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小儿的价值以及效果

2018-03-01 07:12庄建东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小儿糖尿病

庄建东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治疗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小儿的价值以及效果。 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4月,医院共收治了16例小儿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纠正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去除诱发因素。结果 未见死亡,并发脑水肿1例、重症肺炎2例、呼吸衰竭1例。腹痛持续时间27(24~39)h,禁食时间21(17~25)h,酸中毒纠正时间21(17~25)h。患者首日24 h补钾量4.7(4.1~5.4)g。住院时间11(8~14)d。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酮症酸中毒3例。24 h后,空腹血糖低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HCO3-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小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早期的规范治疗、动态的指标监测是关键。

[关键词]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a)-0178-02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不多见,但是危害大,死亡率高,存活者还容易出现脑损伤。小儿酮症酸中毒病情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治疗方式也不同,总结经验非常必要。2017年1月—2018年4月该院共收治了16例小儿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现报道如下,总结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收治了16例小儿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5.6±2.4)岁。症状表现:前驱感染史2例,多饮13例、多尿12例,多食4例,消瘦10例,腹痛4例,呕吐8例,意识改变11例。入院时血糖水平24.4(20.5~27.9)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2.4(11.3±14.4)%。空腹胰岛素2.9(1.9±7.8)mU/L。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②年龄<14岁。

1.2 方法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胰岛素治疗,小剂量0.1 U/(kg·h),动态监测指尖血糖,动态检测血气离子水平,一般每个2~3 h每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控制在5.1~8.3 mmol/L,若血糖>10 mmol/L,开始配置胰岛素,静脉泵入,1 U/mL,连续2次血糖>10 mmol/L,持续泵入胰岛素。初始计量1~3 U/h,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计量。当血糖达标时,则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当血糖<5.1 mmol/L时,停止泵入胰岛素。当血糖<3.9 mmol/L时根据静脉应用50%葡萄糖提高血糖,同时此后3 h每隔1 h检测1次血糖,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葡萄糖。降糖效果不应过速,应在2~5 mmol/L之间,早期静脉注射胰岛素,酸中毒纠正后,皮下注射胰岛素;②做好补液,迅速扩容抗休克,逐渐减小输液的速度,预防脑水肿;③纠正酸碱失衡,高渗性对象需要给予碱性药物,pH<6.9需要给予碳酸氢钠,6例补碱治疗;④纠正电解质紊乱,输液治疗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早期静脉输液,当尿量>500 mL/d或30~40 mL/h以上时,开始静脉补钾;静脉补钾的速度控制在10~20 mmol/h;1次补钾不得超过40 mmol/L;单日补充的总量<120 mmoL;14例患者伴酸中毒、肝功能损害,补充谷氨酸钾。补钾期间都进行心电监护,随时做好抢救,患者血钾>4.5 mmol/L时间4~8d,患者昏迷得到控制,意识恢复后,改为经口补钾;⑤去除诱发的诱因,2例前驱感染的对象,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疗效指标,主要包括治疗前、24 h后的实验室指标,症状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室指标服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未见死亡,并发脑水肿1例、重症肺炎2例、呼吸衰竭1例。腹痛持续时间27(24~39)h,禁食时间21(17~25)h,酸中毒纠正时间21(17~25)h。患者首日24 h补钾量4.7(4.1~5.4)g。住院时间11(8~14)日。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酮症酸中毒3例。24 h后,空腹血糖低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HCO-3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中国I型糖尿病发生率约为1/1 000~2 000,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也随之上升。酮症酸中毒以高血糖、高血酮或酮尿、酸中毒为主要特征,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是直接原因。酮症酸中毒患者以厌食、呕吐、嗜睡、脱水为主要症状,需要做好鉴别[1]。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儿并无明确的糖尿病病史、酮症酸中毒史,发病时容易与急性胰腺炎相混淆,极易误漏诊,需要重视影像学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胰腺改变,对于存在胰腺改变的对象,也应考虑是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的治疗是关键,确诊时都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同时给予常规的抗酸中毒治疗,包括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纠正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去除诱发因素。血糖稳定后,可以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待病情稳定后,可以继续持续治疗,预防复发[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并发脑水肿,在治疗过程中,纠正电解质、降血糖需要稳定,谨慎治疗,避免滥用。目前对于具体治疗方式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大多数指南推荐标准剂量胰岛素的 0.05~0.1 U/kg/h,小剂量用药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用药风险,高水平的胰岛素可以提高降低血清葡萄糖速度,但是是否能更快的阻断脂肪分解、酮体生成有待商榷,因此不建议高剂量应用胰岛素,避免出现低血糖[4]。对于胰岛素的使用方式,目前推崇采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泵24 h持续输注微量的胰岛素,给药精确、方便,实际上发挥了缓释的作用,而间断注射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导致血糖波动过大。胰岛素泵可以进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根据检测的结果,调整给药策略,从而更为有效控制血糖,避免反复多次注射,减少注射次数,进而减少注射不良反应,减少间断皮下注射导致的药液吸收不均[5]。在液体恢复后,立即使用胰岛素,可以阻止葡萄糖、钾的快速下降,避免病情恶化。酮症酸中毒还往往存在诱因,特别是那些感染的对象,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规范的治疗,避免感染恶化。对于出院的患儿,酮症酸中毒复发风险较高,该组对象复发酮症酸中毒3例,加强管理,出院后仍然坚持治疗,规范治疗,积极控制诱因,如免疫缺陷、维生素缺乏,预防复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方法基本成熟,所有的治疗特别是静脉用药的剂量控制是动态的,因此需要动态的监测患者的血糖、pH、HCO3、血电解质等指标,动态指标的监测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甚至出现假性情况。如高血糖状态下,糖化血红蛋白会出现假阴性,需要提高警惕。医师需要个体化的安排检测工作,要求护士做好质控,提高指标监测的准确性,减少误差,从而更好的指導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在基层医院,对于重症患儿的救治存在不足,特别是那些并发胰腺炎、脑水肿的对象,也需要做好转诊。本组对象出现1例脑水肿,病情相对较轻,痊愈后出现明显认识损害,需要提高警惕,确诊后及早转诊。

糖尿病首发酮症酸中毒小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早期的规范治疗、动态的指标监测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何瑞堂,吴雪.儿童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临床特征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179-180.

[2] 黄爱,杨威,沈淩花,等.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2):111-112.

[3] 赵曌.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在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9):121-122.

[4] 张萌.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8):126-127.

[5] 刘冰,洪旭.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酮症酸中毒的关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5):480-482.

(收稿日期:2018-09-08)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小儿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分析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