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学武
(西安财经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存在,就须行动;行动,就须选择,而选择是人实现自由的方式。选择是主体在对不同客体或同一客体多种演化可能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和利益对客体进行的取舍及最优状态的抉择。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在研究决策理论时都在研究优化选择问题,其中经济学从节约资源和经济效益最大的原则出发,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深入研究了经济活动的选择行为。萨缪尔森给经济学下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1]主体选择问题不只存在于经济活动,也存在于个人的人生、婚姻、职业、受教育形式。随着社会给个体和各种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空间,选择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整体看,选择行为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之中。我们应从自然、社会和人生,即站在世界观高度来研究选择性理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主体多样化、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构建科学系统的选择理论,以便在日益宽松的制度约束下,指导主体选择行为,既能创造社会财富,又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选择性是主体应对生存竞争环境的基本反应能力。人的选择性起源于生物对环境的趋利避害的反应能力,物质对外界的反应形式经历了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及人的意识。由此可见,物质结构决定其功能,结构简单,功能亦单一或者被动,结构越复杂其能动性越主动或优化。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2]列宁揭示了生命物质和无生命物质有共同的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属性,而选择性是物质应对环境变化的最基本的反应能力。无生命物质对环境是消极被动的顺应,没有选择性;低等生物则演化出趋利避害的主动选择的特质,山地乔木根系向四周分布呈现不均匀性,当一侧遇到岩石受阻,转向其它有水土的方向深扎根以汲取营养;动物则演化出连接各个组织器官的神经网络及大脑中枢,产生了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以此心理因素为指导,动物借助自身的运动机能进行爬、跳、游、飞以逃避天敌或追逐食物,选择空间更为广阔,亦更为主动和灵活;人在动物选择基础上,以理性指导和实践改造为选择的特点,借助对客体内在和外在的认知,选择行为日益具有理性和前瞻性。与其它动物本质不同,人不只是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客体,而且进一步通过实践对自然资源进行理想化塑造,通过产业链的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程序,把客体塑造成主体所需要的理想形态,在更高程度上满足主体的价值需要。也就是说,人的选择是遵循“选择客体—加工客体—利用客体”的途径进行的。
效用最大化是主体选择性的主要动力因素。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和理性人假设为前提,揭示了主体选择行为的动机。“也许是利己和效用原则已成为经济学解释或界定个体理性选择的一种公理。”[3]一方面,利己是效用的前提。人在与他人的竞争中追求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利己原则决定了主体首先关切自身,其次是周围关系密切的人,再次是与其相关的群体利益的获取和维护,而主体往往是从自身发展角度去关注社会整体。但是,一个人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利己往往表现得比较隐蔽。有时表现为表面上利他,实质上利己;客观上利他,主观上利己;现时利他,长远利己。另一方面,效用则是利己的结果,效用是客体属性对主体的有用性,是主体对社会提供的物品或服务满足自身需求程度的评价。主体占有或消费物品和服务而获得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满足,使主体获得满足的可以是物品、权利、荣誉、情感及价值实现等。社会满足主体效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市场具有无穷的创造性,凡是主体需求的东西,就会通过市场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社会在一定条件下生产日益多样化和高级化的物品和服务来满足主体的需要,但这种满足日益受到资源稀缺的制约,因而,不管是市场的需求方还是提供方,都要遵循成本最小、利益最大、效果最优、发展最快原则选择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另外,人的选择远离了动物的本能选择,具有社会性。选择处于具体的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文化熏陶的环境下,这些环境构成了社会规则,决定了选择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可能性、视角和满足程度,选择又受到法律规范、道德准则、社会习俗、宗教信念的制约,这些规范提供了选择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了主体选择的合法性和方向性。选择还受个人气质性格、兴趣偏好、情感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选择的天然禀赋和独特视角。这样,选择行为是综合价值判断后的决策,效用最大化是决定因素,其他因素则是制约或影响因素。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法登分析了人们的决策过程,例如人上班方式,可以是乘坐私人汽车、公交车或者地铁,其影响因素包括:交通费用、行车时间、等待时间、舒适程度等,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不同的特征进行权重,并以此对不同的出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影响这一选择行为是在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交通条件、环保因素、个人偏好等因素后的综合决策。
