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地文明古国,我国丰富的文化背景酝酿并生成了许多具有我国特色的、换作其他国家人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不了解词汇本身含义的词汇,也就是民俗文化词。在全球化高速发展、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成为趋势的今天,如何将民俗文化词更好地进行翻译,来传播我国文化是时代性的课题。
【关键词】民俗文化;知识背景;词汇翻译;文化传播;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李圣轩(1985-2),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典籍英译。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对河北民俗文化英译的启示》资助,项目编号:201803050209。
一、引言
本文将以以下论述顺序展开叙述。首先,本文将对民俗文化词进行简要介绍与内容简要概括;其次,本文还将对探讨民俗文化词翻译策略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最后,就本次课题的核心,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方案阐述促进民俗文化词以更好的形式落实到翻译中,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
二、民俗文化词地简要介绍
1.民俗文化词概念简述。民俗文化词所规定的概念范围归属于语言学范畴,而民俗文化则落脚于传统文化,其具体含义为“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2.我国的民俗文化词的发展背景。我国的民俗文化词正如我国传统文化,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包含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各种风俗习惯(心理、语言、行为);包含了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手工艺等方方面面;涵盖了中华人民上下五千年的创意与智慧的汇总。所以在进行民俗文化词汇翻译时的难度可见一斑。
三、民俗文化词翻译策略的重要性
1.为更好地保护民俗文化而献力。众所周知,我国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起步较晚,而且国内对民俗学等相关学科认可度并不高。真正切实行动起来加以保护实践的人也并不多。所以进行民俗文化词的翻译也是一种保护工作。通过更好地让国外人民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具有消亡危机的传统文化词变成具有国际效应的中国符号,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保护它,从而起到加强文化传承,加强保护的作用。
2.增加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软实力、拓宽文化交流领域。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强,如何让我国的文化走出国门,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世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让我国切实成为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并存的大国。不能因为翻译上的欠缺导致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我国文化认识不足。
四、如何进行高效高质量的民俗文化词翻译的策略
1.大范围策略——准确、全真、增补。译者在进行民俗词汇翻译时一定要把握这三点。
(1)首先要理解准确,如果译者自己都不了解某一个词在自己本民族文化中的代表意义,那么何谈翻译。比如非民俗词的苹果宣传语“Bigger Than Bigger”,有译者因为不了解其内涵而处理成直译“比更大还更大”,但有的译者就很好地抓住了原来地涵义(bigger指功能与大小上都要更大)后就换成了“岂止于大”。两相对比,高下自现。
(2)其次,要保证翻译时的“全真”,不能擅自篡改或曲解、局限原意。同时需要警惕一样的事物在不同文化背景所蕴含的不同含义。颜色、动物所具体指代的邪恶与善良、吉祥与凶兆等都是容易引起理解误差的词,译者在处理时需要格外注意。
(3)最后,还要把握增补,不能只译名字即可,必要时还要增加图片或文字解释来让对方此有更好的把握。
2.翻译实践方法。在把握上述翻译大方向策略的同时,译者还需要以具体的高效翻译方法来实践才能将理论落实到翻译上来。本文建议译者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3.翻译民俗文化词时需要的品质。作为民俗文化词的译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译者门槛的求证精神以及准确精神,更多的还需要译者对于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体验以及深入了解,只有实际把握好民俗文化所暗含的文化深意,才能更好地搭配翻译水平,实现高效翻译民俗文化词的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綜上,本文通过对翻译民俗文化词策略的概念简要论述,并通过对其重要性的了解,深深感受民俗文化词在传播我国文化时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如何进行更加高效、更加高质量的民俗文化词翻译进行了策略上的探讨,希望本文得出的理论可以有效帮助民俗文化词翻译时译者对其更好的处理,让我国文化的到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莹.辽宁民俗文化词翻译策略探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4):87-90.
[2]刘白玉,扈珺,刘夏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策略探讨——以《论语》核心词“仁”英译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1,32(1):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