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能够很好地培养青少年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
一、对直观动作思维能力的影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实际上是孔子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我们仔细的品味就会从中得到很多启迪。我们认真学习和体会这堂课,就会发现对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产生积极地影响。
第一培养倾听能力。倾听就是用心地听取。倾听,要比我们平常的“听”更深一个层次,要求能听得见,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对听到的内容有所反应,能够进行欣赏、理解、辨别、提炼。倾听能力是指听者将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在脑中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孔子就是认真倾听的表率,他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四个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各言自己的人生理想,自己成为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在听了子路的理想后夫子“哂之”,在听了曾皙的理想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从孔子听后的反应和评价我们看出他听得准,理解快,有辨别,这种认真的倾听能力是绝大多数学生需要提高的。然而现在学生倾听能力有诸多缺陷,如不去倾听,假装倾听,充耳不闻,听而无痕。许多学生从来就不能耐下心来去听别人说话,他们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别人说话,他却在自干自的,充耳不闻。或是不等别人说话就迫不及待的抢话,老师讲课学生发言都与他无关,真可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行我素”了。
第二培养表达能力。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韩非说过:“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智”的解释是:“智,识词也。”17世纪,德国科学家莱布尼兹也曾说过:“语言是人心智的最好的镜子。”这都说明了语言(实指言语表达)与智力的密切关系。语言虽然不是思维的唯一载体,却可以肯定它是思维的主要物质载体,言语表达能力的强弱是智力高低的表现形式,故韩非所谓的“智者,微妙之言也”是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概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他们是当时的智者、贤者,可谓能言善辩之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强,他们的回答不仅充分表明了各自的理想抱负,而且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如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的对答表现出他治理国家的远大抱负,又表现了率直、张扬、莽撞的性格。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与子路相比,冉有的对答温和自抑,谦虚谨慎而又顾虑重重。赤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与冉有相比,公西华更加谦恭,真诚坦荡。
目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尽人意。回答问题或写作时抓不住重点,主题不明,语无伦次,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亟须提高。我们从孔子的这堂课中受到启发,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自我锻炼,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发展起来。我们决不可忽视后天的培养与锻炼,忽视后天的培养和自我锻炼,是不可能发展出满足社会交际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因此,要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就必须同发展智力水平结合起来,以获得互相促进的理想效果。
第三培养应对能力。在交际过程中,我们说话做事往往需要随机应变。即根据对方的说话内容和不断變化的场景,机敏的改变思维路线,调整说话内容与方式。孔子听了四个学生的回答后,就是采用了灵活的应对策略。在听了子路的回答后夫子“哂之”,一方面孔子赏识子路的远大抱负,另一方面孔子对子路表现出的张扬、莽撞与自负有批评之意。这里的批评不是直面的批评,而是委婉的批评,在众人面前,孔子没有刺伤子路的自尊心,给他留有余地,让他自我反省,分寸恰到好处。在听了冉有、公西华言其志之后,孔子没有发表意见,却私下向曾皙谈了自己的看法。孔子的这种做法对两人的理想有赞赏,同样也委婉指出两人的过分谦虚。孔子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应对方法,表现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诲人不倦,和蔼可亲,因材施教,兼容并蓄,鼓励个性,赏识学生的非凡的才华。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二、对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影响
《论语》虽是一部语录体,但并不全是说教式的平铺直叙,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与曾皙的一段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是《论语》中最富于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通过对人物语言及动作神态的记录,生动地表现了孔子与其弟子不同的个性风采,如孔子循循善诱、和蔼亲切的师长风度,曾皙的淡泊洒脱,超然脱俗,都给人以很深刻的印象。曾皙的这段话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抒写了一种投身于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流露出一种高雅的性情,一种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曾皙在这句话表示了仁来治理的理想之国。在这里可以知道曾皙是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的人物。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曾皙的“莫春咏归”画面,这样就能很好的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自由发挥,对这一场景尽情艺术的再创作,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影响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孔子是位逻辑性极强的老师,对于子路概念极其模糊的问题进行了细化: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呢还是北方的强,或者是你所认为的纯粹强的概念?孔子位于中原,他所谓的南方应该是指吴越荆楚之地,北方应该指燕赵或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活动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的环境对当地人民的性格、价值取向都会有很深刻的影响。故而南方的强和北方的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生存空间和生存压力不同,对强的理解也自然不同。