1.主体职业选择有益于社会劳动效率的提高
个人成长一般历经教育选择、婚恋对象选择、职业选择、人生道路选择、社会交往选择、生活方式选择等,一个具有完善的人格和成熟认知的个体,其选择行为是在对客观环境认知和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总体上对于发挥自身资源潜在优势、创造社会财富、和谐人际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是有利的。在人生众多选择中,职业选择尤为重要。职业选择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是为了提高效率,主体依据自己的天然禀赋、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及社会客观需求选择一个具体职业进行劳动,可以聚集全部智慧去认识客体,通过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提高劳动效率。人类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结果是社会财富的日益丰裕,但社会分工往往只发展了人的一种能力,导致主体劳动内容的单一和劳动形式的单调,把人变成片面发展的单向度的人,而人的一方面才能充分发展,而其它方面才能没有机会得到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分工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冲突的。恩格斯说:“当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4]马克思主义批评这种分工下的劳动不是人自觉自愿的劳动,不是自主选择的劳动,而是异化劳动。社会分工虽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但目前人类整体生产效率不高,人借助于分工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是未来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有社会分工,就有人的选择。社会通过制度的完善鼓励主体职业选择,从自身的天然禀赋、身体素质、知识结构、兴趣和能力因素出发,通过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服务于社会。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总是朝着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的方向发展的。”[4]职业选择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会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社会带来劳动效率的充分提升。
2.主体选择多元化塑造了个性的多样化
个性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人在处理与社会关系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独特性和差异性,主体所处具体的社会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个体特殊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形成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个性充分发展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个性发展会推动社会内容丰富度提高,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在社会活动中不仅创造了物质世界,同时也创造了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个体的特异性。那么,个性是如何培育而成的?是主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塑造出的。一方面,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形成一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着人朝着一定方向前进,塑造人的时代性和个别性。社会财富日益丰沛,每个人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例如,一个收入较低的人只能购买衣食等生存必需品,除此无其它选择;当他的收入有所增加,进一步可以选择拥有住房、旅游、文化及其它休闲娱乐消费产品,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当其收入进一步增加,他可以购买有价证券、艺术及奢侈品。可见财富匮乏环境下,个体选择空间很小;伴随着选择机会增加,个性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偏好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人的自主活动也在塑造着个性。人选择一种社会环境,在特定实践中改造世界,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同时,又塑造自我,展示自身价值,发现自己的才能,显示自己的力量,塑造自己的个性。“人就是他自己所要求的那样的人,他不是什么别的,只不过是他自己所造就的。”[5]
主体的选择既有上述主体内部动力因素推动,社会因素的影响,又要受到主观精神条件和外界环境的制约,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综合决策行为。
1.主体选择性的客观条件
