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第五小学 赵仕疆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科技创新教育不单单在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上生辉溢彩,还与多种学科交相渗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课堂教学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科技创新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以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有教科书,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经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直接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结合现在科学技术,想一想,如果不用跳崖,可以用什么方法逃离困境?
例如,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
例如:剪简单的团花或窗花是比较简单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剪纸过程中可以多鼓励学生不用铅笔打稿,而直接用剪刀剪。这样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可以消除孩子的畏难情绪。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进行正确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制作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脑动手欲望和兴趣,养成大胆设计,敢于动手的好习惯。
学生经历创作的过程,锻炼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创新的意识。
课外活动能使广大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课外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和教材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德育工作,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改善学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例如:在上班会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一些科学常识,然后再班会课上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经历收集,汇总,汇报,借鉴别人的成果,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科技活动是活动课中的一门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必、创造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智慧和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从中及早发现“天才”。例如:开展观看科技电影,观摩科技馆,查阅科技书籍,进行科技小制作比赛,玩具改装大赛等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活动是使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极其重要的途径,也是搭建科技创新很好的平台。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以学科教育、科技创新课程、实践活动为载体,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有机整合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坚持对学生实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教育。
在基础性课程中,主要以学科渗透、科普教育为载体。学科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因此,把科技创新教育整合到各门学科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科学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以长期坚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调动家庭的力量支持并参与科技创新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探究性学习引进到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实在课堂上。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引导每位学生都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教育的自觉行为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其潜能获得释放,奠基生命的优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