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许鸽
(郏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郏县 467100)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和工作强度大引起的压力过大,脑梗死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并出现年轻化现象[1]。急性脑梗死更是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且本病易留下瘫痪、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采用通腑祛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郏县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4~76岁,平均(64.24±6.02)岁;病程2~16 d,平均(7.54±6.71) d。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4~75岁,平均(64.06±5.97)岁;病程1~15 d,平均(7.81±6.93)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①经MRI检查诊断为初次发病;②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④正确认识本次研究,依从性良好者。
①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③有精神性疾病者;④中途主动要求退出者;⑤脑肿瘤及各种颅脑术后造成的偏瘫患者;⑥入院前残疾,对神经功能评分造成影响者。
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康复训练及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由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30133,规格5 mL:10 mg) 30 mg加入90 g/L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肺祛痰方,药物组成:党参30 g,薏苡仁30 g,红花20 g,桃仁20 g,白术25 g,枳实15 g,芒硝15 g,黄岑15 g,茯苓15 g,大黄15 g,竹茹10 g,陈皮10 g,炙甘草10 g,炒麦芽10 g。 1剂/d,水煎,分2次温服。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测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神经功能按照NIHS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从水平凝视、步行能力、言语、面瘫、手部肌力等8个方面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活动功能根据FMA评分判定,FMA评分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4]。
按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相关标准。基本痊愈:功能障碍消失,NIHSS评分降低≥90%。显著进步:功能障碍基本消失,NIHSS评分降低≥45%~<90%。进步:功能障碍有所缓解,NIHSS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障碍无变化,NIHSS评分降低<18%。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0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肢体活动能力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脑梗死指脑部因各种因素影响造成血液供应障碍,损害局部脑组织,引起脑组织缺氧性坏死,常见类型有腔隙性梗死、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大部分脑梗死患者会致残,丧失工作甚至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他人的帮助,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主要以抗血小板、脑保护、急性期脱水为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将脑梗死称为中风,主要症状为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侧身麻木、突然昏倒等[5]。中医学认为:中风是由于人体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生成致病因素上犯于脑,导致神不导气、窍闭神匿,治疗应以调理脏腑为基础,活血化瘀,调理髓海,祛风除湿[6]。通腑祛痰汤方中陈皮性辛味苦,归肺、脾经,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竹茹性微寒味甘,除烦止呕,清热化痰;党参性平、味甘,益气生津补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薏苡仁性凉味甘,健脾止泻,解毒散结;炒麦芽健脾开胃,行气消食;炙甘草镇咳止痰;大黄性寒味苦,逐瘀通经,泻热通肠;芒硝性寒味咸,清火消肿,润燥软坚;枳实性辛味苦,归脾、胃、大肠经,化痰除痞,消积导滞;黄芩性寒味苦,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桃仁性平味甘,止咳平喘,活血祛瘀;红花性温味辛,散瘀止痛,活血通经[7]。诸药合用,共奏化瘀通络、通肺泻热之效[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及肢体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此表明:通腑祛痰汤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活动能力恢复。临床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预防各种感染;患者若出现发热症状,应给予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患者若出现消化道出血,应采用保护胃黏膜和制酸止血相关治疗,以增强治疗效果[9]。综上所述,通腑祛痰汤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活动能力恢复,在临床中有优势。
[1]李婷婷,张兆辉.急性脑梗死后心电图异常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24(2):110-113.
[2]黄金君,龙健中,吴锦英,等.尿激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24(2):130-132.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1(7):559.
[4]严兴亚,吕鸿燕,李凤,等.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中医证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8):991-993.
[5]张元明,邹忆怀,耿昌,等.化痰通腑法对急性脑梗死病人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6):654-656.
[6]丁国美,吕洋辉.通梗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2):251-252.
[7]丁国美,吕洋辉.通梗汤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2):251-252.
[8]李泽钊,洪震,芮汉臣,等.小续命汤辅助治疗大面积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4):679-681.
[9]孟祥杰.自拟开窍通腑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2):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