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际娥
近段时间,清华附小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的事件,“震惊”了某大学教授,经媒体热炒,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且不说,幼时文彦博灌穴浮球,童年司马光破瓮救儿。设如美国2016年颁布政策将编程纳入美国幼儿园至高中的教育体系,英国也于2014年将编程作为5~16岁学生的必修课,这些,是否也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无视孩子的实际兴趣?
教育上的许多问题向无定论,存在反复。2016年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驰浩宣布,日本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在英美,近年来也开始反思“快乐教育”的问题。况且,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不该为孩子预作判断,对学校的创新举动也该多一份体谅与宽容。
事实上,事件迅速发酵后,批评的声音从单纯的意见分歧到“不惮以恶意”的诛心之论,不一而足:有人说学校违背教育规律,揠苗助长;有人说学校提出的问题老气横秋,充满学究气;有人提出是“牛家长”不是“牛娃”;有人说学校是为了炒作博眼球……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本)》中,要求中小学增设包括研究型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清华附小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观察树叶;高年级学生研究的不仅有苏轼,还有鲁迅……他们还研究哪种共享单车最好用,北京车牌为什么会是字母和数字的整合,身份证号前面的数字有什么意义……这些落实相关改革要求的举措,积极发展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尝试,值得点赞。
质疑和批评是应该的,言论也应当自由,因为改革总意味着或然与未知,即使是挑刺,也有利于行动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满城风雨,也正应验了“改革不一定有成绩,不改革一定没错误”,更多安于现状的校长和老师虽置身风雨之外,却也未必沐浴在阳光下。想到鲁迅先生那句:“在中国,即便是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我们也就可以想象,学校在积极探求变革时所需的勇气。
希望能给学校多一些空间,多一份宽容。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外国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