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丽
(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江苏 扬州)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由电脑课和微机课程转变而来,因此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依然还保留着原有电脑课与微机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灌输,但是信息技术考验的就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往往不高,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素质。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制度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估手段大多为纸面理论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力度并不够,因此学生大多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知识点,而不是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信息技术课本上所讲述的内容,学生操作能力低下。因此教师要完善现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估制度,降低知识点的考核比例,提高对于学生动手能力考验的比重。
例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每一节信息技术课上拿出二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考核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这个考验不是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是重点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动手应用能力。并且教师要让每节课的信息技术考核占有一定的期末分数比例,让学生能够真正重视起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应用,进而在每一节课的实践应用操作考核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深度,最终提高整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让初中学生互相检验动手操作的成果,激发起学生之间的攀比心,使得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督促,最后共同提高对信息技术动手操作的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要从技术层面对学生进行相应技术的教学,还要从信息文化方面对学生实施文化教学,让学生能够认同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学生在不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就会逐渐磨炼自身的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并且现如今仅仅初中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对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远远不够,因此校园网对于增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而随着校园网的逐渐普及,学生能够利用校园网解决更多的学习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利用校园网的信息技术操作作业,这些作业并不是专门使用信息技术的作业,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些别的学科或者生活中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的信息化平台与学生进行日常的技术应用上的交流,学生可以在遇到信息技术的难题时,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来询问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养成使用信息化网络的习惯,让整个初中学校都能够处于这种信息化的校园文化之中,初中学生才可以在文化的感染下不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最后增强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除了建设科学的信息技术监督制度以及构建初中信息化校园文化,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从重视理论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课堂,从而能够自行动手进行信息技术的相应实践,提高初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让初中学生深入地掌握初中信息技术要点并且培养出强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时布置一些小组合作动手学习的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地互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能够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又能稳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操作能力。教师也可以在布置一些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之后让学生进行现场上台演示,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来播放学生解决信息技术相关问题的过程。根据调查显示,学生的讲解要比教师的讲解效率高得多。而且教师在上台学习讲解完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与表扬,减少初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抵触心理,增强其对信息技术动手操作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为其他学生做出表率,潜移默化中刺激其他学生的热情,最终实现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也要让学生重视起来,尤其是关于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校通过构建校园信息技术文化以及多种教学手段来不断刺激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操作中,进而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