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联盟幼儿园 李诺凌
(一)背景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在“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引领下,让我们站在幼儿的发展与需求的角度重新审视幼儿园“生活环境”的质量,促进教师对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的全新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
根据以上的教育指导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作为教育资源,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想来孟母三迁也是及其看中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不同环境下教育成长的3—5周岁幼儿。
2.研究方法
本文以隔代教育的幼儿为例通过问卷法、观察分析法及访谈法来探讨良好的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三)概念的界定
1.环境
一般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从广义上说,环境是影响机体生命和生长的全部外界条件的总和。
2.环境创设
是指幼儿园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物质环境包括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有形的物质,精神条件主要包括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
(一)环境创设的现状
1.重“美观”,轻“服务”
即看中环境创设的美观性,仅仅为了满足视觉享受,而忽视了环境应该有效的服务幼儿,为了幼儿教育的隐性价值所创作。
2.重“量”,轻“质”
很多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只要求“有就可以”“多一点看着就丰富”,教师的重“量”,轻“质”忽视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的“质”——也就是环境创设的“有效性”即环境创设是否能发挥直接或者间接的教育价值,能否促进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发展。
3.重“教师”,轻“幼儿”
刚拿到一面墙教师对环境的创设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很少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只想到了自己要装饰成什么样,不见考虑幼儿需要什么,环境创设也就脱离了幼儿的实际需求。
(二)环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
1.材料选择单一,浪费严重
当教师得知要做环境创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环境创设所要考虑的主题,教师首先会看看什么材料方便制作,什么材料容易制作造型;故教师在制作的时候大多会选择常见的卡纸,蜡光纸等。当教师用纸制作出来粘贴上墙时会发现剩余的纸很多,大小形状不一的纸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有时候为了方便教师会选择直接把剩下的纸当垃圾扔掉。
2.陈设杂乱,主题不突出
在制作完需要陈设的物品时,很多老师会没有排列毫无意识的张贴,墙面显示的很杂乱。
3.教师创作过多,幼儿参与较少
幼儿在环境创设中有很多值得欣赏的作品,这些作品教师很少用心收集,当环境创设之际教师就会一手包办,幼儿所参与的就很少,甚至没有。
4.脱离教材,创设老旧
孩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制作良好环境时也需要循序渐进、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等因素。环境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学习的环境,所以环境创设既要能根据幼儿需要进行创作,了解教材与教材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的同时,间接巩固教师所教内容。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1.教师对环境创设观念先导因素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往往重教育,轻孩子。所以在先前的环境创设中教师想到的是只要美观、看起来颜色鲜艳有卡通形象看起来富有童趣就行,比如说重视幼儿的发展、重视环境对教育。
2.幼儿园教师的意识不强
教师在教学活动给予幼儿丰富教育,但是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对环境创设的意识不强。
3.家长对环境教育的重视不足
每个幼儿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经常受到周围不同环境的熏陶影响。就连很多成年人都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何况幼儿呢?幼儿生活学习习惯的形成存在渐进性和反复性,就更需要有效环境的熏陶。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一)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原则
(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原则
(三)教师 与幼儿共同参与原则
(四)园内外环境相协调原则
(五)经济适用原则
(六)突出特色原则
(七)安全卫生原则
(八)平等和谐原则
“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则人格改变的程度越高——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