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铁山小学校 王 勇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第一,要重视课内阅读。课内阅读首先是指教科书阅读。教科书是编者精心选编,大多文质兼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细心品味,化人为己。切忌泛泛而读,要抓住一点,深入开去。
第二,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第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是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第三,要重视个性化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趣味和倾向。女孩好美文,男孩好科幻,幼年好童话、神话,少年好现实侦探。我们应鼓励学生不同的阅读趣味,不要阻止,不要扼杀,在鼓励中,在欣赏中,逐步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培养多方面的阅读兴趣。即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狭窄,也应尊重和鼓励。
阅读是吸收,也是积累。我们更要重视经典诗文的积累,即背诵的积累。因为泛泛看过的诗集终究是人家的,而背下的诗集则成为自己的了。打个比方,看过的文章,就如在饭店看过的美食,仅仅饱眼福而已,而背下的诗文,就如吃下的美食,会变成你精神的营养,滋养你终身。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因思考而伟大,人因思考而快乐,人因思考而成长。好的课堂,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有效思维的长度,有价值思维的厚度,深度思维的力度。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有效思维,深度思考,给学生智力以挑战呢?
其一,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跳一跳”就是让学生要经过思考,经过努力,经过探索,经过碰撞,甚至经过挫折之后才能达到。要避免学生在书上能找到现成答案,更要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
其二,不给学生唯一的答案。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学科,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果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语文答案不是用“对”“错”来评价的,而是用“好”与“不好”来衡量的。如果把学生思维打开,让每位学生都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那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熠熠生辉。
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一个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感染力强,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具有很强的语文素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如果一个人语言条理性强,语言深刻犀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具有条理性和深刻性。如果某人语言混乱,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思维混乱,没有条理。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是思维的外在特征,它们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书面表达能力更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很多,方法也很多,而最为有效、广大一线教师最可操作的方法就是读写结合。一课一练,选准读写结合点,学生学习一课,练习一课,定能一步一个台阶,走进书面表达的厅堂,习得表达的真谛。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他们不一定知道得比老师少。如果教师仍然从零起点教学,必然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语文学科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怎么做到“起点高一点”呢?我的经验是学习前置,让学生课前研学,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感悟走进课堂,在课堂和老师平等地对话交流。
小学语文白话文居多,白话文的特点就是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无须“细嚼慢咽”。如何容量大一点呢?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其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
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好的课堂一定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有天然吸引力,有魅力。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于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教师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吕叔湘先生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老师,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既要关注唐诗宋词,也要关注国学经典;既要关注古代神话,也要关注现代绘本;既要关注中国童话,也要关注世界儿童文学……生活的外延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教师的课程视野,影响着学生思想的视野,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向四面八方打开。
教学是否有趣,直接关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学生最欢迎的教学是风趣、幽默、好玩、生动。好玩,就是把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上升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上升到乐学的境界。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
语文素养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