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段的识字教学

2018-03-04 11:16:09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河背小学李秀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6期
关键词:字义年段汉语拼音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河背小学 李秀丽

一、拼一拼,拼音是关键

古人云: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起好高楼,必须要有稳固的基础,而识字最基本的便是我们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他就像大树的根茎,帮助大树从大地中汲取养分,从而维持大树的勃勃生机。掌握好《汉语拼音字母表》,对于拼读汉字是关键,也是识字的基本。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学们便接触汉语拼音,识字教学也始终离不开汉语拼音。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抓基础,重拼读,让学生读准每一个音,每一个字。

如在教学课文《梅兰芳》中的生字“堤”时,因为“堤”和“提”这两个字很相像,学生们异口同声读成了“ti”这个音。我摇摇头表示否定,我提示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后我出示“堤”的拼音,让学生自由拼读,通过拼读他们立即改正的错误读音,“堤”念“di”,不是念“ti”。同时让学生拼读进行对比也加深了对这个字的印象,我想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他们一定会根据拼音自行拼读,而不再是自以为是认为长的像的字都是一样读音。而且,汉字当中有很多的多音字,同字不同音,可见,识字过程中如果脱离了汉语拼音,那将会造成多少的错音呢?

二、换一换,增加识字量

刘向在《战国策·秦策四》中写道:“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而《汉书·董仲舒传》中亦写道:“聚少成多,积小致巨。”这两句话都表明了积少成多的重要性。识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积累,一点一滴的垒成知识的大坝。从最简单的识字开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逐渐学习更多、更为复杂的字。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高年段的识字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有人认为识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记忆每一个字的字形,做到正确区分。这是死记硬背,而这样的学习方式遗忘快,还造成学生的心理和课业的负担。我个人认为,识字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祖国汉字,它应该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能给孩子们带来识字快乐的过程。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大量灌输汉字,可巧用一些识字方法教于他们更多的汉字,避免学习疲劳,提高识字效率。在课堂识字教学中,我乐于采用“换一换偏旁或字”的方法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例如:在教学“幕”字时,我先让学生进行拼读,再组词。他们会组“屏幕”、“幕布”等,紧接着我会让学生想想有哪些字和“幕”字相似的。这时,识字面比较广的同学立马反馈出“慕”、“墓”、“暮”、“募”等字。学生们大胆发言,积极分享,为这些字组词加以区分。这一过程中教师放手给学生,充分考虑了每个层次的学生,从识“幕”字中延伸到其他形似的字,这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析一析,明白字含义

在会拼读的基础上,理解字的含义也是识字最重要的环节。理解字的含义就像大树粗壮枝干一样,显出强壮的生命力。理解字义并不是一味照搬教科资料书里的析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理解字义过程中,我个人比较喜欢采用“随文识字义”的办法进行字义教学。

例如,在教学“斩钉截铁”这个词语时,如果让学生直接看资料书查出这个词语的意思,那就失掉了语文的最本真——学生自主探索。于是,我结合上下文的意思让学生理解。首先,我让学生通读一遍第三自然段,整体感知内容。然后出示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教师先师范朗读,学生再有感情朗读,读出班长马宝玉的坚定,读出战士为了抗日胜利不畏牺牲的精神。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感受战士们的情感。最后提问:“斩钉截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留有时间让他们思考。相信经过一系列的‘读、感、悟’,“斩钉截铁”的意思已经无形存在于同学们的心中,这时候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概括出“斩钉截铁”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这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析一析,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相信比死记硬背的学习效果来的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所衍生的汉字亦是博大精深。因此,识字教学并不只是简单教会学生认识这个字念什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从“音、形、义”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而作为一名小学高年段的教师,不能忽略了识字教学,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会读,会写,会理解了,并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这才是教师教于学生最大的财富。

猜你喜欢
字义年段汉语拼音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浅谈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34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4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金色年华(2017年1期)2017-06-15 20:28:30
汉语拼音综合测试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