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2018-02-26 12:49杨蕙源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高职英语

【摘要】本文概述了课题《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课题的讨论分析以及成果的应用等相关问题。可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

【作者简介】杨蕙源(1981-),女,研究生,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7-201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语教育科学发展规划项目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的有机衔接研究与实践”(编号:GXSKXM-17-14); 2017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桂职院[2017]282号173215)。

序言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的有机衔接研究与实践》为2017-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语教育科学发展规划项目,于2017年7月立项,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课题组通过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公共英语教师和2017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访谈,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目前的英语学习现状和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现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并从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的设计、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几个方面,研究和探索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的方法和途径,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凸显高职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的特点,旨在提高不同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英语综合水平和就业竞争力,推动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一种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基于岗位职场过程的教学方法开始在世界各个高等院校普及并发展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適合各种中、高等职业院校,它强调在做中学,充分将学习过程与未来工作岗位过程有机衔接,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岗位职场任务过程中建构起相关职业理论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并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它借助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营造仿真的职场环境,教师以具体的职场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职业岗位的需求,通过完成不同的模拟岗位职场的工作任务,建构与输入与学生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提高未来职场岗位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

2004年我国教育部和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应树立“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要针对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来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构模式。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从职业能力本位向纵深挺进,开始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本研究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实现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职场工作过程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是基于岗位职场工作过程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讨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英语课程教学,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1.基于岗位职场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教学,将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实现英语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对接,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2.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的有机衔接,能够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职场的需求, 既懂英语同时又具备岗位职场的能力。这种新型的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

3.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将岗位职场情景与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具备职业英语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地条件,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职场。

4.高职的英语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对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在调研阶段,本次研究课题组分别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师和2017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主要从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的技能水平、所学教材的满意程度、喜欢的教学模式、英语学习的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问题设计,旨在了解目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教师问卷则主要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情况、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困境等几个方面进行问题设计,旨在了解目前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现状。

在实验阶段,本课题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课题组成员授课班级中,选取茶艺与茶叶营销、园艺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不同系部不同专业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设置教学目标;选用与专业结合的行业英语教材或自编校本实训教材,例如:《茶艺英语》、《农林英语》、《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烹饪英语》等作为本学期使用教材;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授课对象,进行基于教学过程与岗位职场过程衔接的英语课程设计并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和总结出英语教学过程和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的方法和途径。

四、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1.高职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满意程度不高;2.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3.高职英语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4.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未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5.课程设置仍重视理论而轻实践,缺少实践教学,教学与实践相脱节;6.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不足;7.教学评价方式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缺失或不完善,严重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对我院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访谈发现,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未来职场中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没能形成紧密的联系,很多学生在步入职场前,对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相关英语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工作环境,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五、讨论与分析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总结并提出了以下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的方法和途径:

1.明确高职英语教学培养目标,制定不同专业的英语课程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公共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来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应该融入到专业改革和建设之中,制定不同专业的英语课程标准,辅助专业共同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发挥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培养岗位职场英语技能为主线,本着够用为主、学以致用的原则,融行业需求与英语学习于一体,结合相关专业所需的英语技能,幫助学生掌握未来工作岗位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以真实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职业场景下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过程与岗位职场过程的有效衔接,要求为学生创设直观而真实的职场情境,学生通过模拟职场工作过程和解决问题,实现英语语言的习得。从而增强他们英语学习与职业目标的关联意识,使学生更有针对性、方向性地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英语技能。例如茶艺专业,教师可虚拟创设某茶叶公司到学校招聘茶艺师的项目背景,围绕着学生整个实习工作期的具体工作任务来进行英语教学设计;而对于茶叶加工专业则可以根据茶叶加工的工艺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工作过程,提高用英语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3.针对不同专业和岗位需求,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调查发现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内容上普遍缺乏实用性,对职业岗位针对性不强,且缺少职业岗位特色。学生所学内容与未来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相关度不高,无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英语教学过程与岗位职场过程的有效衔接,首先要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入手,应选择基于职场工作过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按项目或任务编写的行业英语教材。教师也可以结合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编写与专业岗位对接且适合本校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或实训教材。此外,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应针对不同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所侧重,例如园艺、园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侧重培养英语阅读能力,茶艺、文秘、烹饪等专业岗位可侧重培养英语口语能力。做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4.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与岗位职场过程有效衔接的英语教学,可通过项目教学法对课程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工作岗位所需要掌握的英语实务技能为核心,把实际工作中典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完成从资料搜集、制定方案、任务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检测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职业知识,提高了职业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项目教学外,情境教学法、听说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辅助使用,可以更好得为学生们营造一种逼真的职业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模拟演练,完成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5.重视英语实践教学,使课内教学训练与岗位实训有机衔接。将英语教学过程与岗位职场过程有效衔接须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工作情景中使用英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英语技能。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与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的教学设计时,一方面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现代信息化技术服务和辅助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职场情境,将丰富的学习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里亲历职场工作过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形成技能的同时掌握语言知识的应用。此外,信息技术还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较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职业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学以致用,真正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6.建立基于岗位职场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将英语教学过程与岗位职场过程有效衔接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方式,应采用适应岗位能力培养、语言知识应用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评价指标,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真实地反映英语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过程性考核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和记录,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审慎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和反映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效等。具体可以从出勤、课堂表现、合作学习情况、任务完成情况、作业上交及完成质量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此外,还可以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突出职业评价,让学生体验真正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更快地进入职业状态。终结性考核则可采用知识性考核或实训技能考核的形式。知识性考核以期末笔试的方式考查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实训技能考核则可通过口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在模拟情境下用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六、结论与建议

本课题从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的设计、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实践教学的开展、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有机衔接的方法和途径,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凸显高职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的特点,促进不同专业学生在英语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提高我院学生的职业英语综合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公共英语与专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公共英语课程为专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他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梁丽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和岗位职场过程的有机衔接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28-30.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张恒,顾宝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

[5]杨蕙源.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54-57.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高职英语
多方位选拔与培养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人才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