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话语策略研究

2018-03-01 10:27王春宇徐明磊李恒忠
现代交际 2018年23期
关键词:自媒体应对策略

王春宇 徐明磊 李恒忠

摘要: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也使高校网络舆情更为复杂,增加了高校教育者进行网络舆情应对的难度。自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呈现出更为自由和开放的趋势,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沟通更为自由和频繁的同时,也使得网络舆情产生了新的问题,加之目前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发展不健全、监控和管理力度有限和舆情应对引导滞后等现状加剧了网络舆情的不稳定性。本文以当前高校网络的舆情调查现状为依据,对高效的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提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话语策略,为提升高校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应对策略 自媒体 话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001-03

当下,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呈现出的更为复杂的新特点,如“舆情主体的隐匿性与特殊性、舆情客体的突发性与敏感性、舆情载体的多元化与丰富性、舆情内容的分散性与复杂性、舆情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与即时性”[1]等,使得高校教育者進行应对和管理过程中难度增大,由于教育客体自身存在的特点——以大学生为主题的群体存在着冲动和判断能力有限的年龄特点,极易利用网络这个自由的平台发表偏激和不成熟的言论,同时高校的网络舆情中容易出现“同群效应”和“蝴蝶效应”等现象,更增加了高校教育者网络舆情应对的难度。在这种条件下,高校教育者如何及时妥当地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合理的引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并合理地运用网络平台对教育客体进行引导和教育成为自媒体时代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和现状分析——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当前,手机以及各种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设备与现代大学生的联系紧密,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的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途径”[2],大学生团体成为自媒体最为深刻的群体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自媒体使用的真实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开展调查,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山东科技大学自媒体使用覆盖面广,大学生使用的频率高。由于学生宿舍未配备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而在新媒体的使用中,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因其便于携带和功能强大的特点得到学生的广泛使用。在自媒体的众多功能中,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功能及社会交往功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受调查的大学生几乎全部在手机中安装了QQ、微信、微博等软件以进行即时通讯,信息发布作为自媒体的核心功能在大学生当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Q-zone、朋友群、微博、人人等网络空间成为展示大学生自我的平台,通过将图片和语言等发布到主页,满足自我表达和交流沟通需求成为高校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媒体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大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其次,自媒体的娱乐功能成为高校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高校生活中存在着大量自我安排、缺乏有效监督的时间,而使用方便快捷、功能强大的自媒体设备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娱乐工具,手机游戏、网络游戏、交友软件、视频网站等占据了大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目前的网络舆情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社会管理功能发挥的作用微弱,文化教育也未能有效发挥其功能,因此,高校教育者能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下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耦合,成为高校能否直面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提出的各种挑战和及时有效应对的关键。

二、网络舆情应对中教育主客体话语关系的变化和矛盾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按照年龄结构进行比例分析,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高达30.7%;依照职业结构进行比例分析,学生占据25.1%,大学生无疑是当下网民的主力军。在这种条件下,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应对,并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正确的引导,科学有效地运用自媒体开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处理和把握复杂的主客体话语关系的关键。

显而易见,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居于主体地位,采取强势的话语的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已经不合时宜。教育客体的主动性逐渐增强,他们主动寻求认为正确和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自媒体具有个性化、自主化、平民化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的特点,操作简便,交互传播迅速。作为社会话语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播过程”[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指导,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主流意识形态、信仰、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信息传播、协调整合以及价值导向等突出功能,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处理得恰当与否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当下的话语环境下,思想政治话语要实现其规定的功能,必须以现代自媒体为媒介和平台。应该看到,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的紧密联系,自媒体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方便不同高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弥补不足以实现自身的发展;自媒体加强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使得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有机会通过网络认识和了解更多的陌生人,有效扩大了大学生的交际;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培养了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获得网络带来的种种优势的同时,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自媒体为更多的人提供自由而广阔的言论渠道,其中不乏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观点和意见,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明确的辨别能力极易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选择,传播虚假、具有威胁性的甚至于威胁网络公共安全的言论。在应对复杂的网络舆情过程中,高校教育者不能因网络舆情的复杂以及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的巨大问题而停滞不前。应该看到,运用网络和自媒体,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沟通和解决。大学生乐于通过自媒体这种形式进行自我观点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其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学校以及各个学院可以通过设置公众号和群组进行信息的公布,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问题的反馈和交流。网络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也为思想政治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氛围和环境,根据学生反馈即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率。

