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教师培训中心 杜新红
教师要让自己的思维与个人体验发生关联形成事例经验。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接触教材后,要深入了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理解教学重难,掌握教学方法,熟悉教学过程,假设应急预案等,赋予文本的自我解说,通过思考、想象、描述、假设等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土办法”“真性情”,并在具体情景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个人体验,这就是事例经验。教师一旦形成了事例经验后,要善于捕捉,这是一个教师自主生长的基点,是很宝贵的发展资源。
教师光有事例经验远远不够,它只能反映自己的初步感知,自己解决问题的感性思考,还需要通过反向质疑,自悟改进将其放大。一方面,教师经过自思自悟能将事例经验从感觉层面走进内省层面。另一方面,事例经验突出的是“个”,也可称为个人经验,事例经验实质是信息输入模块,是教师在真实环境中感性获取信息的阶段,需要一个个信息要素的存储,需要教师感性认识的不断丰富和积累。
事例经验是教师个人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观经验,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同时,单个的事例经验虽然经过实践反思,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但也可能存在片面的缺陷的。教师如果长期依赖事例经验,思维就会在“技”“术”层面转圈,阻碍教师专业发展。此时,类经验尤为重要,同伴互助是整合类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成立社团或发展共同体,通过相互交流、质疑、辩论、批判等形式努力让自己的思维与他人思维发生关联,帮助自己整合成类经验。如:针对同一内容处理,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做法、体验、感悟,再听听别人的想法、做法、体验、感悟,实现个人思维的放大和优化。
教师在整合类经验时,既要有对自己的事例经验的独立思考,更要有对同伴事例经验的敏锐观察和审辩判断,不能全盘吸收同伴的想法和做法,类经验不是事例经验简单的量的叠加,需要将各种观点、各种思想、各种形式梳理概括,最后整合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有共性的解决方案或理性认知。一方面,教师经过事例经验的捕捉,个体正面思考和反向追问,才使得自己思维在大量感性认知中碰撞激烈,此时同伴互助才能真正发生。另一方面,类经验突出的“类”,它是信息的支持模块,需要考虑各知识要素之间的联结,需要教师头脑的加工处理和审辩批判,需要对感性认知的理性梳理,经历此阶段教师思维方式会得到极大改进,教学技能会得到快速提升,能帮助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
一方面,教师在个人经验体系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第一要务是“传道”,这是根本,“授业”“解惑”只是枝干。教师要想成为“人师”,一定要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与精神享受。要有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修养,要以自身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人格,要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身受益的影响和感化。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经验体系突出的是“体”,是信息支撑模块,关系到“面”,需要思考各类要素之间的规律,是对信息的深加工、深处理过程。教师的思维必须撇开对象系统中的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重点思考系统中或系统间信息的普遍联系和运动规律。也就是教师头脑中既要有大量的、丰富的、不同的、深刻的感性认知,又要有洞察现象、揭示本质、发现规律、提炼思想的理性思考,这个过程能帮助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
教师如果形成了个人经验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驾御教材能力会很强,教学方式会多样,课堂效果会高效。针对具体教学活动,会迅速建构解决问题的多种模式,并很乐意尝试与验证各种模式实效。在这个阶段,教师由于思想的多元级,方法的多路径,教师会体验专业成长的快乐与兴奋,同时也会隐约感知专业发展方向的困惑和迷茫。此时需要教师不忘初心,保持定力,冷静思考,不断反思。教师要不断研究、不断发现、努力将原来的“土办法”“真性情”升级为自己的个性与独特,最终走向“智慧型教师”“思想型教师”。
一方面,教师要有“上游”思维,“术”的上游是“道”,“方法”的上游是“状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以道驭术教育定会事半功倍;也要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激发教师积极实践的状态,境界高远教学必定长盛不衰。另一方面,实践智慧是信息输出模块,教师输出信息作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后,再反馈到教师的认知过程中,这是理性认知到实践革命的巨大飞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过程,是通达应用过程,也是转知成智,化智为慧的过程。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产生智慧,只有符合认知规律,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检验得到的有价值力、有影响力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实践。教师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把想到的做出来,把做到的写出了,让个人思想和实践智慧不断沉淀、固化、共享。
“自我经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往高级发展的循环过程,教师自主生长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教师要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学养,养成终身学习,终身进取的习惯。把每次进步当作新的起点,时刻保持对“自我经验”的敏感性,时刻保持着准备投入的自我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在路径优化中锻炼判断力,简择力,在关键能力形成中发挥平衡力、创造力。要保持个人看问题的视角,同时包容别人的意见,要拒接胆怯和懦弱,力行担责地坚韧践行,真正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状态。把课堂当学堂,把教学当研究,调整心态,不断创新,自主生长,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