先讲南方的强。南方之强有两个内容:一是宽柔以教。宽是宽容、宽怀,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大度;柔是柔和、柔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与人为善、和气生财。用宽柔来对待别人,用宽柔来教化身边的人,这就是宽柔以教。二是不报无道。对于无道的人或事,不采取报复行为。不报无道是对宽柔以教的深入实践。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遇到各种无道,比如做事没有规矩、随意侵害他人利益等等,碰到这种人或事,如果采用报复的行为,那么你自己也成为无道之人了,同时失去了使无道归于有道的机会。因此,不报无道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含而化之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一个“化”字。化敌为友,为我所用,对立的双方最后不再对立了,融为一体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同化强于消灭。同化是南方之强,消灭是北方之强。孔子认为,南方之强应是君子拥有的品格,是他极力推崇的。
接着讲北方之强。以兵器﹑甲胄为卧席,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击敌人,就是死了也不放弃,那是北方之强,是争强好胜的人拥有的品质。这一段描述绘声绘色,也略显揶揄,顯然孔子是很不认同“衽金革”这样的强的。人总是有张有弛,如果一直像弓拉开一样张着,既不可持续,对自身也是伤害。有很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时时刻刻在提防,随时准备出击,结果活得很累。所以与南方之强相比,北方之强就显得刚而不强。
在比对了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后,孔子对强做了最后的总结陈词。他认为君子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才能真正称得上强:一是和而不流。和是指虽然有所不同却能够很好地融合、没有发生对立的状态。和而不流是和的最高境界,这既是一种鲜明的人生态度,更是难得的处世智慧。因此只有心神强健手段高明的人才能做到,这样的人自然是强者。二是中立而不倚。这里的重点是不倚,即不去主动倚仗某种势力、找靠山,保持自己独立的格局。这里的中立不仅仅是在各种势力之间保持中立的意思,更有保持中的立场、中的价值观。在中庸开篇就讲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是自然规律的原点。中立其实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立场。不倚只是不会为眼前的利益所驱使放弃“中立”而趋炎附势。而第三条和第四条则是针对个体与国家天下之间的关系了,国有道和无道两种情况下,强者的个体应该如何处世。国有道当然是指国家政治清明,在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前行的时候,强者就应该是顺势而为,不要为了体现自己的强大而去做阻挡社会进步发展的事情,相反应该促进国家进步。但是当国家政治处于黑暗的时期,这至死不变四个字可谓是铮铮铁骨。在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的基础上,有能力的去改变大局,无能力的洁身自好。历史上这种至死不变的强者可谓灿若星河,古有文天祥,今有瞿秋白,他们的气节至今还被人传颂。
这样孔子就把强者的概念讲得非常通透了,我们也领悟到了孔子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读此文,我们会为孔子严密的逻辑性所折服。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语言的逻辑性增强,使论述的道理更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在这里,孔子认为人的学识,道德修养,管理天下的才能,不是一下子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要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学到逻辑推理的妙用。通过说理把如何成为君子的方法说得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要人们按照“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顺序去自觉地修身,终究会获得圆满的人生。从经典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人对于事物的逻辑是有着很深的研究,并达到了非常熟练运用的程度,这一点仍然非常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认真学习。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体现了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要求,在观察、分析任何事物的时候,必须首先把对象分析为两个部分,找出事物的对立方面,认识它们同和异的矛盾关系,才能够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在阅读《论语》的时候,最突出的感觉是孔子很善于分析事物。他几乎把任何事物都不看作混沌一体,而是尽力找出它们的对立面,从分析对立面的矛盾关系中把握事物。
例如在谈到“学”的时候,他把“思”作为对立物,因为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接受新事物的过程,既需要外部的行为感知,又需要头脑的积极接受。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学”和“思”是相辅相成的,是同等重要的。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只有将学习和思考两者兼顾,才能悟出真理。读书是为了让人能够明辨是非,但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地全盘吸收,还必须用心思考所学的道理是否合乎常理。孔子的这句名言包含着辩证法的智慧,启迪我们开放思维,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人生,学习社会,并能够运用全部的人生经验,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新鲜思路。事实上,人天生就具备了灵敏的智慧,只不过受到外物所迷惑而封闭了。读书正是要启发这种智慧,使人扫除一切外来的诱惑。这就加深了我们对学习这一事物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进行学习。
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当他们面对新问题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思维能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在中小学加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张普兴,山东寿光现代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