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东健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江苏 启东)
生活是一个平台,让学生实践和提升自我,它也是一种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构建生活化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方案,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并不断促进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日常生活为依据,对高中生物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把模糊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学心理。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也会让学生学习生物的氛围变得格外轻松。
首先,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它是很多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学科,比如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在当代的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中,它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而且影响广泛和深远。
其次,在新的高考方案中,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而所选择的科目都和报考专业有关,因此,生物与其他的学科地位相同。课时数也随之变化,使生物这门学科产生新变化,应加强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加强培养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单方面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而高中的生物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课程来辅助理论教学,在课堂中只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一上课教师就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学,有些知识点缺乏实验的配合,结果大量的学习时间被浪费了,学生无法在实践中进行直观的理解。许多学校都会将大部分的实验课程安排成理论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难带入到生活中进行应用。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生物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但是高中的生物课程中存在很多抽象的内容,如果教师不能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有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将生物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利用生活的例子来解释,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高中学生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这些经验运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把生物带入生活中。例如,在进行遗传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一张父母的照片。当教师在讲到遗传学时,学生可以将父母的照片和自己进行比对,观察自己与父母在哪些方面比较相似,又在哪些地方的长相有很大的不同,将这些信息推进到显性遗传和隐形遗传的概念上,通过比较自己更像父亲还是更像母亲,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还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开开心心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学习生物有许多抽象知识,有时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不能仅仅只注重在课堂上讲述纯理论知识,要将生物学以灵活、生动、具体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实地教学,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在实地教学中不仅能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学会学以致用。
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生物学知识理论中,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和阅历,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高中生物的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杜绝仅仅为考试而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生物要点内容,为学生建立一个贴近日常生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生物课堂,这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的责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