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生
(江苏省启东市折桂中学,江苏 启东)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的精力在语、数、英三门课的教学上,从而忽视了地理的教学,使得许多地理教师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水平严重下降。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地理课程被重视起来,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师及时地掌握,进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是现阶段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大量调查,我们对该种教学方式进行定义:是由教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或者特定的主题作为教学中心,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我研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对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完成教师所下发的任务,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这便是“自主探究式教学”。而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将此种教学方法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以某种特定地理主题或者问题作为中心,让学生以自我探究的方式进行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以及对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1)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极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该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生态度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端正对待知识的态度,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够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提不起学生对新知识获取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而运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仅仅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的气氛能够充分被调动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自主研讨,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其知识薄弱点并加以讲解,同时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地理知识充分进行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3)推进了地理课程的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改革,目前看来,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但是在某些地区,灌输式教学方法还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学生的地理成绩也不好,对地理素养的培养并不重视。“自主探究式”教学手段与现阶段我国推行的课程改革是相匹配的,其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该种方式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由此看来,“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相关地理课程的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大多数采用直接灌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灌输,对教学中的重点进行多次的强调,使得学生十分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老师仅仅起引导作用,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所以,初中的地理老师要对问题的选择进行充分的考虑,通过不同层面的问题设定来引导学生对不同方向的探讨,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学习的热情的教育才能算得上高水平的教育。这便要求相关的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黄土高原这一地理环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黄土高原》这一曲目,来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知,了解其风俗人情、环境特征等等,创设性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学的质量。
虽然该种教学方式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仍要与学生做到实时的沟通,对其研究的方向进行合适的引导,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内进行巡视,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做好良好的沟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不断提升,对于教育的不断重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式”教学已经应运而生,该种方法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将教学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的自主探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