响优生优育的传染性疾病,改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促使胎儿受到保障,不仅如此,在孕期增强保健锻炼,避免其接触农药及有害的药品,保障合理的饮食习惯,定期的进行产前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促使其自觉参与孕前优生优育的各项检查。
总而言之,在优生优育中采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应用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实施,其可提高孕妇对于优生优育的知识掌握率,还可降低胎儿缺陷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