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元
所谓语感,就是指言語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感悟。“语言训练,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能力的培养涉及诸多方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应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诵读
当前,不少语文课堂存在着重分析轻诵读的现象。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少了,教师细致的讲析多了。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过于急功近利,忽视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诵读的时间被挤占挪用,学生远离了诵读。我曾对七年级的入校新生作过朗读检测,以他们曾学过的几篇课文为朗读材料。学生一读,问题就来了:读错字,读破句,缺乏感情,读不准语调。显而易见,这和平日不注重诵读训练不无联系。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诵读训练,课堂上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开展诵读指导与训练。
1. 教师范读,以上率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培养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就必须有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在课堂上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乃至于感动学生,激起他们朗读的强烈欲望。当然这种声情并茂不是源于矫揉造作,更不是来自虚张声势,而是教师通过对文本的反复朗读,细心揣摩其思想内涵及情感意蕴自然生发的。朗读中蕴含着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其中也有个人对文本的独到解读。这种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建立在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上,还应建立在科学发声的扎实训练上。要增强声音的感染力必须学会科学发声,要遵循发声的规律训练。固然,教师达不到朗读家的水平,但是也不必妄自菲薄,因为学生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只要教师能读出发自内心的声音,他们定能被感染的。
2. 强化指导,循序渐进
朗读指导训练包括多个方面,一是指导训练如何发声。发声学是一门科学,进行朗读训练必须遵循这一科学规律。当然对于学生而言,不是要他们系统地学习发声学知识,而是让其掌握最基本的发声方法及要领。如气流要深吸慢送,舌音、齿音、唇齿音如何发音等,这都需要教师予以必要指导和训练。二是指导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而言,只要对课文(含诗词)多读上几遍,基本能达到“正确、流利”,唯独“有感情”,做到这一点有些难度。因此,教师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攻克难关。首先,加强停顿、重音、语调、语速方面的指导训练。停顿的长短,声音的强弱,语调的抑扬,速度的快慢,这都是有讲究的,需要扎实训练。可选取文中的一段,引导学生标出停顿、重音,反复诵读揣摩其相应的语调、语速。如此反复训练,循序渐进,扩大到几段、全文的朗读训练。其次,要不断积累总结不同文体文本的朗读特点。朗读古诗词,节奏要鲜明,重音要清晰,语速宜缓慢;叙事类文本,语气富含生活化气息,多使用体态语,有置身情境的感觉;抒情类文本,语气宜舒缓,语调抑扬多变,情感热烈而深挚。
二、深入品味语言
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语感能力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抓住那些重要而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想象、品味,赏析其生动、凝练、传神的表现力,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改换语境驱遣想象是品味语言的有效方法。利用增减替换等方法对文本进行改写,即改换语境,然后将其与原文本进行比较,学生在两相品味比较中,自然体会到文本语言的精妙。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即便学生未曾认识体验过,也可以调动想象,使之与生活中相近的事情发生关联,在此基础上大致还原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学生同样能体味到语言的妙处。
如《济南的冬天》中,我利用改换语境的方法,给出以下句子: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些雪;山坡上趴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趴着些雪。起初,学生认为两句话,仅一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只是觉得“卧”比“趴”更文雅。我再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想象一下“卧”和“趴”各是何种神情、姿态。学生依照要求纷纷行动起来,之后是揣摩品味及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多时,课堂上就出现了一阵“喧嚣”和“躁动”——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做出“卧”和“趴”的状态……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趋全面和深入:“卧”字运用拟人化手法,更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景物的可爱情趣,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很显然改文在表情达意方面就逊色多了。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胡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一段,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烟民”的常见表现:有人“敬”烟,对方嘴里说“不抽不抽”,可两只手却不由自主地伸出去接过了烟。两者如此相似。如此一来,学生对前者的理解和印象也就形象而深刻多了。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积极引导学生扎实进行诵读训练,在诵读中积淀语言,品味语言,通过驰骋想象生成画面,感受领悟作品的情境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