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四小学 黄丽燕
《品德与生活》《品德社会》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独立的综合型课程。作为教师要践行“把爱播进每个孩子心田”的育人理念,磨练爱的能力,共享爱的喜悦,构建爱的家园。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课时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即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另外,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两门涉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这种综合不仅是相关学科领域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的综合、整合,还是教学方式等诸因素的综合。因此,需要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促进多方面和谐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能真正指导孩子们的生活,培养孩子们各种能力。
品德教材是孩子们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杖,但学习教材中的信息知识不是唯一的、最终的目的,因为教材只能作为孩子们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和范例,是实现调动孩子们活动,促进孩子们进行自我构建的一个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选用、整合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及时的二次开发,如:不适合本班学生的内容,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作为背景内容和拓展内容加以利用,对于简单重复的内容可以删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有意义的问题和内容应及时地补充到相关教学内容中去,并设计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从而达到“通过生活学习生活”的目的。
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这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h动画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我们知道,孩子们活泼好动,他们良好品性的养成是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符合孩子们生活特点的活动中逐渐行成的。因此,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操作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方式,这些都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教学活动形式。
品德课学习内容的生活性、过程的生成性、活动的实践性,决定了其评价方式也必然是生活的、开放的、形成性的。因此我们的评价应体现激童趣、葆童真、扬童心理念。如在活动中运用多种让孩子们喜爱的小奖品:五彩星、爱动脑筋奖、笑脸娃娃、笑太阳、小笑星、孝心奖等,这种评价形式富有童趣,尊重学生,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所反馈的信息可以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们活动中的表现,为老师引导孩子们生活提供了客观依据。
另外,要让评价贯穿于活动全过程,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时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和个性表现等,及时给予鼓励性的描述评价;根据他们收集资料、完成课外实践作业的情况等及时给予等级评价,这些评价既重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能起有力的促进作用。
掩卷沉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我们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和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我们要坚信品德教育只有实现向生活回归,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提升生活能力,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过上幸福、美好、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