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部编教材,迎接全新挑战

2018-03-04 01:26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财源办事处王庄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葫芦新教材识字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财源办事处王庄学校 李 燕

一、发现教材编排特点,体会编者意图

研读新教材就要关注教材的总体趋向和编排特点,温儒敏先生指出“部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发生明显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提示或习题设计之中。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部编本教材更加注重学生自由朗读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课外阅读的引导和落实,最终实现“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总体目标,我们教师的着力点就要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更好的朗读上,明晰了这个总方向,教材的把握就不会偏颇;我们还要努力把握教材的线索以及各部分的关联,感受教材的梯度以及递进关系;关注课文单元组合,在教材处理上我们要整组备课,通盘考虑,关注联系,注意差异,前后照应,温故知新,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学习并迁移运用;最后关注每一篇课文的解读,在重难点突破上寻找依据,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句段教学为例,部编教材很好地把握由句到段的教学梯度,并通过课后练习指导老师教学。单单句段的认识这样一个小的知识点,从渗透句子的意识到认识标点,建立句子的概念,再到关注标点,读好句子的停顿,最后才是认识自然段,这样更加合理科学的编排方式,帮助老师的备课内容更加清晰,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另外,单元提示语、课文课前提示语以及课后习题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交代的更加清晰,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教师教学更容易把握。老师在教学中找到了要教学的语文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按照一定的序列条分缕析出来,就可以大大 地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还能让教师体会到一种带着学生爬楼梯的成就感和新鲜感,另一方面,教学难度降低,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更足。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推陈出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就要研究新增内容的教学方法。新的部编教材中,新增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如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之前的识字单元,我们可结合故事进行兴趣的点燃:《天地人》一课,不仅仅要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这六个字,更要把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故事迁移进来,用故事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口耳目》一课,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可结合“聪”进行解读——做任何事情眼、耳、口、心都能积极参与时,定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日月水火》一课,如果能够把仓颉造字的故事穿插进来,让孩子们了解汉字起源,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教师还要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比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时可以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文学性、趣味性较强的课外儿童诗、歌谣、趣味故事等,让学生到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中去遨游。

创造性使用部编本教材还需要推陈出新。细细翻看教材,你会发现新教材保留了许多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为例,新教材保留了《曹冲称象》《日月潭》《葡萄沟》《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等多篇文章,这些课文都是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新教材中,并承担着它的教学责任。在部编本教材中,要落实一课一得,课课有得的理念,不必要平均用力,讲得面面俱到,而是要关注课后提示,找到着力点,把握重难点,组织自己的教学。以《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为例,我们先看课后练习提,练习题中的问题“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一个也没得到”?这就是牵起课文学习的线索,沿着这条线,让学生其找一找葫芦前后的变化,激发学生兴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到三四段去找原因。教学重点放在探究第二个课后题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上,种葫芦的人通过两句话“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表达出自己只要葫芦,对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的态度,在体会语气上,要引导二年级学生通过借助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种葫芦的人的满不在乎,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抽丝剥茧,读好这两句话,也就体会到了葫芦落了的原因,明白了蚜虫和葫芦叶变黄之间的联系,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三、潜心研究学生发展,以学定教

教材和学生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的关系,经典的教材往往会一直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但学生的具体情况却差异很大,部编本教材在适应儿童心理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规律上做出了重大改变,所以新教材的实施更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不应该只成为教师单方面输出的一厢情愿,而是一个以学定教,遵循孩子学习规律的过程。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差异和独特性。以识字教学为例,传统的集中识字教学已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生识字途径的日益宽广以及识字媒介的逐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悄然增加,识字方法也各种各样,课前对学生识字情况做一个调查,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有困难的生字上,采取合作认字、随文识字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识字乐趣,提高识字效率。

其次,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想办法保护儿童天性。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只有直面孩子,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才可能取得效果。

再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敢于调整教材学习次序。学生对语文的最初认识和教师给予他怎样的课程资源紧密相关。作为教师,要深知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不能错过兴趣、习惯的启蒙培养期。

部编语文教材“好教”,但是“教好”不易!这是陈先云先生对于新教材的评价。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应充分地研究、挖掘出更能适合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让我们伴着新教材,迎接新挑战,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葫芦新教材识字
“葫芦镇”上喜事多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写意葫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识字
识字儿歌
宝葫芦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