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实现“医-护-患”对接机制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8-03-05 18:28杨秀玉林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癌痛出院护士

杨秀玉 林艳

据统计,57%癌症患者在确诊之后会有癌症相关性疼痛,直至疾病进展期[1],严重危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通过微信的文书、画面、音频及视频的多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给患者,可提高大众的保健意识,促进公众了解及掌握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2]。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手机微信如何提高癌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文献报道。我院通过手机微信对癌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7年3—9月在我科住院的62例癌痛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5~64岁,平均(50.79±12.0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中学或中专33例,大专及以上21例;职业:工人12例,农民8例,商人22例,其他20例;婚姻状况:在婚48例,离异2例,丧偶3例,未婚9例。采用住院号尾数奇偶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纳入标准为:(1)经病理检查首次确诊为癌症患者。(2)有肿瘤相关性疼痛,第一次服用止痛药的患者。(3)年龄18~80岁;神志清醒。(4)愿意接受评定者。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80岁。(2)患者拒绝加入本研究。(3)神志不清或既往精神病史。采用住院号尾数奇偶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社会学历背景、婚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前实验组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表示自愿参加。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教育方法 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癌痛知识常规教育,出院时由主责护士对患者掌握的癌痛知识进行回顾,确保患者已熟识。教育内容:(1)由研究者向癌痛患者提供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止痛药基本知识、止痛药副作用、缓解疼痛的方法、疼痛评分、三阶梯给药原则。(2)分发疼痛记录单,进行能力学习。疼痛观察及评估:采用数字评估量表NRS 0—10评估疼痛的强度。每天由患者或照顾者评估疼痛的性质,疼痛强度,疼痛部位;关注疼痛是否对日常生活、排便、睡眠、情绪造成影响等[3];正确的止痛药使用方法:(1)按时服药和按需服药相结合。(2)具有针对性,增加或调整服药的时间和频次可根据患者自身疼痛的规律、活动进行调整。(3)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每日睡前在疼痛记录单上记录当日最痛和平均疼痛评分、常规和临时用药、药物不良反应。

1.2.2 实验组教育方法 (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微信“医-护-患”健康教育小组:组长为主责护士,1名主管医生,由3名具备疼痛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微信教育任务,均为专科以上学历,具备5年工作以上的临床实践经验,职称为护师以上,每名护士负责5~6例患者。在患者出院前,下载APP,并将患者或家属加入“医-护-患”群,并组建癌痛患者群聊室。如遇患者本人不会使用可由家属辅助。护士收到信息后要及时回复,对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要记录并反馈给医生,共同讨论后追踪回访。(2)微信平台“医-护-患”健康教育的方式:患者出院前一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内容两组无差异,微信平台“医-护-患”组还将健康教育内容编辑成图文并茂的信息形式发布在微信上,有利于健康教育知识获得的连续性,出院后以便于患者随时查阅[3]。定时提醒,由责任护士针对自己负责的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互动方案,定时对患者进行提醒与教育。内容包括:①饮食管理。②症状护理。③服药管理。同时将癌痛患者最需要注意的事项录制成视频,发送给患者,以便患者随时查看。出院后,为了避免在午间和夜间打扰患者的休息,一般由经管护士在16:00—17:00查阅并回复信息给患者。医生每天一次不定时查阅信息,除了回复护士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

1.2.3 效果评价 (1)自我效能感量表,由Schwarzer等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2001)翻译修订[4]。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共有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效能越高。(2)满意度:患者出院1个月后向癌痛患者发送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让癌痛患者收到后钩好再发送,回收率为100%。此表的评分标准为不满意(1分)、一般(4分)、较满意(7分)、非常满意(10分)。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描述,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实施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2。

3 讨论

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无法耐受是晚期癌痛患者害怕使用止痛药物的另外一个原因。因此,护士在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的同时,要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该药物有哪些主要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的方法。现研究通过微信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用药及不良反应,及时给与干预[5]。研究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医-护-患”对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实验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P<0.01)。“医-护-患”延伸健康教育对提高癌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自我管理是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6]。

对吗啡药物的恐惧是由于患者害怕药物成瘾和产生依赖性,对癌痛可以控制认识不足,对止痛药物存有偏见,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认为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能治好的;担心对止痛药产生耐受性,使以后疼痛加重时治疗无效[7]。樊嬛等人[8]通过规范癌痛护理的实施使患者充分地认识了疼痛,纠正了其对止痛药物的错误认知,提高了癌痛治疗期间的应对能力。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特别是网络平台的建设手机的广泛使用,作为一个全新的沟通平台,突破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将延伸护理服务贯彻到患者出院后的居家治疗、康复护理过程中。微信健康教育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它可以随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患者出院后遇到的有关问题。

表1 两组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比较

表2 比较癌痛患者出院后疼痛控制满意度(n,%)

微信平台在温馨提示中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和患者互动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知识水。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通过护患、患患之间的交流互动,让患者感受到了护士的关心与照顾,使得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背景及心理需求,有针对性、个体化地发送信息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感到有医护人员在身边,对于出现的状况可以随时得到解决,患者感到自己处于关心、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担心与恐惧。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 结论

现代的护理模式,随着手机通讯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给健康教育网络化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未来。已突破了在医院里护士与患者面对面护理的局限性,为患者之间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这个非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上,大家能够直面问题,畅所欲言,相互之间交流经验,在群内医护人员运用大量动画课件向患者讲述化疗相关知识,使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更直观、更简便,更富有趣味性。由于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患者可以反复随时随地翻阅,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了其不良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1] 雷铖,陈晨,石镁虹,等.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院外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17-120.

[2] 宋燕,吴方红,李斯燕,等. 延伸护理团队服务在癌痛规范化用药治疗中的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8):162-163.

[3] 范祖燕,林金香,吴丹纯. 疼痛全程管理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爆发痛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7,32(1):33-36.

[4]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1,22(1):37-40.

[5] 李燕,汪秀云,许辉琼,等. 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1996-1998.

[6] 邓利秾,王羽,李坊铭,等. 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136-138.

[7] 牛秀敏. 无痛规范化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48-249.

[8] 樊嬛,吴贤翠. 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9):1135-1138.

猜你喜欢
癌痛出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