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大理市大麦地完小为例

2018-03-03 20:51:41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大麦地完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理市大麦家庭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大麦地完小 赵 婷

大理市大麦地自然村位于大理市下关镇的最南端,东与凤仪镇相接,西与太邑乡相连,南与巍山县接壤。大理市下关镇大麦地完小是本村内的一所半寄宿制山区完全小学,学生来源于大麦地、毕家村、小麦地、富某国四个自然村,都为彝族村。服务辖区总人口数为998人,群众经济来源主要靠耕种贫瘠山地收入为主。

近年来,随着下关及周边城市的发展,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造成了大麦地自然村内一定劳动力的缺失。所以,大部分村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出到下关及周边城市打工或做一点小本生意,更好的贴补家用。

一、大麦地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一)大麦地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由于村民们文化水平的限制,造成了他们只能从事着一些较低端的生产社会服务。他们的收入水平及工作性质决定着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享受父母的关爱和相较于大麦地,更好一点的教育服务。

(二)父母外出打工给大麦地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

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等作息生活不规律。去年,市妇幼保健院的爱心活动,还为全校学生做了一次体质健康检测,有一部分孩子还出现了轻度的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等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或成长。

二、大麦地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一)大麦地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

1.大麦地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状况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造成了孩子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完整,父母单方或父母双方在外,是很多孩子从小就不得不面对现实。尽管在外的父母某些时候也会回来,但他们在家的时间也非常短暂。这些父母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可能给予孩子太多的关照。他们只能通过电留守儿童电话联系。而通话的内容多数也就是主关心孩子的学习表现和安全,以及是否服从监护人的管束,当然,在通话条件的限制下,所有这些内容一般也只能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已,很少会涉及到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他们二者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情感的交流也更为缺乏。

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父母的关爱,会导致孩子心理健康的失衡。就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124个学生,有103个留守儿童,他们有的软弱无助,有的自卑自闭,有的逆反心理甚为严重,极大的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2.父母外出打工后,大麦地留守儿童的心理感受

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孩子们明显感觉到家庭生活的变化。第一,体现在家庭气氛变化上:家庭气氛不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以前可以喝爸爸妈妈聊天,如今只能和兄弟姐妹说一说,没有兄弟姐妹的,干脆就不说,埋在心里。第二,体现在日常生活照顾的变化上:很多孩子希望父母来照顾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祖辈作为监护人的儿童,他们感觉爷爷奶奶在生活上照顾没有父母细心,还有的儿童很想晚上和妈妈一起睡。爷爷奶奶过分的宠爱,使他们对留守儿童的要求没父母严格,还不能在学习上辅导他们,致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第三,体现在对外出父母的情感变化上:父母在家时,不管做什么有父母做伴,对父母的感觉既亲密又亲切,如今父母外出长时间才能回来一次,孩子非常高兴的同时,对他们又会产生一种陌生感。第四,体现在一种心理的不安全感上:在孩子看来,年迈的祖辈不是他们安全的保护伞。

当然,很多留守儿童也承认,父母外出打工确实也给家庭和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处:家庭经济改善;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对父母的理解。

3.大麦地留守儿童的愿望

我曾对我们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问“你希望爸爸妈妈回来和你一起生活吗”时,绝大部分留守儿童回答想念或者非常想念,只有少数几个腼腆的没有回答。孩子们普遍处于严重的“亲情饥渴”状态,孩子们普遍认为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才会快乐,才能得到更多的关爱。在平时和学生的对话中,我经常会感受到他们内心对父母的思念和担心,以及对这种亲情的强烈渴望。然而,家庭的现实让他们觉得遥远、陌生而又难以融入。尽管如此,很多孩子还是表达了他们在外务工的父母回到自己身边的愿望。然而,孩子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却难以实现。

(二)大麦地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

第一,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不端正。第二,学习习惯差。第三,学习成绩落后。第四,学习环境差。

我认为,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对学生更应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以及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师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留心,多一份责任心。为了留守的孩子,我们做再多都是不够的。我认为还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家庭、学生生活的组织者。二是教师努力成为留守儿童的行为规范者。三是教师成为留守儿童感情的港湾。

大麦地人口本就不多,然而去掉外出打工的大部分年轻人,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所以,留守儿童对于村里来说,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城乡长期二元分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其实,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他们也不愿意将孩子留在家里,可由于现实生活所迫,所以这对这些孩子的父母来说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甚至痛苦的选择。

针对大麦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认为需要家庭、学校、村委会和留守儿童本身之间的协调合作。尤其应强化村委会的统筹管理,充分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我们有以下几点要做:

第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第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第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第四,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第五,形成关爱“留守儿童” 的工作合力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话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问题,村委会更应该站在对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村委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使其能够与其他的孩子一样得到教育得到爱,让他们拥有正常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更好的融入生活学习环境,促使他们能健康的成长。

猜你喜欢
大理市大麦家庭
我的大麦哥哥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大理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富滇银行:大理分行提供亿元贷款助力脱贫攻坚
时代金融(2017年34期)2018-01-10 10:47:48
恋练有词
大理市周城戏台及戏曲木雕考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37
大麦若叶青汁
华人时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6:10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