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古文言文教学策略

2018-03-03 13:08:4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甘洛中学童本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教法学情文言文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甘洛中学 童本欢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初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中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担负着继承与创新的使命,故教好文言文至关重要。

一、初中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首先,弘扬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国家意识的体现,而文言文是承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形式。自“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更要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这指导思想引领下,我们社会掀起了“国学热”,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如雨后春笋。很多优秀文化传统都是靠文言文记录下来的。作为今天的人们,要想了解与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必须能会读、读懂文言文。这充分说明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文言文学习以及教学的指向标——考试。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中学阶段教授学生文言文,而且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明确规定了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及学习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所以,为了孩子能自信应对文言文的考查,文言文教学也不容忽视。

最后,文言文对中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各种习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文言文中蕴含着我们祖先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精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今天也仍还是很有意义,是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学习文言文可以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三观”,学生终生受益。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在语文考试中比例越来越大,但学生文言文考试的得分率并不高,甚至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是害怕文言文的。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学情,我们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遍基础差,有的初中生连现代文都无法理解,古文就更不必提。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与克服的。其次是教师的教法。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讲”与“练”上下更是很大工夫,力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许多学生谈“文”色变,老师也是苦恼不已。因此,教师急需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设法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感。

三、文言文的特性

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根据这些特性入手,把握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比重。从文本特性、学生学情入手,“因质定教”,“因材定教”,“因文定教”,“因考定教”选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在文言文的导入环节,既要采用各种方式,借助各种教学资源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又要简洁明快。在文言文的疏通环节,既要强调常用字词,把考试的高频词“分离”整理记忆,又要巧设教学活动,帮学生理解文意。将教师串讲,“一言堂”式的枯燥的文言翻译轻松愉悦化,既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又要切实掌握文言文的“言”,让课堂“活而不乱”。在文本的深入解读环节,重视文言文“文章”与“文化”的统一。在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分析“言”,又要领会其传递的“文化”。课后的教学反思分两个板块:学生学习的反馈,多方面,多方法跟踪。上课教师的自我总结,自我提高也必不可缺。

有趣、简单、高效的文言文教学必然是受学生欢迎的,根据文言文的文本特性,学生学情,“因质定教”,“因材定教”,“因文定教”,“因考定教”选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便于理解、掌握教学的内容。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我们文言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学情决定教法,文本教学目标左右教法,学生学法改变教法,学生地位驱动教法。

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改变了部分学生谈文色变的局面,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成功,才是一个语文人的成功。

猜你喜欢
教法学情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2:00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