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肖肖+潘磊
摘 要: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儿童的思维也出现了转型,选单式思考已成为课堂上较为常见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经典阅读教学中,选单式思考方式有利于对文本主题、人物形象等的深刻把握。科学培养选单式思考,是对儿童思维方式转型的正视,是实现经典阅读教学从静态走向动态的必然追求。本文试图以从同域走向跨域、从单向走向多向为着力点,寻找培养儿童选单式思考的正确方式,让儿童的经典阅读从通用走向我用。
关键词:经典阅读;选单式思考;科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48-2
选单式思考,是指不遵从正常逻辑推理,由此人、此物直接跳到彼人、彼物,或直接从命题跳到答案,再进一步推理出其他相关可能的一种认知模式。
过去,选单式思考在一些天赋异禀的儿童或自闭学者身上比较常见,但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思考模式渐渐成了主流。选单式思考在过去常被老师忽视或打断,因为部分老师认为,没有依据地想到答案,会打乱正常、有序的思考模式,并可能形成侥幸的心理。老师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但能够进行选单式思考的人往往想象力丰富,善于全方位思考问题、触类旁通,并能对事物提出多方面质疑,因此,科学培养选单式思考实际上很有必要。
一、以想拓思:从同域走向跨域
1.开发区域,激活儿童思维跳跃
杨树荣先生在《课堂学生的选单式思考训练》一书中提出“跳跃性思维实际上就是一种跨越一个或几个思维区域的思维”。他将思维区域分为三部分:思维初始区、思维临近区和思维远距区。思维的不同区域是由不同的概念引起的。请看下图:
由“鲜花”直接自然地想到生机勃勃的春天,这是思维的初级认知,这个思维区域叫做“思维初始区”。思维邻近区是指在一个思维区附近的思维区域,比如上图的“春天”是“鲜花”的思维邻近区,“生机盎然”又是“春天”的思维邻近区。思维远距区是指主体思维一次跨越多个连在一起的思维邻近区后与思维初始区直接联系起来的思维域界,实现高级认知,如由“鲜花”直接想到“新旧更替”。但是,由于受主体对所观察或所再现的事物的认知程度、喜好程度等限制,主体的思维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局限于某一思维区而跨越不了。
思维初始区是初级认知,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最为基础的一个思维区域,但不代表学生不需要训练思维初始区。在小学一二年级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初始区,可以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夯实基础。在小学中高年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远距区,实现思维的多次跳跃。在经典阅读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也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展开联想,开创儿童思维领域
(1)于揭示书题时联想
揭示书题时,引导学生观察书的封面、书名、作者、简介等,从文章内容、写作目的等入手去联想,制造悬念,形成阅读期待,从而在阅读课文时将所读内容与已有的预测进行比较、验证。
例如在指导阅读《夏洛的网》时,我引导孩子们思考:“猜一猜夏洛是谁?夏洛的网是用来干什么的?”有的说:“从封面看,我猜夏洛是一只蜘蛛。”有的说:“我从这本书的‘简介了解到,夏洛的网拯救了它的好朋友威尔伯。”……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思考提出的问题,验证已有的猜想。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调动了知识储备,也开拓了思维空间。
(2)于小人物处联想
文章常常有一些内容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跳跃,特别是“小人物”形象,但这些空白、跳跃、小人物形象的填补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例如在指导阅读《草房子》时,我关注到了这一小节:纸月要从板仓小学转学到油麻地小学读书,桑桑的父亲推测肯定是板仓小学有坏孩子欺负了纸月,“桑桑的母亲听到了,就倚在门框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问孩子:“桑桑的母亲为什么叹了一口气?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桑桑的母亲很善良,她十分同情纸月的遭遇。”有的说:“桑桑的母亲一定在想:纸月真是可怜的孩子。”……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对于并不是主人公的桑桑母亲的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感受到阅读并不是只关注主人公,一些“小人物”的形象也很有意思。
二、以問叩思:从单向走向多向
1.教师追问:助推学生思维发展
儿童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也往往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让他们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新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点,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例如在指导阅读《草房子》解读“桑桑”的形象时,当他被刘一水打倒时,“他想:如果这时,他的鸽子在天空飞翔,一定会非常好看的。”我问:“桑桑被打倒了怎么还有心情看风景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桑桑是一个顽皮、要强但善良、热心的孩子,此时被对手打倒不应该顽强地站起来吗?孩子很愿意探究事情的真相。我继续引导:“此时的桑桑已经无力反击,只能躺在船底,他的眼前只有一片天空,此时的他是不是有些向往天空呢?”孩子们恍然大悟,有的说:“桑桑真是一个乐观的孩子。”有的说:“桑桑向往天空的自由,他想摆脱现在的麻烦。”有的说:“桑桑真爱他的那群鸽子,时时刻刻想着他们。”……孩子们从另一个“奇特的角度”理解了“桑桑”的人物形象。
2.学生质问:启迪学生思维探索
学生在听课、讨论、解题中出现怀疑或困惑时,需要一种不盲从的独立思考品质来支撑,因此,教师要时刻保持儿童的怀疑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有效探讨、互动,从而达到释疑的目的。
例如在《长袜子皮皮》阅读交流课上,当我询问孩子们是否喜欢皮皮时,大多数孩子都说喜欢,只有一位孩子摇了摇头:“我不喜欢皮皮,因为如果不上学就不是好孩子。老师,我们真的要向她学习吗?”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孩子们。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得出了结论:第一,我们要学习皮皮身上勇敢、坚强、独立、大方等优秀品质;第二,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元的,每个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第三,皮皮身上所存在的缺点是因为她生活环境造成的。孩子们在质问中疑惑,在讨论中思辨,最终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
除了上述提及的策略外,选单式思考的培养策略还有广泛阅读、群文阅读、想象思维训练等,这些策略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停留于对选单式思考的训练,而是指向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把选择知识、信息的权利教给学生,释放儿童的个性,让儿童的经典阅读从通用变为我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