三、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话语策略

(一)创新观点,建构新型的高校传播话语体系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遵循人们正确思想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又要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4]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形式,同时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新的教学形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有助于大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更强的积极性。当前,课堂教育并不是学生信息获取的唯一渠道,尤其是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舆情形势复杂,理性判断尚且不足的大学生极易受其影响而产生价值观混乱、道德意识弱化以及思想信念迷失等问题,潜移默化中与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质疑或对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如果不加以改变,生活在言论自由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心理上的不适应,这会极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的方式已经从“传统媒体”过渡到了“新媒体”,传播技术已经实现了变革和飞越,需要考虑到传播技术的变革同样带来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变革,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说服的传播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接受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群体说服、社会说服以及利用网络舆情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高校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高校教育者不仅要掌握新媒体的功能和特点,更需要以创新大胆的策略积极融入其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网络舆情加以引导,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形成新型的高校传播话语体系。

(二)协调发展,以主流价值观点进行话语统摄

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和多元化特点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更为复杂多样,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到冲击和质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赋予了话语新的更为丰富的表现方式和更加广阔的表达途径,这些新形式增强了各种话语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在越来越多的话语表现中,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网络舆情形势复杂,面对日益丰富的网络话语和更为自由的网络言论,高校教育者在保证提供自由的话语环境的同时,需要进行协调,保证网络舆情中以主流价值观点进行话语统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清晰的思路。

(三)绿色发展,升级和优化网络话语环境条件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无孔不入,网络资源极大丰富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也遭到质疑。在新媒体的话语场中,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恶意炒作等行为增加了网络的不真实因素和不安全因素,这些未经规范的网络话语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造成影响,从而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质疑和抵抗的情绪和心理。可以看到,当下思想教育者对大学生团体的控制和影响力不断弱化,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缺乏有力的监督者,在复杂的网络舆情中轻信网络谣言甚至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给高校教育带来不良后果。在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过程中,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协调,保证言论自由的同时,对网络话语体系进行规范,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主流价值观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开放平台,为教育客体提供反馈交流渠道

受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在进行话语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已经适应了网络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单向性交流方式已经不适應大学生的心理接受的特点。高校教育者和受众形成一种新的平等交流互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引导下,教育客体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就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在这种条件下,高校教育者需要根据实际的条件建立和开放信息交流平台,为教育客体提供反馈和交流的渠道。目前各高校已经建立了各类网站和公众号,为教育客体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提供有效的渠道,但这些平台的使用效率较低,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有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首先,各类平台的设计和建设较为粗糙,相较于网络上其他的平台,高校的教育交流平台建设的美感和新颖性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存在着强制性的话语体系,采取一种“高高在上”的教育口吻,严重打击了受教者的反馈热情;其次,各类平台缺乏有效的管理,高校的各类沟通交流平台除了信息公布外,对其他功能缺乏有效的利用,反馈不及时、管理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有限等问题制约着平台功能的发挥。高校教育者在提供和开放平台的同时,更要保证交流反馈通道的畅通,以保证受教者的积极性。

(五)资源共享,实现教育的双向互动及时反馈

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极强的信息获取的能力,在信息获取的能力上可能较教育者更胜一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实现双向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同样获得成长和发展。学校要重视贴吧、博客等信息平台,要从学生发表的观点和意见中,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给予学生更加自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虚实结合的话语场域中,运用新媒体技术真实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诉求,具有针对性地营造出适宜对话和交流的空间,通过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能够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实现教育的双向互动和有效反馈。

四、结语

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话语策略的选择只有在了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在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影响下,教育者只有结合具体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重新进行建构和表达,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凸显教育者的人文关怀,通过虚拟交流和现实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行使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刑文雪.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D].湖南大学,2014:2-3.

[2]史珺.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中北大学,2015:1-2.

[3]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总序.

[4]徐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的说服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3:29.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自媒体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