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2018-02-26 13:39王渊
老区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等学校传承

王渊

[提 要]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革命进程中凝结而成的精神内核。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说,高校传承红色基因面临着学生对红色基因理解不深刻、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单一、红色文化传播缺乏互动等挑战。在新形势下,高校应从加强思想引领、挖掘延伸载体、立足完善内涵、融入实践教育等方面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方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等学校;传承;创新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探索与奋斗、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凝结而成的伟大精神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红色基因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伟大复兴坚持梦想、勇往直前。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肩负着建设祖国、创造未来的历史重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摇篮,怎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水平,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这是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

(一)红色基因的含义

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着力量,引领着未来。马列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以“红色”为阶级代表颜色,中国共产党亦是如此,以示高举马列主义、以别反动白色恐怖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红军、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就指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2]“红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革命、无产阶级政治性和思想性浑然天成、浑然一体。“红色”升华为中国共产党永不褪色的无产阶级政治性、思想性底色。[3]

基因是生物遗传的重要载体,是生物体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在因素。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红色基因就是其从建立到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区别于其他政党所特有的属性和特质。本文认为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革命进程中凝结而成的精神内核。红色基因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一种光荣传统,它具有先进文化的道德涵养和道德引领作用。人们长期受到这种文化传统的浸染和熏陶,就能涵养浩然之气,就能提升精神境界,就能引导灵魂向善。用红色文化激发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制各种社会思潮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使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成为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播者。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红色精神价值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大学生要有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不仅要成为红色知识的学习者、传播者,更要成为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提供的多样的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中,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学习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傳承红色基因,强化责任使命。

3.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家、民族的兴盛,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国家如果没有优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能够坚定当代大学生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心,从而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二、高校传承红色基因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对红色基因理解不深刻,传承动力不足

在当代大学生眼里,红色文化生长的历史时空是那么遥远,那样“艰苦”和“匮乏”的环境难以与当下的“幸福”和“丰富”生活相对接, 中华民族过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贫弱好像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表达而难以引起深层的历史反思。[4]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元价值观的涌入,使得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干扰。尽管当代大学生有时候也会看红剧,唱红歌,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对红色基因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充分深刻的理解,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传承。

(二)红色文化传播形式陈旧单一,传承渠道有限

当前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校园文化是高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很多高校没有探索更多的传承方式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且传承方式缺少互动。虽然有些高校也会在课堂讲授之外采取一些其它的形式来传承红色基因,例如偶尔组织看红色电影、红色旅游等,但形式上往往拘泥于较浅层次的活动,并不会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活动所涉及的红色文化历史背景和蕴含的革命意义,没有深挖精神层面的红色教育资源。

(三)红色文化传播缺乏互动,传承效果不佳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高校对红色文化的教育更多的是采取单方面传播的方式,且传播者和学习者处于一个不对等、不平衡的位置。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过程中的感受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学生没有传承红色基因的激情和主体意识。红色基因教育组织者未能及时在课堂上和同学产生互动,对大学生心中的疑惑不能有效、及时地解答,这降低了红色基因的传承效果。

三、新时期高校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方式的创新

(一)加强思想引领,有效融入党团活动

高校党团组织应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视域下,以党员和团员为主要教育对象,着眼于增强党团组织的核心凝聚力,宣传并弘扬优秀党员和团员在社团工作、课堂学习中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理想的信念以及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通过给广大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全面展示党员团员这个红色团体的时代风采,从而激发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思想认同和主动意识,促进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素养的整体提高。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课团课,增加党团活动的红色生命力,提升党团教育活动效果。

(二)挖掘延伸载体,有效融入网络平台

高校要勇于站在时代的前沿,结合网络发展规律,拓展网络内容的多样性,把握好网络这个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完善网络信息红色教育中的引导和教育途径,用红色网站搭建平台,用红色理论武装思想,用红色精神引导舆论。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网络教育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平台上有突出成效。当代大学生远离革命和战争,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对红色基因文化的感受力,利用交互式平台,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大学生红色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自主性。

(三)注重完善内涵,有效融入合作教育

在新时期,高校应该立足当前社会的实际,不断完善和丰富红色基因的内涵。对于能够展现红色文化的素材,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进行归纳、整合,培育红色文化精品项目。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有效融入合作教育,开发社会教育平台,拓展新途径。把形成在革命时代的红色基因融入到适合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开放式教育产品中,积极推进合作教育下的红色文化产品建设之路。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系统规划、协调推进,共同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这项工作。

(四)立足生活体验,有效融入实践教育

实践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传承红色基因,高校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大学生智力特点和能力特点,开展各种体验式、实践性的红色教育活动,构建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对接的教育模式,把对红色基因的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在实践中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曹智,李大伟.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依法治軍从严治军[N].人民日报,2014-12-16(001).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田歧瑞,黄蓉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基因论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4]张首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高等学校传承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