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进+吴宇虹
[摘 要] 在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实施尚处于不断摸索和创新的阶段。本文立足于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实际,秉承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构建包括专业认知训练、基础业务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研究创新训练四个要素在内的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经管类人才。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学校背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2-0098-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这一现象的产生对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结构合理、操作规范、方便科学的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并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设计、协调、组织、管理和评价,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从而进一步深化农林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农林高校经管类人才,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学习模式由“知识学习型”向“实际应用型”和“创新型”转变,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农业林业的综合型人才,为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 我国农业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培养脱离学校背景
多年来,我国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但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多数还比较单一。大部分农林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学生培养脱离了学校背景,大部分农林高校经管类学生不知农业、不晓农情。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不断实现产业升级,农业逐渐融入现代经济体系,形成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农林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要立足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产业链形成、农业产业化及其金融支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拓展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二)实践教学模式缺乏体系
我国绝大多数综合性高校都投资建设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引进了财会实训平台、金融实训平台、投资项目评估系统等经管类专业实验模拟软件,并在本科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量,这说明高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在高校教学计划的编制上,实践教学随着学生理论课的计划相对零散地分布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教学内容不成体系,大多数高校还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定位。大部分高校还是把实践教学定位成理论教学的延伸,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用实践教学验证理论教学内容,因而事实上很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考量,而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同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特别是缺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证能力相结合的课程和教学手段,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系统化、离散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较弱,实践教学在实践内容和教学实践安排上都有较大的随意性。
(三)实践教学配套跟不上
从形式状况来看,我国大部分院校都根据人才培养和教学需求建立了实验中心、教学基地等,为高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但事实上,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配套仍然满足不了高校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礎设施配套跟不上,在各个高校都存在专业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和场地都供应不足的现象,学校在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很难安排更多有提高性的实践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二是,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从现有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看,单项实训主要依靠专业实训软件为主,专业综合类实训主要依靠线下教学活动为主。这些现有的实验实训普遍存在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设计不足、综合性测评缺乏等问题。
(四)实践教学教师团队建设乏力
从现实状况来看,大多数培养院校都缺乏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与学生数量之间的配比严重失衡,导致教师疲于完成教学任务,力不从心,往往只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实践教学效果较差。而实践教学又对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限制了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二 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农林高校一般以农业和林业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校。受学校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与农业、林业等学校强势学科的相关知识。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注重文理渗透、中西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思想,注重个性发挥和自主选择,培养专业功底强、学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当结合农林类高校特色,构建中包括专业认知训练、基础业务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研究创新训练在内的四个要素。
(一)专业认知训练
专业认知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专业认知训练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形成主动积极、热爱崇尚专业精神的开始。如何教育高校学生提高专业认知起点、认知自我、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培养专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专业认知既包括学生对主修专业的认知,也包括学校背景认知。对主修专业认知包括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既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学校背景认知依托于学校背景开设了与农林业相关的必修课程以及形式众多的选修课程,强化农林高校学生的专业背景。依托专业认知训练,可以加强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知,系统了解学校发展,坚定专业信念,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endprint
(二)基础业务训练
基础业务主要是指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基本的业务操作流程与方法。使学生熟悉相关专业基本的业务操作方法与流程,注重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接轨、与企业接轨,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基础业务训练主要是基本的业务操作流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基本的业务操作方法与流程,注重对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审计抽样、生产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股票发行与交易流程,等等。
(三)综合能力训练
综合能力训练主要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为导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基本实践技能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不断强化和运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和创新潜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综合能力训练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基本实践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杜邦分析、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
(四)研究创新训练
研究创新训练主要以解决现实经济活动的前沿问题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计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完成方案的实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能逐渐培养学生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前沿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特点是以解决现实经济活动的前沿问题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计解决方案,并最终完成方案的实施。具体如图1所示。
四個要素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构建了适用于农林高校应用型本科,具有经管专业特色的“层次化 、模块化、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实现学生实践训练不间断,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在不同阶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满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规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 结论与启示
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需要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需要、借助于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经济转型期的必然要求,国家和社会也要求经管类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培养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为实践教学理念,通过构建包括专业认知训练、基础业务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研究创新训练四个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要素,整合校内外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强化学校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改善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教学条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最终形成完善的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备复合专业背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海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
[2]张英奎,陈明,郑庆华,等.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14(5).
[3]宋建飞.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探讨——基于大学新生专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
[4]胡晓敏.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7).
[5]王晓旭,王明昊.高校经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7(9).
[6]薛静,陈纪忠.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应用型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