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
【摘 要】本文分析百色靖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针对职业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时间和资金制约、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等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在农民工培训中发展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工艺;开展“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等措施,探索职业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学校 劳动力转移培训 培养模式 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13-02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本文分析目前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探索培训模式,使劳动力转移培训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靖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
靖西市人口 67 万人,农村劳动力有 38 万人,劳动力输出 18.5 万人,目前正处在加快城镇化进程阶段,面临着一些农民要往城市中轉移,而且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求量越来越大的问题。由此必然会成为事关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虽然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涌入城市,但是如何使他们顺利地从农业劳动转非农业劳动顺利转移出来,提高技能的培训质量和就业质量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和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广大农民意识到要在城市中立足拥有较满意的工作岗位,没有过硬的技术技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他们渴望能够系统地接受技术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来帮助自己实现城市梦的愿望。
靖西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具体如下:
第一,农业技术技能培训。由市相关部门如市扶贫办、水果办、农业局委托有资质的培训学校或农业技术专家,围绕农业产业(如水果种植、烤烟生产、种桑养蚕、中医药的种植)开展为期 5-7 天的委托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使农民由原来以种粮为主的劳动转为就地转产,很有成效。
第二,农民工的普通就业培训。培训对象为年满 18-45 周岁,身体健康,自愿到发达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由县人力资源部门委托有关培训学校开展为期3-5天的培训。主要是面对就业中遇到的日常问题,打工过程中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培训,由于培训时短,受训人员基本上没有学到专业技能,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第三,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县人力资源部门委托培训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这种培训方式能使农民工掌握一门技术,对于转移就业、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制约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足。大多数农民工初中毕业后就不再接受高中(中职)阶段教育,因此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从而影响其对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一些应试教育的理念仍然在农民工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现行不完善的相关制度制约,许多农民工产生“匆匆过客”的心理,使他们无法在城市中安居乐业,没有足够思想准备适应城市务工和生活,从而影响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二)时间、资金制约因素。据有关部门的统计,靖西市农村劳动力有 80% 没有参加任何培训,进城务工前的培训比例很少,而且进城后大多数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在 9-10 小时,无法保证培训所需的时间。有的农民工务工前想参加培训,但到市里参加培训会产生一些费用增加个人的负担,他们不愿意在职业技术培训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各种培训机构师力量不足。从现在的情况调查来看,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主、社会办学的培训学校为辅,这些学校一般只能在县城举办培训班,很少下到乡镇培训。培训资源与培训需求凸显矛盾,而且各培训学校的行政关系和业务关系又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有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上级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可在工作的组织、协调方面难度还是不小的,还没有形成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良好局面。因此,迫切需要我们整合教育资源,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三、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模式
(一)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在农民工培训方面,职能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的范围,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网络及广告媒体等面向农村进行招生宣传。并利用农民工培训的成功人士的典型范例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农民进行充分地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大意义和产生的效果。2012 年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对农民工开展电工专业培训,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结束后有80%的学员被多家企业录用为电工,其工资高于其他流水线作业的员工,春节回家探亲时,从他们的言行中间接地宣传了农民工培训的效果,从而激发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由原来的被动培训变为主动要求培训。
(二)在农民工培训中发展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工艺。靖西绣球是壮族民间文化的缩影,是广西壮族地区古老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贵在享有文化的原创性,民间习俗的依存性,手工技艺及文化载体的独特性、趣味性、实用性与观赏性,以及手工技艺及产品的传承性和民族性等独特之处。随着靖西旅游业的发展,原为壮族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现已是靖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靖西绣球由于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深受区内外游客的欢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学校在开展农民工培训的过程中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民间工艺,广泛地进行宣传,营造传统技艺发展良好的氛围。组织当地中青年妇女参加农民绣球制作培训班,并建立民间艺人档案,聘请民间技艺能人到培训班授课,使这些技艺能人在传承和发展民间技艺中起着“传、帮、带”的作用。以旧州这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基础,辐射周边乡镇,使农民通过掌握绣球制作的技能和当地旅游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的。
(三)开展“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在开展的各类培训中,学员反映,虽然培训是免学费的,可是离开家到城里来培训也增加不少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耽误了农活。经过调研,为此学校开展“送教下乡”的教学活动,“送教下乡”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大举措,是把职业学校优质培训资源送到农村,让农民不必离开家乡也能接受技能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方便农民的原则,把培训的教学点开设在村部,白天他们在家干农活,晚上到村部参加培训,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精心组织教学,配备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到乡下教学点授课,确保培训效果。为提高培训质量,组织专业课教师结合企业、社会的需求,编印符合工作实际、农民工易于掌握的培训的教材,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送教下乡”的培训模式使农民得到实惠,减轻他们的负担,又不影响他们的农业生产,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自 2012 年在安宁乡开展“送教下乡”培训获得成功后,学校陆续在吞盘乡、壬庄乡、新靖镇等乡镇及企业开展“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每次农民报告参加培训的热情很高。“送教下乡”产生的效应:一是提高了农民素质,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促进农民进城再就业;二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得到充分体现;三是“送教下乡”的开展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职校求生存、三方共赢。
职业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模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积极响应。这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为社会提供具有一定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和社会效益,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产生积极影响,是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孙康华.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和对策[N].工作日报,2007-03-21
[2]张继明.我国农民工培训问题与改革探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
[3]谭永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论性定位及实现路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
(责编 刘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