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 鹰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江苏 太仓)
近期央视推出一档新节目《经典咏流传》。该节目将古诗词改编成歌曲,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以全新表达形式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从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到现在的《经典咏流传》,这一系列的大型文化节目掀起了国民重温经典诗词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我这个一线普通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一些思考,如何让这些优秀的经典诗词在学生心里扎根。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意象,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要想真正地进入诗歌情境,更好地体会创作者的情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离不开学生的读。古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真正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诗歌时,我原先试图在网上找名家的朗读,可是找来找去,那些可以直接下载的我都不太满意,它们或是有读错字的,或是感情不充沛。于是我尝试着自己读。我先找了一些背景音乐,然后根据自己的朗读不断地揣摩,最终找到一个最能帮助我达到抒情效果的伴奏。在教学过程中,我先为学生叙述苏轼与王弗之间的爱情故事,先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再作示范朗读。我时而委婉凄切、时而高亢激昂,学生似乎也沉浸在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中。出人意料的是,当我读完整首诗歌时,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我第一次在教学中真正地感受到诵读的魅力。
教学古典诗文时必须要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国的古典诗文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音韵美。学生在诗文抑扬顿挫、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节奏中与诗人对话、与作品发生碰撞,从而体会诗歌的独特韵味。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诗的境界》中说过:“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
在我看来,涵泳诵读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朗读,而是在一个个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而朱光潜先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指导,即读诗一定要思考和联想。
在教学《醉花阴》这首诗歌时,学生通过自己齐读、聆听教师范读等不同形式初步感知作者李清照的情感,但只是停留于这一环节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引导学生在借助联想和想象时将自己喜欢的画面描绘出来,越逼真越好。学生自由灵活地选择,娓娓道来。比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傍晚,一个瘦弱的女子缓缓从闺房走出,来到东篱边。斟上一杯酒,捧在手中。襟袖轻拂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菊花清香。女子微微低头,将目光投向篱边那丛开得极盛极美的菊花,痴痴地望向远方。良久良久……”学生通过这样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对话,与作品碰撞,不仅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和跳跃,还原诗歌的场景,甚至还能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而有了这样的准备再来反复诵读,那就是另一种境界了。
当然,诵读也未必都是有声的,其实无声的语言也可以很有力量。我这里所说的诵读指的是默读。而这种默读绝不是只停留在不出声地读,而是借助各种感官下的“思”和“想”。学生在“品读”时深入思索,咀嚼语言,深刻体悟语言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比如读《陈情表》就要想到李密哀婉动人的言辞背后所树立的“孝子”形象和“忠臣”形象;读《项脊轩》就要想到归有光与妻子生前的幸福时光。只有这样反复思考、反复诵读,才能够有不同的体验与收获。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被剥夺了。老师提出问题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才提出来。当学生的解读与教师预设的答案有所不同时,教师和同学应当认真讨论、研读,真正地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形成师生、生生对话。
一线教师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使者,应该涵泳诵读古诗文经典。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与思考,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经典诗词在学生心中扎根,散发出朴素语文、本色语文的魅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