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丹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是中老年人高发病之一,也是急慢性腰腿痛的主要病因[1]。虽然目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没有一种疗法是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换言之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电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作为治疗坐骨神经痛最传统有效的治疗手段——牵引在结合电针后治疗效果如何,尤其引起疼痛的致痛物质在此疾病中的变化临床上却少有报道。本研究观察了电针联合牵引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对主要致痛物质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1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病房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患者共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A组)、牵引治疗组(B组)和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组(C组),各42例。其中A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6.3±7.5)岁;病程(5.9±2.1)个月。B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7.1±8.6)岁;病程(6.1±1.8)个月。C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45.9±8.3)岁;病程(5.6±2.0)个月。3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受试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由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单侧腿部疼痛,且符合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②年满18岁且不超过65岁,包括18岁和65岁;③意识清醒,精神正常,能配合检查及治疗,无严重心、肝、肾脏疾病的住院或门诊患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自愿接受观察、如期复诊及电话随访。
1.3 排除及剔除标准 ①与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不相符;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年龄超过65岁者;③依从性可能差(即可能难以坚持完成疗程者)及难以随访者,针刺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如滞针等)而不能坚持治疗者;④意识不清楚,有神经、精神类疾患者,有心、肝、肾、造血、消化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1.4.1 A组 患者在基础治疗(卧硬床休息3周,每日予布洛芬口服,0.6 g/次,3次/d,饭后服用)同时予电针治疗。取穴:选取病变腰椎对应的双侧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直刺。操作方法:患者平卧或侧卧,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G6805-2A 型,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电针参数:2/15 Hz,1 mA,30 min,1次/d。疗程为21 d。每次针刺操作均由固定的1名针灸专业人员完成,以保证操作观察的一致性。
1.4.2 B组 在基础治疗(同A组)同时予牵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分别将胸胁带和骨盆带固定于患者季胁部和骨盆髂嵴上方,牵引质量为自身体质量的30%~80%,可逐渐增加至100%,最大不能超过自身体质量,每次牵引时间为30 min。疗程为21 d。
1.4.3 C组 在基础治疗(同A组)同时予电针和牵引治疗。先按电针治疗组治疗起针后,略休息数分钟,再进入牵引治疗程序。第1周治疗5次,第2周治疗3次,第3周治疗2次,共治疗10次。
1.5 观察项目
1.5.1 疼痛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AS),由专人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 d、7 d、14 d、21 d时评定疼痛缓解程度,记录治疗效果。VAS评分0~10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2](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定下腰痛情况,包括主观症状(0~9分)、体征(0~6分)、ADL指标(0~14分)及膀胱功能(-6~0分),满分29分。
1.5.2 治疗效果 以《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3]为参照,结合相关资料评价治疗效果。优秀:疼痛和其他症状消失,能够进行正常工作,随访1年无复发;良好:疼痛和症状基本消失,能够自由活动,但偶感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有效:疼痛和症状有明显改善,活动受轻微限制,时有复发;无效:疼痛和症状均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优秀+良好+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3 生物学指标检测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 d、7 d、14 d、21 d时用注射器采集外周静脉血液10 mL,4 ℃下离心后,分离的血浆-80 ℃保存进行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3组患者血浆中5-HT和SP的含量。
2.1 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组患者治疗3 d后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C组治疗14 d、21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B组(P均<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C组比较,P<0.05。
2.2 3组治疗前后M-JOA评分比较 3组患者治疗3 d后M-JOA评分均开始升高,其中C组与治疗前比较升高明显(P<0.05),而A、B组在治疗7 d后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4 d、21 d后C组的M-JOA评分明显高于A、B组(P均<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M-JOA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C组比较,P<0.05。
2.3 3组疗效比较 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A组、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21 d后疗效比较
注:①与C组比较,P<0.05。
2.4 3组治疗前后血浆5-HT和SP水平比较 治疗3 d后,3组患者5-HT和SP含量均开始降低,治疗7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组治疗7 d、14 d、21 d后的含量明显低于A、B组(P均<0.05)。见表4及表5。
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痛的一种主要类型,指因坐骨神经本身或其周围结构病变引起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以放射性疼痛为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5-HT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C组比较,P<0.05。
表5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P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C组比较,P<0.05。
主的综合征[4]。坐骨神经痛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通常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牵引常被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认为其可以有效地延长脊柱的纵径,减小脊柱横截面的面积,可以使椎间孔空间和椎间隙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突出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针刺除了促进损伤神经组织的修复以达到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外,还可以加快损伤组织的炎症吸收和水肿消除[5]。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可以有效地缓解急慢性坐骨神经痛,其镇痛效果可能是因为提高了患者的疼痛阈值而获得的[6]。但本实验尚有几例患者虽经针刺或者牵引治疗,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与针刺手法或者牵引力量有关,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疼痛是坐骨神经痛的主要表现,而5-HT和SP是介导疼痛信息传递的主要物质。其中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参与脊髓水平下行伤害性刺激的调控,通过阻抗伤害性冲动的传导,从而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7]。SP是在中枢神经、外周神经系统和组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神经肽,在整个疼痛传递过程中,将疼痛信号由初级神经元传递到次级神经元,在疼痛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8]。另外5-HT和SP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对痛觉信息的传递起着协同作用。本结果显示,因为疼痛的存在3组患者无论是VAS评分,或者M-JOA评分还是血浆中5-HT和SP的含量在治疗前都处在较高的水平,随着各种治疗的进行逐渐降低,其中电针联合牵引组降低尤其明显,表明电针联合牵引应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疼痛,明显抑制这类患者血清中5-HT和SP浓度的升高。另外,几种方法联合治疗坐骨神经痛可能也是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电针联合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型坐骨神经痛的治疗相较单纯电针或者牵引治疗而言,能更能快速地缓解或消除患者疼痛,明显抑制这类患者血清中致痛物质的升高。
[1] 杨期东.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0
[2] Aizawa T,Sato T,Sasaki H,et al.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oracic myelopathy:minimum 2-year follow-up study in 132 patients[J]. J Neurosurg Spine,2007,7(1):13-20
[3] 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M]. 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8
[4] 郭冬梅,谢淑萍. 神经系统疾病[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7-49
[5] 姜志,李毅中. 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J].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2):102-104
[6] 陈美仁,王萍,成钢. 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5,25(12):831-833
[7] Manzoni GC,Torelli P. Symptomatic treatment of migraine:from scientific evidence to patient management[J]. Neurol Sci,2014,35(1):11-15
[8] Humes DJ,Simpson J,Smith J,et al.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symptomatic diverticular disease and the role of neuropeptides and low grade inflammation[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2,24(4):318-e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