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峻
摘 要:目前手机在中职生中得到广泛使用,这对课堂教学管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亟待学界关注和研究。文章作者通过问卷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中职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状及学生对使用手机的看法,讨论“互联网+”背景下课堂管理中如何堵疏结合,让手机在中职生学习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玩”手机;“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7.0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网民学历结构方面,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为25.1%[1]。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福建省福州市中职生课堂上使用手机情况,力求反映中职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互联网+” 背景下课堂管理中如何堵疏结合,让手机在中职生学习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从福建建筑学校在校生中随机抽取230名学生作为被试,为使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抽取的被试专业分布上尽量文理兼顾。
2.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形成学生电子自评量表问卷,让被试们利用晚自习登录问卷网据实独立作答。
3.统计处理
通过统计处理,共收回有效问卷227份,其中一年级112份、二年级115份。
二、 研究结果
1.拥有手机的情况
被试为一、二年级(年龄15~17岁)在校中职生,手机拥有率为100%。
2.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
以每节课45分钟计,在不受督促的情况下,不“玩”手机仅占8%,“玩”手机占92%。“玩”手机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占30%,经常“玩”(15~30分钟)和一直“玩”(超过30分钟)的占比分别为47%和15%。可见,“玩”手机占用课堂1/3以上时间的为绝大多数的学生。
在教师劝说的情况下,98.7%的被试会收起手机,但是能做到认真听课的只有13.3%,有53.7%的被试选择在教师不再关注的时候继续“玩”手机。另外,即使手机被迫上交,也只有16.3%的学生选择认真听课,比前项仅增加了3.1%;选择“睡觉、聊天或发呆”的被试有所增加。
99%的被试会在晚自习课上“玩”手机,相对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上频繁“玩”手机的现象明显地减少。
课堂上使用手机内容方面,首选是打游戏,其后依次是看抖音等娱乐视频、网络聊天(QQ、微信、微博等)、听音乐、网购、看小说、看新闻。
3.中职生对上课使用手机的看法和思考
61.2%的被试认为上课“玩”手机对听课效果有负面影响,有63.4%的被试觉得上课期间应当采取措施对手机的使用加以控制。
对于上课“玩”手机的归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上课太无聊,不想听;想听课,但听不懂;不由自主。其他原因还有:手机里关注的东西很好玩;大家都在玩等。
如果班级有人参加控制上课“玩”手机活动并成效显著,“超级想加入”活动的占33%,“有点羡慕,也想试试”的占34.8%,“想加入,但也想有些小自由”的占13.2%。
针对“对中职生上课‘玩手机现象有什么看法或建议?”这一开放式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类回答:①没建议、没想法类,占38.3%。②不可能“不玩”手机类,占16.2%。③觉得“玩”手机弊大于利,建议少玩最好不玩类,占22.9%。有人写道:“(对)‘玩手机(者)扣减期末考成绩,(以)有效制止(‘玩手机)现象”“没收手机,收手机吧,手机就是一个毒瘤”。④对授课内容和方式提出建议类,占22.4%。希望课程内容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更多专业课,更多实训操作”,希望老师“更严格”“更风趣幽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也有人表示“学习通”很好。
三、討论
1.课堂上实行手机管控是否必要和可行
调查表明,目前中职生已是人手一机甚至多机。多份研究成果表明,中职生的自控能力差,手机依赖程度与中学生和大学生相比更加严重。倘若放任不管,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将非常普遍,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可喜的是大多数被试都能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对学业的不良影响,并赞成在课堂上采取措施对手机的使用加以控制。
虽然有30%的被试还是希望能有些小自由,但总体上75.7%的被试有意愿参与到控制手机使用的活动中,说明在中职生中进行课堂手机管控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愿的,是必要和可行的。
2.如何科学利用手机,提高教学效果
调查表明,教师经常性的督促干预有利于遏制上课“玩”手机现象。但应当注意到,即使手机被没收,听课率上升并不多,选择“睡觉、聊天或发呆”的被试有所增加。结合“玩”手机的原因及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无聊”“无趣”“没意见、没想法”等词的频繁出现,可以发现,“玩”手机只是一种表象,手机只是一个载体,一个用来排遣中职生内心深处的厌学心理及种种原因造成的“生无可恋”般无奈和无助情绪的载体。因此,我们调查“中职生上课‘玩手机现状”,归根结底是希望找到解决中职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从“玩”手机的内容和学生们对教师和授课内容的期待上可以发现,现代中职生可以说是娱乐至上。因此,我们认为,对中职生课堂“玩”手机问题应当采用堵疏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要提高中职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效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师资队伍自身修养建设。个别教师上课也“玩”手机,为学生所不齿。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当首先做到上课期间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其次,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注意学习心理学,注重培养广泛的兴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学生所乐于接近的风趣而有魅力的人。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
(2)提高教师将 “互联网+”思维融入教学的能力。教师应与时俱进,课程设计中加强对手机中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注意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实现数字资源和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结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考评、课堂管理中发挥手机的重要作用。
(3)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利用了手机的娱乐功能,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的学习功能来辅助教学。除了教会学生运用辅助课堂教学管理的常用App,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适度、正确使用手机,教师们还可以利用晚自习等课余时间与学生们交流,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循循善诱,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学习App,帮助他们了解不同App的优势和特点,引导他们利用这些手机上的学习App来复习和学习。
(4)应结合学生特点及课程特点,有差别地把握手机管控度。中职生普遍动手能力强,更喜欢上实训课,因此在实训课上可全程管控手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上可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周密的课程设计,在课堂上适度运用学习通、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等手机软件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针对绝大多数学生晚自习无聊上网的现象,教师可以布置网上答题、观看教学视频或查阅专业资料等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拓展视野、温故求新,以提升手机应用的广度和体现其积极意义。
四、结语
手机在中职生中被广泛使用,这对课堂教学管理是挑战也是机遇。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手机应用的两面性,关注中职生群体的特点,尽力挖掘手机在中职教学中积极的应用意义和具体的应用形式,堵疏结合,努力发挥手机在中职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教导学生掌握健康的、正确的手机使用方式,争取把手机作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媒介和工具,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2018-08-20.
[2]逯长春.中职生手机成瘾情况及对策研究[J].传承,2016(5):116-117.
[3]吕倩倩.中职生智能手机依赖、人际关系、无聊倾向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4]丁偉健.中职生手机成瘾情况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108
[5]戴 康.中职生手机成瘾干预策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
[6]覃开意.中职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7):53-54.
[7]霍浩学.当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吉林教育(综合版),2015(2X):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