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脑出血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递增,导致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失语、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精神、经济负担加重,为此,如何帮助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改善意义重大[1-2]。本次研究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依达拉奉,分析其临床意义。
抽取至我院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就诊的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确诊。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60例。
常规组:男性与女性分别占据32例与28例,年龄区间为22~85岁,平均为(53.20±3.21)岁;出血部位:38例基底核区,8例脑叶,7例脑干,7例小脑;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占据33例与27例,年龄区间为23~86岁,平均(53.85±3.42)岁;出血部位:40例基底核区,6例脑叶,7例脑干,7例小脑。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控制血压、血糖,采取脱水剂、脑细胞活化剂等方案进行基础治疗。常规组:给予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H20050280)静脉注射,将30 mg的药物兑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中,每日治疗2次,连续用药14 d。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发病后的48 h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
(1)摆放良肢位:选择抗痉挛体位,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及时排痰。
(2)被动运动:对患者瘫痪侧的肌肉、关节进行手法按摩,要求手法应缓慢、有节律,保持每次20~60 min,每日训练2次,并对患者的肩关节与髋关节进行保护,鼓励其进行上肢关节自我被动运动。
(3)电刺激:给予中频直流电刺激,对上肢伸肌群进行刺激,对下肢屈肌群进行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
(4)主动训练:依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其采取主动训练,可依照坐位、站立、步行等次序进行训练,前2周时间可由康复师进行系统指导,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最大的训练量,之后鼓励患者进行自我主动训练。
(5)对症训练:若患者存在失语情况,可采取语言治疗卡片进行指导;若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可采取进食训练、吞咽辅助训练等方式,给予针刺治疗;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可依据其实际病情对康复计划适当进行调整,等到患者病情稳定,每周调整1次,之后可在社区或者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对患者采取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方式进行病情随访。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卒中量表(NIHSS)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其中NIHSS评分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佳,MMSE评分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佳[3-4]。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脑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NIHSS评分与MMSE评分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与12周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与12周后,实验组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即伴有言语、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因此,加强临床治疗的意义重大[5]。许多临床研究指出[6],脑出血患者在患病内的3个月内最容易将大脑功能恢复,但是如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与用药利于改善预后存在不同的意见。
有关研究指出[7-8],对脑出血患者采取运动训练便于将对侧神经元变性与退变有效减轻,达到良好的神经细胞保护效果,此外,对神经细胞凋亡能够有效抑制,将病灶范围缩小,从而将出血后中枢神经损伤情况有效改善。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指的是尽早给予康复干预方案,以防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将功能障碍早日改善。本次研究对常规组单纯采取依达拉奉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通过对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按摩、语言训练、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等,帮助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方案,利于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将病灶附近与对侧神经细胞功能代偿性有效发挥,将潜伏的神经通路启用,将突触敏感性改变,帮助患者有效恢复神经机能[9]。结果显示,治疗4周与治疗1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说明实验组干预模式便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综上可述,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显著,便于改善患者预后。
表1 常规组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比较(x-±s,分)
表2 常规组与实验组的MMSE评分比较(x-±s,分)
[1]张艳丽,张敏.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7):2248-2249.
[2]上官守琴,杨志宏,陈光辉,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5):285-287.
[3]袁进国,冯斌,曹藏柱,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康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1年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4):2656-2660.
[4]李莹莹,张备,李策,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4):303-307.[5]张忠延,赵凡,吴婷,等.早期高压氧和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633-634.
[6]梁伟,张学军,王东挺,等.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117-2118.
[7]饶学燕.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23):320-321.
[8]雄鹰,李年贵,郑丽芬,等.脑出血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设计与疗效观察 [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065-1067.
[9]郭军,马芳莲.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