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动脉顺行皮瓣修复膝关节毁损性创面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8-03-01 06:49张震平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1期
关键词:髌骨筋膜皮瓣

张震平

(丹东消防烧伤创伤医院, 辽宁 丹东,118000)

膝关节是下肢中最重要的一个关节。由于局部软组织十分薄弱,常因烧伤、创伤等损伤造成髌骨外露、关节囊开放、髌韧带断裂、坏死等,选择一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伤小”组织瓣修复,至关重要。其中隐动脉顺行皮瓣修复膝关节毁损性创面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我科自2013年以来,收治了膝部严重损伤患者25例,用隐动脉顺行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5例,其中21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年龄在18~65岁,平均年龄在38±2.5岁。损伤原因:12例为严重烧伤,6例为车祸外伤,4例为煤气罐爆炸伤,3例为截瘫压疮。其中4例患者伴有胫腓骨骨折或股骨骨折、5例患者伴有膝关节开放(2例伴有化脓性膝关节炎)、3例患者髌骨骨折、3例患者髌韧带部分坏死、5例患者髌骨部分坏死外露。并有20例患者再行皮瓣修复之前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大小在5cm×3.5cm~11cm×9cm,皮瓣切取面积在7cm×5cm~14cm×11cm。

1.2 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术前首先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测隐动脉的走向和范围。画出皮瓣的轴线,即在膝关节内侧正中向小腿内侧作1平行于下肢纵轴的连线,在该线两侧设计皮瓣,前后不超正中线为宜。皮瓣近端可达膝上8~10cm,远端可达膝下15~20cm。皮瓣的旋转点可根据创面的面积和大小选择,髌骨上极或是其他位置。我们所用得是隐动脉顺行皮瓣,所选用的旋转点都在膝关节上2cm~3cm处,皮瓣按“点、线、面、弧”设计原则进行。

皮瓣切取: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上扎止血带,创面进行扩创处理,去除坏死组织,包括坏死的骨及韧带肌腱,保留部分间生态组织,创面缺损面积在5cm×3.5cm~11cm×9cm之间。皮瓣应大于受区面积的20﹪左右。创面彻底止血,并冲洗消毒。于膝上大腿内侧纵向沿缝匠肌前缘作1条长约10 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至深筋膜,暴露缝匠肌,钝性分离和股内侧肌两者间隙,于深面找到膝降动静脉及伴随的隐神经,随后沿着血管神经蒂向下分离并解剖膝降动脉的关节支、肌支及隐支。逐一结扎并切断关节支与肌支。以隐动静脉血管以及神经为蒂。依照皮瓣设计划线,切开皮瓣远端和轴线两侧约0.5cm皮肤,并分别在真皮下向两侧游离,使蒂部保留宽约1cm的皮条和宽约3cm的皮下筋膜蒂,将大隐静脉切断并结扎,深筋膜下分离掀起皮瓣直至蒂部,然后,松止血带,彻底止血,注意观察患者皮瓣血运情况。最后,在创面皮瓣及旋转点周围适当放置3个引流条,供瓣区进行补充植皮。术后予以抗炎,抗凝,等对症治疗,48小时换药拔引流条,10-14天拆线,并佩戴弹力套,指导康复训练。

2 结 果

24例病例皮瓣完全成活,一期手术成功率在96%。其中1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后期行补充植皮,创面愈合。经过3个月到15个月随访,皮瓣外观良好,不臃肿,感觉灵敏,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满意。

2.1 典型病例1

患者男,48岁主因火焰烧伤全身多处住院,尤其以四肢烧伤严重,入院后予以左下肢切开减张,气管切开,抗休克,各种脏器保护支持对症治疗,经过多次切削痂植皮后,遗留膝关节开放伴有髌骨的坏死,再次经过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并行隐动脉顺行皮瓣修复。如图所示:

图1 术前创面髌骨外露关节腔开放

图2 术中扩创去坏死骨冲洗关节腔

图3 术中设计隐动脉皮瓣

图4 术中转移皮瓣

图5 术后6个月随诊伸直体位

图6 术后6个月屈膝,功能良好

2.2 典型病例2

患者女性58岁,主因车祸外伤致左下肢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组织损伤,经外院手术治疗后出现膝关节软组织坏死,并髌骨固定钢丝外露,来我院治疗。入院后行清创负压治疗,创面新鲜后并行隐动脉顺行皮瓣转移治疗,皮瓣一期成活,术后随访10个月病人行走正常,皮瓣外观良好,不臃肿。

