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
摘 要 一直以来,家校通因为收费问题争议不断,已日趋成为社会的热点议题。一些地方为了避免矛盾,交由学校自行处理,可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有甚于前。针对这一矛盾,南通市教育技术中心推出基于微信企业号架构的慧学南通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家校沟通模式。
关键词 微信;慧学南通;家校沟通;APP;智慧校园;微课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1-0020-03
1 家校沟通方式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传播媒介发生重大变革,家校沟通方式也经历了从传统方式到现代方式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这种演变极大地丰富了家校沟通方式。
传统方式
1)书面方式,主要是便条、书面通知、调查问卷、家校联系簿等。这种形式比较灵活,留有痕迹,适合重要信息的传达,但存在反馈不甚及时的情况,甚至出现学生进行冒名顶替的现象。
2)家长会。这是最为传统和最为普遍的一种沟通形式,可以全面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周期长、信息滞后。
3)家访。这是传统且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对解决个别特殊问题有着独特作用,但花费时间和精力相当多。现阶段,教师工作压力大、时间分配不够等现实因素,使得这一方式较少使用。
4)家长学校。一般结合家长会召开,能依据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具有相当效果。但这种方式是普及性的,时间相对有限,不能针对个体开展沟通和交流。
现代方式
1)电话联系。这是使用频率较高、效果明显的家校沟通手段,用于解决一般性的个体特殊矛盾,常作电话家访用。这种方式比较及时,但通话时长一般以小时计,因涉及电话费用问题,很可能会影响使用。
2)短信联系。这是电话联系的补充,能一次性通知所有家长,有效解决信息多次、重复传送的问题;但由于短信群发控制机制,群发信息会有大量延迟,不排除个别信息延误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同时,短信方式无法确认或证明接收人是否阅读信息。
互联网+方式
1)APP软件。APP软件属自主开发软件,能实现个性化互动家校沟通,各种软件良莠不齐,存在开发周期长、升级维护成本大的问题。大多数免费软件功能不全,而几大运营商的APP软件常与手机业务、宽带业务进行捆绑,大多还收费。
2)QQ群、微信群。这是免费的大众化沟通平台,使用人群最广泛,沟通实时,反馈及时。但较大的问题是,这是社交平台,教师发送的信息往往淹没在一大堆家长的点赞或跟帖中,一些重要的信息可能会遗漏。
3)基于微信企业号的应用。“慧学南通·家校沟通助手”(以下简称家校沟通助手)就是基于微信企业号开发的,系统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免开发、免注册,直接关注就可使用,对运营商、电信业务等无要求,是新一代理想的家校沟通方式。
2 “慧学南通·家校沟通助手”新方式的构建
南通市基于微信企业号打造了慧学南通公共服务平台,为南通广大家庭提供在线学习、在线阅读、在线交流的功能,平台提供的家校沟通助手功能强大,使用便捷,有效解决了家校沟通问题。
为什么选用微信
1)技术条件成熟。智能机的普及使得基于微信的家校沟通方式成为现实。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数据显示,南通市城乡非智能机保有量已降至10%以下,而且随着运营商不再渠道销售非智能机,其比例还将不断下探。从试点学校数据中可以看出,城市学校99%、城乡学校96%、乡镇学校92%的家长使用了慧学南通微信公共服务平台,而没有关注的人群中原因多样,仅有少数是因为没有智能手机的缘故。
2)市场的选择。微信成为当下人们生活最亲密的一部分。比微信早出四年,曾经拥有五亿用户的飞信,不能不说是个好产品,微信当时也仅是其“山寨”产品,“其实如果飞信在那个时候好好做,我想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微信什么事了。但是你懂的,那是一帮想躺着赚钱的家伙”[1]。飞信总是试图屏蔽其他运营商,逼迫用户换手机、换业务,而这种思维依旧存在,是目前家校沟通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企鹅智酷公布的最新的2017微信用戶研究报告,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8.89亿,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一小时[2]。
人们有什么理由放弃这个经市场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最实用的微信呢?
