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函章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古代中国对于诚信的价值定位极高,认为诚信是立身为人的基本道德,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朋友相交的重要准则,也是事业兴旺的重要原因。传统的诚信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极具价值,集中体现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作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对政府治理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诚信 现代价值 探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历经数千年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极其广泛,现代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有相应的传统文化可供学习利用。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认识、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充分发挥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诚信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诚信就是真诚实在,信守承诺
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洞悉诚信内涵,有必要探究“诚”和“信”两字的含义。
诚的内涵。关于诚的描述,最早见于《尚书》中“神无常享,享余克诚”的描述,以诚形容对鬼神的虔诚。明朝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清朝思想家戴震说:“诚,实也。”可见,诚即真实、实在,实事求是,忠于事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侧重于主体道德修养,人的修养,“诚”是第一要紧的工夫,“称其意也,自修之首也”。
信的内涵。“信”最早也见于《尚书》。孔子将恭、宽、信、敏、惠作为体现“仁”的五种德行。孟子把“信”作为处理五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之一,提出“朋友有信”,西汉董仲舒则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儒家“五常”。信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说话要真实,二是说话要算数。信侧重于外在的伦理关系,“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国人交,止于信”。以上论断都是体现“诚”与“信”的概念范畴。
诚信的内涵。“诚”与“信”二者的关系紧密,核心意义都是“真”和“实”,皆包含“真实不欺”之义。实际上,中国古代“诚”与“信”是互通的,《说文解字》里论述到,“诚,信也”“信,诚也”。诚信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管子》里有“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将诚信视作天下伦理秩序的关键。从诚与信的内涵,我们可以了解诚信一词的含义,概括起来就是真诚实在、信守承诺。
中国古代将诚信视作天下伦理秩序的关键
关于诚信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十分丰富,从这些典籍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诚信是立身为人的基本道德。《左传》里有“人所以立,信、知、勇也”“失信不立”;北宋王安石也有言:“人无信不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信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道德,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没办法在人间立足。孔子也强调诚信对于立身做人的根本意义,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怎么做人。而“心学”开山之祖陆九渊更是将诚信看作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原因,他说:“人而不忠信,何以异于禽兽者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诚信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
诚信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国家或者政权存续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够以诚信得到民众的信任,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是迟早要垮掉的国家。《左传》说:“信,国之宝也。”孔子说:“上好信,民莫敢不用情。”意即如果君主做到诚信,则民众就不敢不动真情说真话。统治者要实现自己的统治主张和意志,要得到民众的拥护,取信于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商鞅辕门立木,树立政府诚信的形象,使变法得以推行;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了诚信,最终亡国丧命。
诚信是朋友相交的重要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把诚信作为朋友之间相交的重要准则,维系友情,关键在于诚信。孔子的弟子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吕氏春秋》中说:“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中国古代,关于朋友之间讲诚信的故事不胜枚举,而“一诺千金”的典故中,讲诚信的季布也交到了真诚的朋友,当灾难来临,朋友们的尽心帮助使他度过了难关。
诚信是事业兴旺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人对于诚信在事业兴旺中的作用十分重视,荀子说,“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财货通,而国求给矣”;《周易》中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而孔子将事业之道归结为“信以成之”;宋朝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明清两代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商业力量的晋商和徽商,始终把诚信作为事业发展的信条,才使得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梁启超说“晋商笃守信用”,徽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而历经数百年的老字号同仁堂,数百年来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诚信传统,终成为中药行业翘楚。
中國传统文化里诚信观的现代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社会与古代传统社会相比,早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诚信观,仍然极具现代价值。
传统诚信观对和谐社会的引领作用。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人们的道德观念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传统社会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构成的主要人际关系,过渡到更为复杂的陌生人社会。在现代都市,在同一栋楼,甚至隔壁房居住的邻里之间,有可能是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在过去,依靠“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之间互相监督而形成的很多道德准则,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冲击,造成一些道德规范的失衡,诚信的价值观念也相应受到冲击,各种哄骗、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借钱不还的“老赖”数量庞大。这些丧失诚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倡导传统诚信观念的回归,对于提升民众的诚信意识,建设诚信社会,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人人坚守诚信观念,将之作为立身处世的行为道德规范,社会才能更加井然有序。没有诚信,很难说有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很难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如果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与接纳受到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无从谈起。
传统诚信观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诚信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丧失了诚信的市场,必然充斥假货、欺诈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有大力倡导和维护诚信,才能建立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价值之一,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里诚信观的精髓,弘扬诚信价值观,对于市场主体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倡导传统文化里的诚信道德意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回归,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成本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才能形成良性发展。
传统诚信观对政府治理的示范作用。在一些地方政府管理中,充斥着空话、大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充斥着避实就虚、回避矛盾的情况,这些情形导致部分民众对一些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失去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呼唤信守承诺、取信于民的观念回归。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中应严格履行其对公众所作的承诺,在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恪守公平正义的准则,确保诚信,不欺骗百姓;政府官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恪守诚信,言出必行,则政府的权威必将日益提升,从而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的提升。一个政府和个人高度重视诚信的国度,其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违约失信行为将极大降低,社会发展的质量将极大提高。
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诚信观念依然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积极倡导和弘扬传统文化里的诚信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郭璐恒、樊勇:《浅析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转型》,《文化学刊》,2017年第8期。
责编/周素丽 姜成(见习) 美编/于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