3 讨 论

图1 行负压治疗后创面

图2 皮瓣切取转移术毕

图5 术后10个月正面观

图3 术中清创后皮瓣设计

图4 术后两周皮瓣成活

图6 侧面观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隐动脉解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隐动脉皮瓣带蒂移植修复膝关节组织的缺损的报道颇多[1]。该皮瓣的游离移植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该皮瓣之所以受大家青睐,其既满足了“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伤小”的移植原则,目前仍以隐动脉顺行皮瓣和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皮瓣为主[8],也有学者报道[9]较小创面用随意穿支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作者通过近4年25例,应用隐动脉顺行皮瓣转移修复膝部严重损伤患者的观察随访,认为此手术一期修复创面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较高,供瓣区损伤对肢体影响甚微,加之患者对该手术接受度较高,故该皮瓣是修复膝关节毁损性创面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隐动脉属于肌间型中小直接皮动脉[3],是膝降动脉的皮支,其出现率为90.2%[1]由股动脉在穿出收肌腱裂孔前发出,并在收肌结节上方行走于收肌管内,在深面沿缝匠肌下行,走形约0.5~2cm后分出隐支、关节支、肌支。沿途一并发出多条筋膜皮支,并沿缝匠肌前后缘浅出,以营养缝匠肌远段及其表面皮肤,而隐支则在穿出缝匠肌深面的内收肌板随隐神经一起下行,并有两条静脉与之伴行,营养小腿内侧上部约有10cm,小腿内侧下约有20cm范围的皮肤,并有隐神经伴行[4-6]。

隐动脉顺行皮瓣在修复膝关节毁损性创面的优点:1)皮瓣位置与受区毗邻,质地、厚薄与颜色十分相近,位置相对隐蔽,外形美观;2)隐动脉血管恒定,出现率高,且血管口径粗,其血供足以保证临床需要;3)血运丰富,血管蒂较长,切取面积较大,蒂部转移灵活容易;4)该动脉血管位置表浅,易于解剖,对下肢主干血管不造成损伤,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5)该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静脉回流安全可靠,术后的局部水肿及血管危象发生甚少[7];6)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其抗感染与愈合能力强,手术成功率高,因其包含隐神经移植皮瓣感觉良好;7)术后患者体位无须严格制动,减轻了身体及心里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皮瓣的缺点:该皮瓣一般在小腿内侧切取,供瓣区的面积常常受限,只适合中等大小面积的组织缺损的修复[8];供瓣区一同切取了大隐静脉和隐神经,术后造成下肢足部和小腿内侧相应区域的皮肤感觉功能丧失;供瓣区因为植皮修复,往往遗留瘢痕增生影响下肢的美观。

手术时的注意事项:术前最好用多普勒血管探测仪进行血管探测,根据其走形设计皮瓣的范围与大小,以防血管的变异,影响手术效果;为减轻皮瓣术后对膝关节活动的影响,设计皮皮瓣的旋转点最好在膝关节平面以下;切取皮瓣时在深筋膜下进行,蒂部血管位置较深,最好不必详解,以防损伤血管;本组患者均采用筋膜蒂保留1cm皮桥的明道转移方式,皮下筋膜蒂宽约3cm,以确保皮瓣的血供及回流。若采用皮下隧道转移,应防止筋膜蒂受压,影响血运。其中皮瓣部分坏死病例中因其皮瓣切取面积过大所致,故在皮瓣设计初应比创面面积稍大约20%左右,以便转移无张力缝合。

[1] 邵金许.应用隐动脉皮瓣修复胫前皮肤缺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95-3396.

[2] 巨积辉,金光哲,赵强,等.游离隐动脉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28(6):690-693.

[3] 钟世镇.肌间隙血管源游离皮瓣的解剖学[J].解剖学报,1982,13(1):230.

[4] 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第1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16-618.

[5] 张志华,陈存富,李岩,等.隐动脉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9):670-671.

[6] 丰波,路来金,刘志刚,等.隐动脉膝上皮支逆行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J].解剖与临床,2004,9(1):9-12.

[7] 夏成德,李晓亮,狄海萍,等.隐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深度烧伤创面九例[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4):271-272.

[8] 余斌,曹玉珏,李冬海,等.隐动脉皮瓣修复膝部严重损伤的治疗体会[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1):53-54.

[9] 李攀登,沈国良,张远贵,等.以随意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膝前区较小创面效果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17,33(6):381-383.

猜你喜欢
髌骨筋膜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二分髌骨患者合并髌骨骨折诊断治疗1例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