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治理的启示

2018-02-27 00:52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界经济带

张 钰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平等相处,荣辱与共,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有效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有益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一直是哲学所关注的话题,备受哲学家的重视。美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言:“人们的生活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必然要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自从哲学诞生之日起,这一事实就引起了人们无尽的思考[1]。”马克思也不例外,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但在他的经典著作中深度探讨了环境及环境问题,蕴含着诸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以及化解人地冲突的根本路径等丰富的生态思想,成为可供不断发掘的思想智库。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

长期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人类是整个社会的中心,而自然则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仅仅具有工具价值,所以一直强调征服或改造自然为人类所需。生态中心主义则认为自然界的生物主体也有其内在价值,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反对人类盲目征服自然,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理想追求。从中不难看出,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其实是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把人和自然看成了毫无联系的孤立存在物,是一种典型的机械二元论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彻底纠正了这种人与自然认识上的二元对立论,重新审视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与人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的生命体,彼此依赖互生,人类已经融入到了大自然当中,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384此外,人与自然密不可分还表现在自然界直接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的人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表现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住所等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以物质的形态向人类呈现自身的价值。自然界丰富的物质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物质载体,也正是基于此,马克思主张善待自然,视其为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又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那么是什么将人与自然密切联系在一起呢?恩格斯认为,是劳动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4]295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料,但这种物质资料是以最为原始的形态呈现,不是说天然就能为人类提供其价值,人类想要在自然界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所需,就必须借助于劳动,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才使自然界的价值得以实现。足见是劳动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得以在人类面前实现,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最为原初的材料,靠人的劳动最终成为财富。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在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归还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物质变换”的概念。李比希的“归还定律”认为,在农业中要把从土地中获得的东西归还给土地,否则就会使土地肥力下降,影响产量。马克思则把物质变换从单纯农业领域的新陈代谢引申到自然、社会经济领域,认为不论在哪个领域都存在这种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从而形成了他的物质变换思想。马克思是从自然界内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来阐述他的物质变换思想,着重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变换的思想。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374-375也就是说,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依赖于自然界,而自然界也因为人类的活动而独具魅力,故而人类与自然界互生共栖,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已经统一在一起,人与自然被定格在了共同的话语体系中,平等相处,人不能超越自然的限度,自然也不能游离于人之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构筑了和谐共生的生态共同体。 既然人与自然有如此密切的契合度,二者在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中又是借助于哪一种媒介呢?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将人类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人类与动物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人类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创造工具,向自然界汲取财富,劳动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也正是基于此,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便是以劳动为纽带,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体现在具体的劳动实践过程中、诚如马克思所言:“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5]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物质转换还表现在能量的转换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上。马克思认为既然自然界中动植物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功能,能够实现物质能量的相互转换来维持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那么人与自然完全可以进行能量的转换。人类将自己的排泄物释放于自然界,通过自然界的分解、吸收,重新变为自然界的生命元素,然后通过人类的劳动再次变为人类的必需之物,这即是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延拓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马克思认为,废弃物并非无用还可以进行再次回收利用,“我们指的是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6]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循环利用又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自然界固有的内在价值,人类就要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技能使自然界内在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如此方能展现自然界最耀眼的光环。

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的生态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的生态资源禀赋并不优越,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由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导致该区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且无法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使得该区域业已突显的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前景不容乐观,其主要的生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各方面。

(一)水土流失严重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西北地区尤为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方式有密切关系。人们滥伐森林,肆意破坏植被,使其失去了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作用,地表土壤疏松易于被风沙侵蚀进而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此外,西北干旱少雨,一旦季风来临就会骤降暴雨,降雨持续时间短而来势凶猛,地表土壤很容易受到雨水强烈冲刷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地表土壤肥力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水土流失地带植被一旦惨遭破坏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致使生态环境愈加恶化,更重要的是大量泥沙带入河流,加重了中下游河床的淤积进而产生巨大隐患。

(二)植被破坏严重

古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植被完好,气候温和,水草丰盛,是理想的聚居之所。匈奴、月氏、吐谷浑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唐代还有“天下富饶者莫若陇右”的美称,迨至明清时期这里的生态已经严重退化。不断激增的人口已严重超过了生态的自然承载力,为了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盲目毁林造田,许多山顶陡坡被辟为耕地,诸如滥伐林木,肆意铲挖草场,挖山开矿的现象屡禁不止,人类的不义之举使大面积林木、草地消失,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面积严重萎缩。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大面积的森林消失意味着这些功能的丧失,而水源缺失必然会加剧气候干燥,干旱少雨则直接造成草场退化,植被枯竭,形成生态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西部被称作是中国水源的圣地,许多大江河流均发源于此,植被破坏直接严重影响到水源的持续稳定,甚至会威胁到水安全。

