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文看古代文人的酒与宴饮

2018-02-28 07:34罗逍逍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柳永美酒宴会

“酒”向来是中国历朝历代文人所钟爱的意象,不论是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还是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失了酒的衬托,都要减三分韵味。酒之意象,除了自斟自饮,举杯邀月与两人对酌,山花烂漫的场景之外,也常见于多种宴会,初高中课本里有部分代表作品。依我看来,与酒密切相关的宴会大抵分为三类。

一、离别之宴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开篇即描写了送行宴会上的场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与琵琶女两个天涯沦落人相逢的背景,便是这样一场充满离别的伤感与不舍的践行宴。众人本想以丝竹助兴,借酒浇愁,不料情绪却更加低落。这番描写,与欧阳修《玉楼春》中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杜牧的“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有异曲同工之妙。三首诗正面描写人物神态,以“不成欢”“先惨咽”“笑不成”等极言离别之哀愁,读者情绪也随之被调动。《琵琶行》更是借助酒这一意象,借酒浇愁愁更愁,愈发显出不舍之深切。好在琵琶声响起后,主人与客人都未离去,反而“添酒回灯重开宴”,使读者的伤感渐渐淡去,被琵琶曲带入全诗的第一个高潮。

柳永的《雨霖铃》也描写了一场众人为自己送行的宴会。相比于白居易对于宾客群体的概括性描写,柳永将更多地笔墨留给了自己与心上人。离别时分,同样是面对美酒,柳永用“都门帐饮无绪”和“今宵酒醒何处”,写出了虽然眼下面对宴会的繁华,想到别离后回望来处却只见暮霭沉沉,烟波千里的孤寂,再无宴饮的兴致。况且此番一醉,只恐醒时只见风与月,不见眼前人。

恰恰是酒的存在,烘托了宴飲的气氛,也更加渲染出离别之人的苦闷忧愁。

二、文学之宴

古代文人向来有宴饮时赋诗填词以助兴的传统。如今,宴会上所成的许多诗歌都被人们淡忘,反而是名士为诗集所作的序言流传千古。课本中有《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以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三篇。

《兰亭集序》第一段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地点与众人集会的缘由——即修禊,在春秋两季临水祓除不详。这次众人所进行的流觞曲水的活动,可谓名士雅集,诗与酒本就是最好不过的搭档,如此结合,更添风雅。王羲之在文中写道:“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则是在文章末尾说明了本次宴会的游戏规则:“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所谓金谷酒数,说的是晋代石崇于金谷涧所建宴请宾客之处,赋诗不成,罚酒三斗。《滕王阁序》中的“梓泽”亦用此典故。今日所说罚酒三杯与此有关。

三篇序言都描写了自然之美景与宴会之欢愉,但主旨却不止于此。当浮华逐渐沉淀,留下的才是对于生命最朴素,最本质的思考。王羲之感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期望后人能对自己今日之情感产生共鸣。王勃所言“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与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均是感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这是从晋代至唐代乃至今日,每一代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位大家在酒酣兴尽后,不约而同的道出了生命的本质。“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文学之宴,何尝不是哲学之宴,人生之宴?

三、山水之宴

与前两种弥漫着伤感、悲凉的宴会不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的宴会,更多地充满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

在太守欧阳修山明水秀,与民同乐的宴会上,酒无疑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泉名酿泉,亭号醉翁,无不与酒有关。欧阳修在这样的场景下体会到的,既有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觥筹交错饮少辄醉的宴酣之乐,也有醉能同其乐而醒能述以文的与民同乐。乐的三重境界,都少不了酒的点缀。

同是被贬,白居易在听到琵琶女演奏的京都之声后泪湿青衫,欧阳修文中却不见谪迁之意。反而“乐亦无穷也”。究其原因,除了欧阳修自身乐观豁达外,滁州的美景,美酒与喜爱出游的滁州人民,也为这位太守在此的生活工作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林壑间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前陈的宴会,想来不过是欧阳修与民同乐的一个剪影罢了。

其实,中国文人的诗酒情怀远不止于此。正如苏轼所言——“诗酒趁年华”。《赤壁赋》中的“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归去来兮辞》中的“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乃至《将进酒》中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都是令今日的我们思之而神往的画面。

反观今日的酒桌文化,我更加渴望唤回这份千年前的风雅,亦想沉醉其中。

罗逍逍,河北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柳永美酒宴会
八方风味,美酒润佳肴
引领意大利菜味觉的美酒力量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柳七官人寻花问柳觅新词
宴会
江山如画美酒如歌
柳永的词
别客气
一个人的爱情
最好的美酒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