选择是由主体所处的复杂环境决定的。主体面对的客体具有复杂多样性,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塑造适宜人类发展的环境,但人面对的环境是多样的和变化的,不同的客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和属性,客观物质环境会对主体产生有利或不利的效应,主体需要用价值观评价客体,选择不同的客体满足自己的需要。事物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事物发展具有多种趋势,即事物发展都包含着多种可能性,而事实上事物只能实现其中一种可能性,其它的可能性就变成不可能性,必然性只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势和方向。主体依据自己需要创造条件,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有利于自身的可能性,并通过实践活动把它变成现实。
2.主体选择的主观条件
如果说利己和效用决定了选择的同一性,认知结构差异则引发选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主体认知结构是由科学知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三因素构成,具体分析:(1)主体价值观念差异决定了趋向对象的不同。主体经济、社会、文化地位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主体有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的价值需求。主体在自己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不断评价客体,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和认识,满足度比较高的客体被高度关注,效用不大的客体被淡化或舍弃。价值观念还决定了选择具有时效性,而且一旦主体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丧失兴趣,转向追逐新价值需求指向的客体,因而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期会关注不同的客体。(2)主体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选择对象的不同。思维方式是主体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样式。主体接受的科学知识的专业化和层次差异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认识对象的视角的差异。不同思维方式决定了主体从外界选择不同信息及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认识。鲁迅在讲到《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的是‘易’,道学家看见的是‘淫’,才子看见的是缠绵悱恻,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荒诞家看见的是宫廷秘史。”[6]可谓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红楼梦》。(3)主体的情感、意志、性格、偏好也对客体的选择起重要影响。不同的主体往往对客体的色彩、形态、气味有自己的主观的和先天的偏好,也能影响对客体的取舍。
1.取舍性选择
取舍性选择是指在一定社会分工和制度约束环境下主体在多种客体中做出的唯一抉择。这种选择存在的原因:一是由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稀缺性,主体在众多选项中不可或不被允许兼得。二是在社会分工和提高效率的条件下,主体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必须在众多方案选项中进行唯一选择。三是社会为了实现公平公正,给每个人提供一定范围的选择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主导了主体的选择行为,经济学从经济人和理性人角度提出机会成本,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为研究市场经济中选择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机会成本是采取某个行为的真正成本,它与选择或决策有关,它是指与最优选择对应并放弃的次优选择(潜在)收益。”[7]。机会成本是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构成该选择的成本,机会成本原理得出了应该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而失去越少越合理。机会成本原理适用的条件是:(1)主体可供选用的资源最少有两种。一种资源丧失可用另一种资源来替代。(2)不同选项所能带来的利益是有共性的,因而具有可比性,不同质的选项收益可还原为用统一标尺测量的东西,比如货币、时间、财富、价值等。(3)机会成本有最优选项和次优选项。放弃次优选项的收益就转化成最优选项的成本,这就是选择行为的代价。例如一个本科毕业生选择上研深造,选择的成本包括:失去进入职场的数年工资收入、研究生毕业的就业风险、婚姻年龄推迟、学业的压力和休闲娱乐时间的减少。但综合考虑,上研可以有更高的职业起点和发展前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选择的条件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追求、风险判断、家庭收入、未来就业状况等因素,对这些因素综合分析决策,还要看各人对这些因素权重的判断,即哪个因素排在首位。
但是效用最大化的选择行为并非适用于社会一切领域,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道德、法律、宗教和制度会制约主体选择,选择既有市场规则决定,也受社会规则影响,二者结合在一起决定主体的选择。机会成本不适用的条件是:(1)家庭成员之间不适合机会成本。家庭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组织,家庭伦理是关爱、奉献、尊老爱幼,不宜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抢占优质资源而牺牲其他弱小家庭成员利益。(2)在某些社会组织中,个体在一定的组织架构中充当一个角色,发挥一定职业功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在相关活动中不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例如一个消防员不能选择逃避大火烧伤的避险行为。(3)不同选项所能带来的收益没有共性,从效用上讲没有最优和次优之别。无法用统一标尺测量其效用,则不适用机会成本理论。例如选择恋爱对象,当智慧、美貌分别存在于两个婚恋对象上,主体如何选择,这里不存在哪个最优和次优,而取决于主体的价值偏好。