(三)水资源贫乏且分配不均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域在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水资源分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隔海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典型的缺水区域,干燥少雨,区域内分布的河流全赖冰川融水进行季节性补给,水源极不稳定。由于水资源先天不足且沿线用水量大,黄河断流的情况屡见不鲜。相对西北而言,西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这里森林植被相对较好,降雨量充沛,河流广布于此。但由于山高谷深,水资源综合开发成本比较高,缺乏有效利用,况且伴随着人们对山地长时期的开发利用毁坏了山地的森林植被,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反而使得该区域面临用水紧张的现实困境。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西南地区则为工程性缺水。总体而言,西部地区大部分水资源是以冰川固态水的形式而存在,而有限的地表水因其复杂的地形构造难于开发利用,能够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可用水较少,因此,水依然是制约西部发展的最大隐患。

以上仅仅列举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还有诸如资源被毁、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呈不断恶化态势。这些环境问题有的由来已久,有的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而且这些环境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积重难返,形成今天严重的生态问题。之所以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生态问题原因颇多,其中固然有“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资源先天禀赋不足的因素,但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近现代以来人们竭泽而渔的资源利用方式,特别是近年来推崇物质至上,越多越好的经济发展理念有很大关系。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是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行为意志强加于周遭世界,视其为人类谋生和发展的手段或工具,毫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日本学者岩佐茂就曾指出:“环境破坏问题通常是指通过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并对生态圈造成了破坏,这一破坏同时也为生态圈的一个构成部分的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破坏由人类一手造成,被破坏掉的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环境破坏。”[7]既然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方式直接相关,故而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深刻检视人类的不义之举,慎重对待人与自然的互生关系,全面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走人口、资源、社会和谐共生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密不可分、荣辱与共,为了人类共同的福祉,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这些思想不仅有利于妥善解决当下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且对革新以往人类肆意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偏执发展观,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三、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治理的启示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将主体的人类与客体的自然共置于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中,从而使人和自然有了对等的话语权,昭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真意蕴。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蕴含丰富的内容,一方面它正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倡导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秩序来约束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展现人与自然荣辱与共的价值追诉;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实践完成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本身意味着一种实践指向,具有鲜明的指示向度,人类可以通过控制技术和规范行为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正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理论作为支撑化解人与自然尖锐的冲突与对立,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无疑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发展过程中消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4]304也就是说,虽然大自然不会讲人类的语言,但当人类肆无忌惮地掠夺和毫无节制地攫取超过了大自然的生态阈值就会引起大自然本能的报复,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之所以持续恶化就在于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无情的掠夺,最终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或枯竭,而生态恶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有鉴于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致力于妥善解决已经凸显的生态问题,在实践中尊重和善待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在后续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坚决抵制盲目开发或先发展后治理的狭隘思想,纠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GDP增长的错误导向,应追求绿色发展。无论是政府、企业、个人都无权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这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表达。近代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下,人类漠视自然规律、肆意蹂躏自然的斑斑劣迹最终酿成难易遏制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幽灵郑重警示人类反思自身的不义之举。因此,政府或企业在思考经济发展方向时应优先考虑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万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GDP的增长。

(二)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持续稳定的发展,它以尊重自然为优先原则,倡导绿色健康的发展模式,将人类的根本利益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有机地统一起来,追寻二者的共同福祉。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持续繁荣,实质上不仅是一种绿色发展理念,更是一种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表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向,已经被世界各国认可或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禀赋并不占优势,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生态资源,在此种境遇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注重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地区资源分配不均,个别资源严重匮乏,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自然尤为重要,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充分高效利用自然,一是要靠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科学而合理的政策措施以及严格而规范的法律制度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推进,使企业、社会或个人遵行相应的制度规约,在有法可依的正义秩序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政府引导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在开发利用自然时优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杜绝浪费资源。此外,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予以支持,帮助企业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进而合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二是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对科学技术理论的再审视和科学技术手段的再提高。在人与自然关系断裂,生态危机肆虐的现实境遇中通过融入有机思维实现技术的生态化转向标示了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助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强而有力的技术后盾。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这既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谓的回收利用即是将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排泄物进行再次回收,循环利用,力争使废弃物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并不是简单的废弃物回归,而是在回收过程中实现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废弃物能否高效回收利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是科技的创新。因此,政府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进而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不竭动力。

(三)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不是工业文明逻辑的简单延续和修正。生态文明不可能从工业文明内部合乎逻辑的发生,而只能是超越工业文明的结果。生态文明的确立,只能是来源于人类对工业文明反思后的自觉选择。”[8]生态文明以呵护人类根本福祉为实践归宿,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统摄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规避了工业文明中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错误逻辑,显然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工业文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经济财富的无限增长,但工业文明崇尚不增长就死亡的发展铁律致使人与自然原本和谐的共生关系发生倒置,并最终酿成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生态文明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共同体的安宁祥和作为价值追求和实践追求,表征了人与自然和谐融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超越了工业文明,昭示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正是基于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深远。“丝绸之路经济带”正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正好以此为发展契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在实践中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摒弃落后的经济发展理念,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置于经济发展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实践既符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资源特点,又能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1][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5.

[7][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与伦理[M].冯雷,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5.

[8]曹孟勤,卢风.环境哲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界经济带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自然界的一秒钟
例说“自然界的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