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谢国乾,孟令龙,朱军波,周京明,潘世鑫,常镜,刘俊,陈正,樊龙中,勉闻光,李民
1.中国人民解放军422医院 检验科,广东 湛江 524009;2.中国人民解放军75407部队卫生队;3.南部战区海军后勤部卫生处;4.中国人民解放军91878部队;5.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5364部队医院
肾功能的变化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反映。GFR不能直接测得,但可通过测定某种滤过标志物的滤过率来获得[1]。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小分子物质,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由肾小球滤过,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入时,测定血肌酐可作为肾滤过功能的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产生的速度取决于蛋白质的摄入量和肝脏的功能。BUN分子小,不与血浆蛋白质结合,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反映了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又称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碱性非糖基化的蛋白质,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表达,无组织学特异性。机体CysC产生率相当恒定,生理条件下带正电荷,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完全代谢分解,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不返回血液,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惟一器官,所以CysC是首选肾功能评价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评价歼击飞行员的肾功能有积极意义。
歼击飞行员148名,均为男性,年龄25~48岁,飞行时间1500±100 h。对照组为地勤人员35名,均为男性,年龄18~45岁,常规体检正常者。
歼击飞行员、地勤人员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于试管送检,随即离心上机测定血清CysC、Scr、BUN。
分别采用乳胶增强比浊法、苦味酸法、酶两点动力法测定血清CysC、Scr、BUN浓度,检测仪器为迈瑞BS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配套试剂。检测人员均为医学检验专业人员。
统计学处理数据收集采用Excel软件,数据处理用SPSS19.0软件包完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代机组与三代机组飞行员血清CysC、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代机组飞行员BUN比二代机组飞行员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歼击飞行员组与地勤人员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最常用的肾小球滤过率指标有CysC、Scr和BUN。早期用Scr和BUN表示GFR,但影响因素很多,作为直接反映GFR的指标,易受年龄、性别、饮食、黄疸、药物等影响,饮食中蛋白质及其在机体内代谢以及肌肉质量会影响Scr和BUN。而CysC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且不受上述因素影响,能准确、敏感地反映GFR的变化[2],是早期肾病变的诊断治疗灵敏指标。研究表明,飞行器在上升和返回过程,飞行员主要受+Gx、+Gz的影响,飞行员承受的+Gz有4 G以上,当飞行器返回时+Gz达到15 G甚至更高,因而严重影响飞行员的生物功能,并有可能危及飞行安全[3]。李鹏等[4]通过对比42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载人离心机训练前后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认为+Gz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肾脏有一过性功能损害。本研究中歼击飞行员飞行时间均在1500±100 h,三代机飞行员组比二代机组飞行员BUN显著增高,主要原因是三代机飞行员比二代机飞行员所受的+Gz值更高、持续时间更长、+Gz增长率更快,二代机飞行员一般须承受3~4 G的+Gz,而三代机飞行员需要承受6~7 G、甚至9~10 G的+Gz,但三代机组与二代机组飞行员血清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Gz可能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肾脏有一过性功能损害。歼击飞行员组与地勤人员组血清CysC、Scr、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4]相符。
表1 二代机(n=53)与三代机(n=95)飞行员各项指标比较
表2 飞行员(n=148)与地勤人员(n=35)各项指标比较
[1] 戴悦,吴文清.两种检测系统测定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偏差评估[J].黑龙江医学,2016,40(4):328-329.
[2] 李萍.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在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134-136.
[3] Truszczynski O,Lewkowicz R,Wojtkowiak M,et al.Reaction time in pilots during intervals of high sus⁃tained G[J].Aviat Space Environ Med,2014,85(11):1114-1120.
[4] 吕冬梅,柳森,刘世国,等.吉林地区军事飞行员血清胱抑素-C水平调查[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9):1079-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