3)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进步到“互联网+”时代,家校沟通也必须有“互联网+”思维,要积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家校沟通进行深度融合,而不是固守、诱导甚至绑架用户使用“短信”等;再加上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反腐倡廉”业已成为新常态,教育乱收费更是重点整治对象,利用家校沟通进行收费或是变相收费理应杜绝,义务教育、均衡教育、公益教育日益成为社会主旋律,免费的微信也就成为家校沟通的最好载体之一。
为什么选用微信企业号 微信提供了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供选择,但从家校沟通的频繁性、实时性、私密性而言,经过试用比较(表1),“慧学南通·家校沟通助手”选用了微信企业号。
为什么不用APP 本文所指APP特指除微信、QQ以外的手机APP,以便与微信、QQ进行对比,而不是将微信等排除在APP之外。众所周知,用户必须打开应用才能收获消息,APP客户端虽然能提供符合自己审美的进入页面,但存在自主开发周期长、升级维护成本大、对手机挑剔等问题,直接制约其应用。
1)APP活跃度不高。在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仅有25%的APP坚持更新版本,其中活跃型应用数量占比仅为6%[3]。
报告还指出,各APP活跃用户占比,微信最高,达88.21%;endprint
QQ其次,为69.8%;第三名开始,活跃用户占比在35%以下,没有一个家校应用活跃用户占比超10%[3]。这个数据表明,80%以上的微信用户乐意收获其信息,不到10%的家校APP用户正常使用APP。
2)APP维护成本高。自主开发的APP存在开发周期长的特点,开发后会要求不断升级,应用维护成本巨大,存在后續服务问题,极易造成应用的瘫痪。
3)APP对手机挑剔。自主开发的APP大多对操作系统有要求,一定程度上逼迫用户更换手机。另一方面,一些家校沟通APP试图构建独立的生态圈,排斥主流电信运营商,进行“垄断性”的捆绑,只能使用指定手机,引发极大的社会反响。
此外,很多安卓用户还有一个最大的困扰在于手机容量“不够用”,需要不断卸载APP,活跃度不高的APP自然首当其冲被卸载。
3 “慧学南通·家校沟通助手”主要特点与功能
主要特点
1)家校沟通助手实现有效通畅的家校沟通。基于微信企业号的家校沟通助手,建立在微信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基础上,用户群大、活跃度高,对手机要求不高,只要有微信就能使用,升级维护有保障,发送消息次数不限,交流沟通实时、通畅,不会出现因一般短信群发管控而存在的延迟。
2)家校沟通助手实现公益免费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助手基于微信企业号开展应用,其功能本身是无须增加额外费用的。特别是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已将无线覆盖列为建设重点,各家庭也基本实现Wi-Fi覆盖,对于家长而言,无任何额外费用。推出的家校沟通助手不捆绑任何运营商商业业务,也不推送商业广告,实现全免费、不捆绑、无广告。
3)家校沟通助手实现安全可控的家校沟通。基于微信企业号的家校沟通助手使用通信录做权限控制,非通信录成员无法关注使用,确保沟通的私密性和可控性;使用自有数据服务器对核心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核心系统数据安全;微信圈、QQ群可以自由组圈、组群,但在家校沟通助手中,该权限给予管理员,只有得到许可,才可进行组圈、组群,同时,发言也可进行审核。家校沟通助手还有一个功用——不给淹没,以前的通知还能找得到。
主要功能 家校沟通助手主要设置有校园发布、校园服务、班级服务和家校圈四大功能模块,并与慧学南通公共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学习、交流、阅读一体化。
校园发布 如图1所示,校园发布主要功能是发布学校动态、校园新闻等,其功用类似于学校门户网站,其内核可与学校原有微信服务号、订阅号打通。本模块可设置对外开放,也就是任何人可以关注学校企业号,但他们的权限仅是看到校园发布这一栏目。校园发布还可以进行定制,实现个性化,对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带来便利。
班级服务 班级服务仅限于通信录成员使用,非班级成员不能使用,实现安全的班级与家庭之间的实时沟通。班级服务常见通知、作业、成绩模块,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1)发送对象随意化。可以实现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发送信息,即可以面向全体用户群发消息,具有易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适宜信息的快速传达;也可以实现私密信息的沟通,有利于保护隐私,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送,避免不必要的消息骚扰。
2)发送内容多样化。慧学南通可同时发送文字、图片、录音等,也可选择其中之一发送,实现视觉与听觉、静态与动态的全方面融合,让沟通更直观、更立体。与此同时,对于非智能机用户还可实现智能化短信发送。
3)接收沟通交互化。慧学南通提供的家校沟通功能,实现信息的交互,发送者即可以实时了解家长、学生阅读信息情况,也可以实时回复等,避免以往短信发送无实时反馈的缺憾。
4)再次提醒一键化。对于没有阅读(接收)信息的家长,系统设置了便捷的一键提醒功能,只要按下一键提醒,没有阅读的家长会再次收到阅读提醒。
校园服务 如图2所示,校园服务模块提供了请假、投票、调研等模块,为目标用户提供请假功能,使得学生的请假更便捷、更直观;投票、调研功能为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学校民主管理提供了便捷工具。
家校圈 如图3所示,家校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空间,为学校、班级、个人提供了展示平台。一方面,家校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各种微课资源、电子图书、名师公益课堂等都能实时传送到学生空间,真正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目标;另一方面,家校圈提供了展示平台,学生作品、军训风采、活动剪影等能得到展示。
参考文献
[1]曾经有个非常火的软件叫飞信,后来它是怎么死的你还记得吗?[EB/OL].[2016-03-0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22c260102wc29.html.
[2]微信2017用户研究和商业机会洞察[EB/OL].http://tech.qq.com/a/20170424/004233.htm#p=1.
[3]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www.iimedia.cn/46539.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