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技巧啦啦操、竞技健美操。
(1)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大料相关文献,包括期刊、专著、博硕士论文等,进行深入学习研究;
(2)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竞技健美操与技巧啦啦操难度动作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两者异同点,为训练教学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
(3)专家访谈法:通过面谈国内知名的竞技健美操与技巧啦啦操教授,对竞技健美操与技巧啦啦操难度的特点进行访谈,对两者的异同点进行总结。
竞技健美操与技巧啦啦操的难度技术动作都是运动员使用身体内在力量改变身体各个部位的相对位置且保证身体重心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而完成的不同复杂程度的技术动作。它体现着成套动作的价值,也体现了运动员的综合实力。二者的难度特点及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对训练的内容、方法也有不同的影响。技巧啦啦操的难度动作由四个方面构成:金字塔、托举、抛接、翻腾。整个成套的动作需要按照规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间断的完成各种难度动作,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主要的运动状态一般是操化—腾空抛接—下落,以及各种金字塔造型,对运动员的身体各方面素质及专项技术水平的要求都非常的高。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动作类型多且丰富,主要分为A、B、C、D四个组别 ,他们依次是: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跳与跃、平衡与柔韧。它的成套动作同样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符合规则要求的难度,竞技健美操难度的复杂性与多样化也决定了其对运动员的高水平要求。
(1)力量素质分析。
在技巧啦啦操竞技健美操中,完成难度的关键就是力量,没有力量就没有难度动作,也不可能完成难度动作,更不可能创新难度动作,但不同的难度动作所需的力量素质都有不同,在技巧啦啦操中主要需要的是速度力量素质与核心部分的力量素质,它是发展技巧啦啦操难度动作的基础,也是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所需要的核心条件。运动员上肢与下肢用力的力量与速度是运动员获得优秀成绩的关键要素。在竞技健美操中,4个组别的难度所需的力量素质都有不同,A组别需动力性的力量素质,B组别需静力性的力量素质,而 C组别同技巧啦啦操相同,需要较高的速度力量来完成跳跃类动作,且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音乐节奏快,完成难度需配合音乐节奏,所以对速度力量的要求也极高。
(2)柔韧素质分析。
在技巧啦啦操中,尖子运动员对平衡与柔韧的素质要求较高,主要是躯干部分柔韧和髋关节柔韧,以及下肢的整体柔韧。而底座运动员的柔韧素质主要以肩部关节的柔韧为主。在竞技健美操中,技巧啦啦操中的尖子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和类型与竞技健美操中 D组难度相同,完成难度时都有较高的平衡与柔韧的要求。
(3)速度耐力素质分析。
在技巧啦啦操中,运动员要按照规则所需要的时间内完成各种难度动作,需要较高的耐力素质,速度耐力尤为重要,音乐的节奏一般较快,在快节奏的音乐伴奏下,不仅要完成难度动作,还要有质量,速度耐力是不可或缺的,这与竞技健美操中所需的速度耐力相同。
(1)多人配合协同完成的基本技术特征。
技巧啦啦操是一个需要多人配合协同完成的竞技项目,主要表现在其抛接、金字塔、托举等难度必须要2名以上的运动员才能完成,且运动员之间需要默契配合且协同发力,才能保证难度的完成质量,对运动员之间的默契与协调的程度要求极高。而在竞技健美操中,女子单人操和男子单人操是不需要同伴间的配合独立完成的,但在混合双人操、三人操、五人操及 FIG有氧舞蹈与 FIG有氧踏板中所需要的托举与配合也是需要同伴的默契配合、协同发力才能完成的。
(2)多层次核心稳定的基本技术特征。
在技巧啦啦操中,核心稳定在多个层次中体现是难度动作基本技术的本质特征。技巧啦啦操对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有着极高的要求,它不仅仅是运动员个人的核心稳定,在难度动作中还需要多人配合的核心稳定性,多名底座运动员及多名尖子运动员同时完成某个难度时的核心配合的稳定性。而在竞技健美操中,对核心稳定性的要求同样高,但在男子单人操和女子单人操中体现的是个人的核心稳定性,在 FIG有氧舞蹈与 FIG有氧踏板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五人操的托举与配合中同样体现了多层次核心稳定。
