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芳
摘要:近几年,山东省邮轮经济迅速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促进邮轮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从量上和质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邮轮专业人才培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和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定位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材和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等,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政企行校联合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邮轮经济带来的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邮轮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邮轮经济 邮轮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237-02
一、山东省邮轮经济和山东省高校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邮轮经济现状及对邮轮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1)山东省邮轮经济现状。近几年,山东省邮轮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青岛市邮轮母港的建设和使用进一步明确了青岛市的邮轮产业目标,据统计,自2015年5月开港至2018年9月,青岛市邮轮母港共运营了220多个邮轮航次,接待的邮轮旅客达到23.05万人次,已成为全国的第六大邮轮母港。青岛市努力将青岛打造成中国邮轮产业“模式创新的先行区”“高端服务的前沿区”和“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实现将青岛建设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的发展目标,在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带动下,青岛市开展实施多项措施推动青岛邮轮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日照市也非常重视邮轮经济的发展,在2017年全市实施“旅游富市”战略推进会上,日照市印发了《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邮轮游艇码头,以日照港石臼港区东区布局调整为契机,规划建设邮轮码头,大力快速发展日照邮轮经济。
早在2014年,烟台市就出台了《加快推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意见》中的短期目标,2018年,烟台港接待的出入境邮轮100航次,邮轮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成为东北亚知名邮轮旅游目的地和山东半岛邮轮游艇经济示范区。
(2)邮轮专业人才需求分析。邮轮经济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艘邮轮乘客与邮轮员工数的比例约为2.2:1,一些中小型奢华邮轮上,邮轮乘客与邮轮员工数的比例会达到1.5:1。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呈现出的巨大潜力,各大国际邮轮公司急需从中国招聘大量邮轮专业人才,以满足邮轮市场的需求。
(二)山东省高校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据统计,山东省共有高等学校126所,其中开办邮轮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所占比重较少,每年培养的邮轮服务与管理的人才数量在2000人以内,邮轮人才培养从量上和质上均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邮轮产业对邮轮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
二、山东省邮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数学校开设邮轮专业时间比较晚,邮轮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有些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
(一)邮轮专业教学定位不明确
目前开设邮轮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的院校对邮轮人才培养多定位于对邮轮酒店部门人才的培养,邮轮服务和管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也不清晰,邮轮市场推广、邮轮港口服务、邮轮人才招聘等人才的培养相对比较匮乏。
(二)专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比较匮乏
邮轮行业在我国属新兴行业,缺少一定的文化积淀,邮轮专业教师学习、培训机会少,邮轮专业教师的培养较为困难,导致邮轮专业教师专业背景大多为酒店管理专业、国际海运专业等相关专业领域。目前,邮轮专业教师知识面有一定局限性,尤其缺乏邮轮实战经验邮轮,相关的专业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
(三)校企合作难开展,合作力度小
目前,中国大陆邮轮公司运营规模较小,规模较大、市场也较大的邮轮公司多是欧美国家的国际邮轮公司,邮轮参观、邮轮实习实训都需要办理处境等相应手续,邮轮专业开展校企合作较为困难,开展邮轮调研存在一定难度,导致邮轮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邮轮实训条件较少并且要求较为苛刻,实训教学不能正常开展,学邮轮公司不能直接接纳实习或就业的学生,需要通过中介公司,渠道比较混乱,学生就业成本较大,这些问题都影响邮轮专业人才培养。
(四)政府的扶持力度對专业建设的鼓励力度不大
邮轮经济处于发展期,经济效应还不是很凸显,对邮轮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缺口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相应的专业发展的鼓励扶持政策不够,对新开设的邮轮专业建设扶持力度不大,专业自然积累,发展相对比较慢,一定程度上影响邮轮专业人才培养。
三、构建政企行校联动的邮轮人才培养模式
(一)政企行校联动的邮轮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优势
1.政企行校联动的邮轮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联动发展,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为邮轮人(下转地236页)(上接第237页)才培养搭建平台,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邮轮人才,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2.政企校联动的邮轮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分析
(1)政府方面发挥优势。在政企校联动发展中,政府研究出台邮轮产业相关政策,引导邮轮产业积极正向发展,从而达到促进邮轮经济发展的目的。鼓励高校发展邮轮专业建设,积极培养师资,制定相关促进政策,促进邮轮专业人才培养,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邮轮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2)企业和学校合作优势在政企校联动发展中,邮轮企业与院校合作明确邮轮人才培养目标,开发邮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供和创造实习和就业环境,协助院校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学校邮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3)行业发挥优势。在政企校联动发展中,邮轮协会、邮轮人才输送中介机构等行业主题的信息则较为灵通,邮轮行业提供较为灵通全面的信息,在四维一体联动机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多的组织行业活动和组织输送更多符合邮轮要求的邮轮人才,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政企行校联动的邮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政府加大学校专业建设力度,鼓励专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如人才引进政策等,引进邮轮从业专业人才,充实邮轮专业专职教师队伍;丰富学校邮轮专业教师邮轮行业挂职研修工作经历,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企业提供相应的研修和实践学习的机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2.校企联合明确邮轮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
(1)共同明确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学校和企业共同探讨研究邮轮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人才需求分析,结合院校本身的优势,明确学校邮轮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共同开发邮轮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明确专业人才岗位并进行相应岗位能力分析,并分析达到岗位能力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设置相应课程,由此开发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学校和邮轮公司共同开发邮轮专业教材,培养适合邮轮行业需要的人才,促进邮轮专业发展。
3.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国际邮轮的登船等手续繁琐,要求严格,登船时间受邮轮靠岸时间的限制,所以,邮轮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登船参观、短期实习较为困难,为解决解决邮轮专业学生入职教育登船参观难、教学过程中定岗实习难的问题,需要政府扶持,企业、行业支持,学校加强邮轮专业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以满足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4.政企行联动促进邮轮人才培养
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研究相关政策,促进邮轮经济发展,为邮轮人才提供工作平台和发展的空间。
5.政企行校联动构建信息通畅机制
邮轮业发展迅速,信息通畅是邮轮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政企行校联动构建信息通畅机制,为邮轮人才培养提供最新数据,学校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邮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智研咨询集团.2017—2022年中国邮轮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2017.
[2]史健勇.对国际邮轮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