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剧地方戏丑角

2018-03-01 10:22李宝良
戏剧之家 2018年34期
关键词:丑角剧种戏曲

李宝良

【摘 要】辽剧丑角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的种类,辽剧丑角的发展最早是对辽南地区的皮影戏发展而来的,一直都没有明确的戏曲成分背景。一百多年来,辽剧丑角逐渐由民间杂耍形式发展为舞台主流形式,受到了当地大众的喜爱,民间戏曲表演中经常会看到辽剧丑角的出色表演或者扮相,可见其具有很深的民间基础。

【关键词】辽剧;地方戲;丑角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4-0032-01

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明确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民族传统文化的构建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实践是人类的审美活动,是通向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积极纽带,这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它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完成人格的塑造。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就在实践当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当中,对社会公众实行民族传统文化,本身也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实践的内容。

一、辽剧地方戏概述

辽剧是我国北方地区比较特殊的一个剧种,它生长于东北地区,发展于东北地区,反映了东北地区三百多年的民族风俗,我们可以从辽剧中感受到当地文化民俗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辽剧为首的一些民族剧种经历了沧桑变化,在传承当中脱颖而出,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结合了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内容,可以说在艺术的层面取得了新的高度和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去研究辽剧的艺术特点,发现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对辽剧的艺术特点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进一步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

二、辽剧丑角特征

辽剧丑角究竟何时进入东北地区,官方的记载语焉不详。根据史料,可以确定辽剧丑角大致是在闯关东时期进入的东北。辽剧丑角始终受到东北大众的喜爱,辽剧丑角都具有重要的民间曲艺地位。

总的来说,辽剧丑角的唱腔属于板腔体,主体唱腔分为平唱和二龙松像《望儿山》《半月湾》等剧都属于平唱唱腔,平唱歌的旋律大方自然,行板自如,行云流水一般,其音程的变化比较多,但基本是在五度和十度的范围之内,有的曲调需要边说边唱,这就需要辽剧丑角演员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基本功,否则不会连贯,这种连唱带表演的艺术特点就是极具民歌的味道,非常自然,生活气息浓。二龙松是另外一种辽剧丑角唱腔,它主要是吸收了“乐亭皮影”花腔旋律的特点,标志就是以熊岳青龙山一株古树奇松作为宫调式体系,这是一个公案。另外,辽剧丑角演员当中有一个王信威先生,他创造出了“平唱反调”唱腔按照四六板的方式,结合了全音阶的宫调式,把平唱曲调降了四度,产生了平唱反调这种唱法适合男女两腔,比较流行。

三、辽剧丑角研究的缺陷

辽剧丑角研究主要呈现出几种缺陷:

时代背景痕迹重。辽剧丑角研究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一定程度体现了偶然性,由于共同的戏曲研究需求展开了交流合作。不专业、不科学。在这个阶段的辽剧丑角研究总的来看是随机的,自发的,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交流机制。许多交流的目标并不明确,手段也比较粗糙。有关交流的研究资料匮乏。相关音乐资料比较少,资料来源单一,只能从一些回忆录、笔记、照片等陈旧文物当中搜集有限的资料来作为研究来源,对于我们正确地看待辽剧丑角的不断演变发展造成了难度,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挑战。

四、辽剧丑角的未来研究方向

任何地方戏曲都具有很强的喜剧色彩,尤其是民间的戏曲类型更是如此。丑角在很多戏曲当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角色功能和定位对整个戏曲的过渡和间接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一部戏曲的起承转合起到决定性作用。丑角的内涵更加贴近人性深处,好的丑角形象可以起到升华作用,提升戏曲的艺术高度。本文认为辽剧的丑角形象在历来的研究当中都偏重于对演唱、动作表演方面,对于其深根于民族生活的文化属性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认为,丑角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形象,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象,“丑而美”,其中充满了辩证色彩。因此说,未来在辽剧丑角形象方面有许多值得继续深挖的内容。

五、结语

从根本上来,丑角之所以在辽剧地方戏当中呈现出辽剧地方戏音乐的特征,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辽剧地方戏音乐在不断融合中是通过不同的角色来衬托的,尤其是丑角,对辽剧的不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贡献。中国辽剧地方戏的不同角色固然有其自身的音乐特征和独特的戏曲魅力,但是随着西方流行音乐的进入,中国戏曲也开始发生转变,并逐渐开始对各种角色的内在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和整理研究,我们认为,丑角形象在辽剧当中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古至今,辽剧地方戏的丑角形象都是我国民族戏曲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它是最具典型性的一个代表。

参考文献:

[1]谢兰凤.掌握地方戏曲剧种动态 助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J].艺术教育,2018(05).

[2]荀安华,郑琪.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地方戏曲剧种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

[3]张积强.缤纷舞台展现经典魅力——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代表性剧目展演综述[J].人文天下,2017(16).

[4]周方今.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会议[J].艺海,2016(05).

猜你喜欢
丑角剧种戏曲
丑角的“通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京剧中的丑角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