(3)多重角色动态转换的基本技术特征。
在技巧啦啦操中,运动员分担多重角色且能动态下转换是难度动作基本技术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完成难度时必须有运动员分别担任尖子、底座、保护人、中间人等角色,在完成成套技巧啦啦操项目时,有些运动员会兼任不同角色,并且每一次的角色变化都处于动态转换的过程中,这需要运动员掌握多种角色的技术并能熟练转换。而在竞技健美操中,女子单人操和男子单人操是不需要转换角色的,在 FIG有氧舞蹈与 FIG有氧踏板及混合双人操、三人操、五人操的托举与配合中虽体现了角色的分配,但少有角色转换。
(1)技巧啦啦操翻腾类难度与竞技健美操难度技巧的异同点分析。
技巧啦啦操项目翻腾类难度是指体操项目中腾空和翻转一类的难度,它有行进间翻腾和原地翻腾两种,从动作结构形式可分为手翻、滚翻、转体、空翻等难度动作的内容。原地反翻腾主要有不离开地面的前后滚翻;经过手倒立位置的侧手翻、前后滚翻、软翻、后手翻、前手翻;起跳后直接腾空跃起并翻转的侧空翻、前空翻、原地后团360、团身原地后空翻等难度动作。行进间翻腾则是由原地翻腾开始或者先由助跑再连接一个或多个的原地翻腾动作。主要有毽子后手翻以及毽子后手翻接各种空翻类难度。在竞技健美操技巧动作中,过渡与连接的技巧也有侧手翻、毽子、前后软翻、前后滚翻等动作,但不算规定难度分值,且做空翻类动作极少,对成套的艺术完成有加分值,而技巧啦啦操成套中翻腾类难度不仅要有难度性、集体性、正确的技术要领,还要有同步性,且算分值。
(2)技巧啦啦操托举类难度与竞技健美操难度技巧的异同点分析。
在技巧啦啦操中,主要有两种托举类难度动作:尖子托举难度动作与底座托举难度动作。底座托举难度动作主要分了两类:一是单臂托举、二是双臂托举。尖子托举难度动作主要有双脚站、单膝腿站、前后侧扳腿站、前后侧控腿站、前后侧抱腿站。在这些难度中,底座需要有强大的力量及稳定性,尖子需要较高的核心稳定及平衡与柔韧。在竞技健美操B组静力性力量与A组动力性力量的难度中,也需要运动员有强大的核心稳定及力量支撑。在竞技健美操 D组平衡与柔韧难度中,同样也有侧搬腿平衡、前搬腿平衡等难度,需要锻炼运动员的平衡与柔韧,只是技巧啦啦操中该类难度需在底座的支撑配合下完成,难度系数更高,而竞技健美操该类难度则在地面完成即可,但竞技健美操中也有由这些动作难化的各种转体类动作。
(3)技巧啦啦操抛接类难度与竞技健美操难度技巧的异同点分析。
在技巧啦啦操中,抛接动作是成套中的亮点,它是一项空中技巧,主要是指底座利用手腕来抛出尖子,提高他们在空中的高度,当尖子被抛入空中所展现出来的空中姿态也考验着尖子的各方面能力水平,在抛接的空中动作中主要有屈体并腿跳、团身跳、屈体分腿跳等。在竞技健美操 C组跳与跃难度中,屈体并腿跳、团身跳、屈体分腿跳是该组别的基础难度,但技巧啦啦操这类难度是在底座的抛接技术上完成的起跳、腾空、落地3个步骤,而竞技健美操则是在地面直接完成。
(4)技巧啦啦操金字塔类难度与竞技健美操难度技巧的异同点分析。
在技巧啦啦操中,金字塔的上法、过渡连接、下法都尤其重要,其难度的高低和新颖的程度能看出一个运动队伍的整体水平,对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协调合作的要求极高,这是技巧啦啦操特有的动作,竞技健美操中没有此类动作,但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同样需要较强的技术能力水平和身体素质来支撑,在 FIG有氧舞蹈与FIG有氧踏板及三人操、五人操、混合双人操同样也需要同伴的协调合作、一致性来表现。
通过上述研究,技巧啦啦操与竞技健美操的难度技巧动作都是成套动作中致胜的关键所在,其质量对整套动作具有较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有较强的要求,所以在基本训练中要多加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及核心稳定训练,这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和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在技巧啦啦操中的难度需要运动员之间的协调以及难度的多元化、多样化;在竞技健美操中虽难度动作是规定动作且有规定分值,但技巧与连接部分动作同样需要新颖、多样化。所以要加强技巧啦啦操和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创新能力,掌握二者之间难度的异同,便可相互交流创新。技巧啦啦操中也有很多基础的难度与竞技健美操中基础难度相同,在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后,教练员能结合两者特点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努力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难度技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