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魏光明
【摘 要】学生个体或小组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与尝试探究,并借助具体的、可视的载体,展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的方法、展开的思维和获得的成果,让学习被老师、同伴和自己看见,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教授别人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样态。学生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推进线索。学生因展而学,借展促思,主体参与,深度卷入;教师依展施教,以展评学,适度介入,巧妙干预,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创新思维等素养。
【关键词】因展而学;学习方式;依展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2-0066-03
【作者简介】1.王娟,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南京,210017)副校长,一级教师;2.魏光明,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南京,210017)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建于1934年,距今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借鉴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最新成果,提出“让学习看得见”的教学主张,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2014年,学校提出“展学,让学习看得见”的学校教学主张。2017年下半年,提炼出展学“1+3”的框架,使得“让学习看得见”的教学主张更加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操作。这里的“1”是指一个内核,即让学习看得见;“3”是指三个维度,即展示学情,让问题看得见;展示过程,让思维看得见;展示成果,让进步看得见。
一、什么是展学?看见了什么?
顾名思义,展学就是将展示问题、思维和成果作为方法和策略,从而让学习看得见的一种学习形式、学习样态。学生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推进线索。
我们理解的展学是专业化的自觉展学,展示的目标精准、清晰,与“作为目标的学习”清晰连接;展示的成果在目标中有预设,通常不会缺席,教师会主动寻找;展示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手握“寻获学习”的地图,在独立或小组合作探究、同伴讨论、小心求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获得结论是有联系的、结构化的。
在这种专业化自觉的展学中,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首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看见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因素,“看到”并了解每一次学习的目标,“看到”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看到”并想到自己要用的學习方式、采用的学习策略、行走的学习路径;“看到”自己能够利用的资源、得到的支持、可能获得的包容;“看到”并评估自己学到的成果、获得的进步、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等,同时,教师要能看见学生学习进程的推进和细微的变化,看见并辨析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显著作用的因素”,看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在什么环节发生;看到学生的困难、困惑以及我们可以提供的“脚手架”;看到学习氛围轻松与否、学习进程推进顺利与否、学习成果正确与否这些背后的根源,进而调整教学目标,重建评判标准,改进教学设计,促使学习真正发生,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学习,实现共同的、特定的、有挑战性的目标。
二、为什么要展学?
1.有利于增加见识。
人们常说见多识广。在当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与教师同步或者先于教师获得相关信息,了解有关知识,学会某种技能。让学生个体或者小组充分展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打开学生的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说,展学有利于弥补教师作为单一信息源造成的不足。
2.有利于增强自信。
自我表现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推动世界进步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加强烈、更加外露。正确对待、科学保护、巧妙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能有效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到的方法、取得的成果,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自主学习。
3.有利于加深体验。
采用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的方法进行学习,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提倡的展学,实际上是学生个体或小组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与尝试探究,是基于先前自学或者探究基础之上的“教授别人”。这样一种学生主体参与、深度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必然深度卷入学习过程,获得完整的知识,效果自然更佳。
4.有利于学习可视。
人的学习是在大脑中进行的,像在一个黑箱中,无法直接看见。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同伴或自己的行为,揣摩同伴或自己的表达,分析同伴或自己的作品,尤其是思路清晰的展示,将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外化,让同伴在模仿、借鉴和迁移中学习,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让教师及时、真实、全面地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程。
三、展学的内容是什么?
1.展示真实的学情。
鼓励、启发、指导学生个体或者学习小组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主动地展示问题。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梳理、分析遇到的问题,了解自己、同伴和小组的学习起点和现状,优先展示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多数学生希望了解的问题,其他问题则在教学中适时展示或课后研讨。
2.展示探究的过程。
启发、引导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和思维工具全面分析问题,尝试采用常用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知识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获得包含符号概念、思维方式、方法策略、逻辑关系、情感态度、价值信念的完整性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素养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尊重但不轻易接受甚至敢于质疑他人的观点、课本的结论,并小心求证,追根究底,在对各种信息或证据进行识别、比较和判断的基础上,基于证据多角度进行思考,整合与重构合理结论或生成有效解决方案,增强自我监控、自我修正、自我调整的意识。
3.展示获得的成果。
我们所理解的成果,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变化的关于认知的、情感的、态度的一切收获。学生一方面展示教师期盼出现的正确结论,包括大众共识、规范表达、新的发现、精彩观点、奇思妙想;另一方面也展示多数教师内心不愿意看见甚至刻意遮掩、隐瞒的失败体验,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产生的规范缺失、困惑迷思、片面观点,甚至是错误理解,这些成果可以是语言成果,比如口头描述的操作流程;也可以是物化成果,比如手工制作的精美作品。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积极、适度、巧妙地介入,依据知识内在逻辑和儿童认知逻辑,通过问题启发、侧面点拨、补充说明、正确示范,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核心、内容的本质、科学的方法以及普遍的联系,引领和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感知,形成科学认知,获得有联系的、结构化的成果。如果说学生展示的成果是一颗颗珍珠,那么教师引领就是将珍珠串成项链的线,这根线将学生获得的具体、个别、碎片的认识上升为抽象、普遍、联系的认识,形成纵横交错又高度分化的知识体系。
四、用什么来实施展学?
借助具体的、有形的载体展示问题、思维和成果,可以让学习看得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以学习单为例简要说明,学习单主要有预习单(或整理单)、活动单和个性化作业单。
1.预习单或整理单,主要展示学生的问题与已有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利用预习单记录感兴趣的或者感到困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梳理、分类、汇总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真实学情,再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二次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的现实起点和教学的重难点。
2.活動单主要展示学生探究的过程与发现的结论。
在语文、科学、数学等学科教学中,教师聚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困惑点,提出活动要求,提供探究材料,提示探究步骤,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个体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并记录探究的方法与过程、获得的数据与结论。
3.个性化作业单则展示学习的成果与后续的反馈。
目前,我们针对学生易混、易错的内容设计练习,并提出分层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自主选择。这样做旨在尊重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几年,我们试图尝试一人一单,但工作量太大,难以操作,难以大面积推开。所以,采取一类一单或一层一单的做法。此外,学生还借助思维导图、知识树、结构图、小老师示范、现场创作等进行展示,使得他们在看得见的过程中发展表达、交往、合作、沟通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让核心素养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五、展学有哪些层级?
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发现学生通常是由不会展示到学会展示,由自发展示到自觉展示,由单一展示到多元展示,由个案展示到综合展示。目前,我们的课堂中一般有三个层级的展示:
一度展示,是基于原生态课堂的、碎片化的,体现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展示。比如,美术课中展示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理解首次创作的作品;英语或者语文课中,展示根据学生个人理解进行的第一次朗读。
二度展示,是基于教师点评、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体现比较完善的学习过程、方法与成果的展示。比如,美术课中展示经过同伴评价、教师指点并二次完善后的作品;英语课中展示经过教师评点、同伴提醒、自己揣摩后的第二次朗读。
三度展示,是指向更高质量、深度合作的展示,是基于综合应用,体现前后关联,甚至跨学科应用的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展示。比如,美术课中展示融合多个个体或小组创意而综合创作的作品;英语课中展示学生根据对教学内容理解进行的创意展演,或者是延伸到课后表演课本剧;音乐课中展示不同特长的学生相互协作,采用乐器、演唱、舞蹈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一次演出。三度展示,实际上是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与重构,形成新的观点或成果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在由低级到高级的展示中,学生也由简单地、静态地展示信息和知识,到动态地展示技能和方法,再到完整地展示个体的能力和素养、小组的协商和对话,从而看见自己和同伴的进步,看见小组和班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