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气道管理车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运用

2018-03-04 08:48:36吴静吴娟王秋侠沈文明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喉镜呼吸机插管

吴静 吴娟 王秋侠 沈文明

气道管理是维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手段,急诊气道的特点是紧急和不可预见性[1],气管插管是危重患者抢救中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机体氧供的重要措施[2]。紧急情况下,气管插管的困难发生率是5.3%[3],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设备来确保尽可能快速地建立气道[4],操作者也应尽可能做好准备,减少在操作过程中缺氧的风险[5]。但经常由于插管物品准备时间长、插管配合不顺畅,延误插管时机,延长插管用时,患者极易进入缺氧状态[6]。中国急诊气道管理协作组结合急诊气道管理的特点,在2016年发布以“优先维持通气与氧合,快速评估再干预,强化降阶梯预案,简单、有效、最小创伤”为原则的《急诊气道管理共识》[1]。共识指出,急诊患者气道情况多变,应强化“降阶梯思维”的急诊气道管理预案,建议设立专用的气道管理车,集中摆放气道管理设备。气道管理车应秉承“一个适应所有(one fits all)”原则,能根据急诊困难气道的临床决策需求和医师操作能力提供立即可取的气道管理设备。在此原则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参考罗慧玲[7]等设计的气道处理急救车及丰浩荣[8]等设计的平战结合气道处理急救车,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良设计,制作我科气道管理车,并运用于临床,具体设计如下。见图1。

图1 气道管理车

管理车详细说明:台面:1.简易呼吸器。2.便携式吸引器。3.吸痰盘。第一层抽屉:左:1.手套。2.吸氧管。3.吸氧面罩。右:1.压舌板。2.吸痰管。3.痰液收集器。第二层抽屉:1.普通喉镜。2.可视喉镜。3.气管导管。4.导引钢丝。 5.开口器。6.牙垫。7.胶布、绷带。8.口咽通气管。9.注射器。10.棉签。11.人工鼻。 12.可吸痰延长管。第三层抽屉:1.一次性气管切开套管。2.灭菌气管切开包。3.气管切开其他用物(消毒剂 无菌手套 刀片 口罩 帽子 平纱布 无菌纱布 无菌洞巾 治疗巾5 mL注射器)。第四层抽屉:1.小儿喉镜。 2.小儿气管导管。3.小儿吸氧面罩。4.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小儿)。 5.小儿胃管。第五层抽屉:1.气囊压检测表。2.呼出气体CO2检测装置。3.转运呼吸机连接配件。4.可视喉镜充电器。 5.喉镜电池。6.连接扳手。7.物品清单。8.管理使用手册。第六层柜:1.一次性呼吸机管路。2.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

气道管理车底采用万向轮,轻巧、可移动;独立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及时补充车内物品;车身贴好车内所存放器具的名字,便于不熟悉操作的人找到各种器具的具体位置;按照气道处理的实践指南,制定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气道处理流程,同时将平时气道处理时可能出现的气道插管困难、不能插管、不能通气等状况的处理意见悬挂于气道管理车上,便于查询;除此之外,对每一位新入科人员进行气道紧急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组织演练,让科内每一位医务人员都熟练掌握车内每项器具的具体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急诊中心急诊抢救室需进行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未运用改良式气道管理车的4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后称A组,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急诊中心急诊抢救室需进行可视喉镜气管插管运用改良式气道管理车的4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后称B组。其中其中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均成功,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表1)。A组脑外伤15例,多发伤5例,呼吸衰竭2例,心血管疾病3例,脑卒中7例,中毒2例,溺水3例,心跳呼吸骤停1例,昏迷待查1例,休克1例。B组脑外伤12例,多发伤5例,呼吸衰竭3例,心血管疾病2例,脑卒中9例,中毒3例,溺水2例,心跳呼吸骤停1例,昏迷待查2例,休克1例。所有气管插管操作均由工作3年以上的急诊科医师完成,其配合护士由科内2名护士协助(其中至少有一名N3护士),医护配合熟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操作过程:主治医师判断病情后宣布气管插管,气道管理护士将管理车推至床边,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协助清理气道、气管插管配合术中配合、连接呼出气体CO2检测装置、固定导管,并由护士连接呼吸机管道、使用简易呼吸器;主治医师标准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判断导管在位,呼吸机参数设置及调试,连接转运呼吸机。整个抢救过程均由1医生,2名护士协作完成。

3.观察指标:平均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指主治医师下达插管医嘱开始,直至连接呼吸机所用时间。

二、结果

根据一般资料结果显示:A组时间为(5.90±1.23) min,B组时间(4.50±0.7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B组所用时间较短。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比较

三、讨论

气道管理物品的放置和归类一直是气道管理中的难题,老旧的抢救室柜式摆放和抢救车摆放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4]。为此我院在他人设计气道处理急救车基础上,结合本院特点设计气道管理车,并运用于临床,效果明显。通过比较可以发现A组时间为(5.90±1.23)min,B组时间(4.50±0.78)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明显B组所用时间较短。也就是说运用气道管理车后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准备及操作时间明显缩短,这对抢救有极大的意义。

本气道管理车有以下优点:

1.在最新专家共识及他人的设计及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良,管理车更具规范性和实践性。

2.抢救器材全,不同型号,不同种类,避免抢救患者时找物品浪费时间,缩短临床气道处理时间,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

3.适用科室多,不仅是急诊科,还可用于综合ICU、手术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纤维支气管镜室、耳鼻喉科等。

4.车内物品一目了然,方便管理;车身可移动,使用便携。

5.方便对低年资护士、实习生及轮转医师等进行气道急救处理的学习和培训。

但同时车辆养护同样重要,为了防止出现车内物品不全;车内物品性能不佳;车体性能下降等情况出现。必须专人管理车辆使用后及时添加车内物品;每班检查物品性能,保证性能良好;文明使用管理车,做好车体日常维护及保养。同时为了更好的运用车辆全科人员应当熟悉车辆物品摆放,更好的进行抢救协作。

综上所述,经过平时演练及临床实际运用,改良型气道管理车,不仅可以对急救患者通气状态进行评估,缩短气管插管过程时间,应对各种困难气道插管突发情况。正如丰浩荣等证明,气道处理急救车缩短了临床医师的气道处理时间,为患者的生命抢救赢得了时间,同时也符合患者到达急诊的“白金十分钟”内完成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早期救治处置原则[9]。所以,我们建议每个科室应当配备一台改良型气道管理车,应对各种突发气道异常情况。

猜你喜欢
喉镜呼吸机插管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