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平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多重举措,激发兴趣,尊重意愿,从小入手,营造氛围,提供平台。在一次次的阅读体验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
关键词:阅读兴趣 策略 读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字阅读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小学生经过一定的识字能力训练以后,已经具备了欣赏初级文学作品的能力,但许多学生却不愿意读书。由于兴趣是最好的动机,因此要使学生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教师除了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的内容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书籍阅读是阅读兴趣形成的基础。然而许多教师总是把自己挑选的文章强行让学生阅读,而对那些不符合他们要求的书籍一律采取拒绝的态度,这种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挫伤。我主张在学生学习阅读的初始阶段,让他们拥有选择阅读内容的充分自由,这对他们的学习大有好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自主意識,自己选择的总会认真地完成。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在总体上加以引导,如给学生推荐适合的读物,召开专门的读书讨论会,公开讨论阅读的好处、选择书籍的标准、让学生说说选择某一类书作为阅读内容的理由,教师不必加以评价,让学生满足于自己的自主欲望。
二、阅读要从小处入手,降低门槛有的老师让学生阅读名著啊,一些比较深刻的作品。这反而让学生望而却步。阅读不必一开始就让学生读名著之类的书,可以从一些起点比较低的作品入手,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来读。这样,放低门槛,学生们反而会比较容易接受。拉近学生与阅读的距离,这样才能让孩子对阅读产生亲近感,才能乐于去读。
三、阅读要有充分的时间做保障理论上讲,只有保证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才有可能喜欢阅读。但是,如果我们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就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学生是不知道读书的好处的,没有阅读体验,也就不可能会读书、热爱读书。因此,学校的图书馆建立图书借阅制度。班里的图书角也相应的使用起来,这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学校或班级可以制定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表,中午和下午都可以安排。阅读时间的安排和课程学习的安排同等重要,要让学生领悟出教师很重视读书,体现出读书的重要性。
四、阅读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只有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读书氛围,学生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读书之中,学生对氛围的反应是很敏感的。一是利用好自然环境的条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可以在阅览室里,也可以在屋外的草坪,或学校周围空气新鲜的树林中。如果是在教室里或阅览室里,可以精心布置一下读书的环境。二是营造出来的读书氛围。一般来说,好的读书氛围应该是整个学校或班级都爱读书,但要注意遏制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把重点放在认真的态度上,引导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去思考、去领悟文章的思想和感情。竞争谁能读懂哪一本书,读后引起自己什么样的思考,读了有什么收获等。
五、阅读要注重方法的渗透在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读书的方法人各有异,看一本书不一定总是从第一页开始看;选定一本书不是非得一次看完或总要看完,不合自己的心意,可另换一本等;阅读时既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静静地默读;阅读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摘录下来,或读完一本书后,把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写下来,等等。总之,在一次次的读书体验中,慢慢总结出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六、阅读要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在阅读中,尽管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推荐某一本书,但就其产生的效果,远不如学生之间的互相推荐,因此,推荐读物就应该让学生相互交流,交流对某一本书的认识,读书后的收获。有的学生喜欢把读后的感觉和收获写下来,而太多的学生是喜欢说出来,我们要满足学生的意愿,可以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互相传阅,也可以组织召开评书会,让他们讨论中互相启发,拓宽思路,加深理解。除此之外,让学生根据读过的书,设计一个新封面;画一幅宣传画;排演一出小剧;撰写人物故事续集,等等。因此,教师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总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创造性的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一次次的阅读体验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董慧红.低段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初探.
[2]郭东阳.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策略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