2.平衡性选择
平衡性选择是指主体在消费物质产品、获得社会服务或谋求发展时需要多种客体同时存在状态以满足自己需要。一个主体给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单一的,但是主体的需求则是多元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平衡性选择具有如下特点:(1)全面性选择,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应是人各个层次需求同时得到满足,缺少一个层次,都不是理想生活状态,因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如人体生理需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多种元素一样,通过摄取各种动植物资源或通过无机环境去获得,即缺什么就需要补什么。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看,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一定条件下人的选择可以有侧重点,但不能用一个方面来替代另一方面。例如事业和家庭是一个人所必需的,但二者又是矛盾冲突的,如果一个人为了事业放弃婚姻家庭,不利于人的成长。亚里士多德指出,社会最原始的自然形式之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存在的。家庭是人类种族繁衍的单位,又是婚姻情感的纽带,也是养老和扶幼的单元,没有婚姻和家庭是不完整的人生;或者一个人全部精力经营家庭,没有事业追求,不能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奉献社会,人的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也得不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人生也是有缺憾的。因而主体需要均衡分配自己的精力,二者兼顾或多赢是一种理想人生状态。(2)优势需求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最大支配力或处于核心地位的需求就是优势需求,主体的平衡性选择不是各种要素的需求绝对相等,而是在不同的时期有其侧重点。决定优势需求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环境。例如,青春期的青年人,谈恋爱和结婚就是优势需求,而其它需求被边缘化。优势需求是一定条件下主体奋斗的主要目标,表现为主体的意志,为主体选择行动提供动力,这种需求一经满足,其它需求中的一个才会上升为优势需求。(3)创新性选择。人类在相当长的时代生存是第一需要,为此选择客体满足自己,进入到文明时代,有了提升自身、发展自己的需求,今天的人不仅选择获取各种物质资料满足自身需要,又需要个性化发展、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及自我价值实现等,这为主体提供广阔的全面发展的空间。近代社会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刺激消费,激发需求,而且市场会引导需求层次升级,并创新的需求内容。
3.最佳度选择
最佳度选择是对同一客体最佳数量或数量组合的优化选择。主体选择客体,首先要在不同客体之间,通过权衡利弊进行取舍,进一步是要对同一个客体演化各种数量进行分析,即最佳度分析。所谓“最佳度”,就是主体从自身的需求和利益出发,选择客体最优的数量或数量组合加以调控,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南宋朱熹对中庸作了解读:“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者;庸,平常也。”[10]朱熹把适中看作平常的普遍的道理。中庸不仅仅是儒家一种人伦德性,也是社会治理的方法论,中庸实质在于追求解决矛盾不走极端,为求得事物各方面发展的一个平衡点。把握“最佳度”的条件:(1)在实践基础上定量研究,找到临界点。从矛盾的视角看,度体现了矛盾双方克服对立走向统一的属性,度的区间或临界点一旦被突破,事物自身平衡就会坏破,事物就发生质变在。(2)要把客观存在的度和人的需求和利益相结合。一个事物有各方面的量的规定性,如经济学上一个国家的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税赋等,从一个时期看都有一个数量变化的区间,这个区间就是度。(3)主体可以在度的范围内选择最佳度。一个事物要对主体有利,就要选择事物在恰当时间和空间条件,加以控制。因此,度是认知和价值的统一,它把事物的运行规律与人的能动性结合起来。(4)对于复杂的客体的认识,不仅仅要找到一个量的最佳度,而且要探寻各种数量的最佳组合。中国哲学揭示了“中和”,不仅仅是一个数量适中,更多地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达到事物全局的优化,千差万别的事物各得其所,例如人烹制一条鱼,要用水、火、盐、酱、醋、辣椒及其它调味品,每种调味品数量不宜投放过多,也不宜过少,只有各要素数量都适中,烹制出来的鱼才有全新的美味。当主体要素是单一的,只需探索该要素的适宜数量,这就是“中”。如果事物结构是多要素构成。就要探索不同质的要素的最适宜的数量组合。“和”是调和不同要素以达到和谐统一,各要素数量适中,整体就是和谐,冯友兰认为“和是中的结果”[9]。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上)[M].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何大安.个体选择理论的行为和实验分析选择[J].浙江学刊,2008(4):19—26.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杜小真.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6]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缪代文.机会成本原理运用分析[J].成人高教学刊,2010(2):50—56.
[8]朱熹.中庸章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