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部强调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美术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途径之一,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艺术修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下面,笔者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针对如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展开初步分析,以便提高我国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美术;主体地位;审美能力
美术是以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部分教师认为高考内容不包含美术这一学科知识,便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美术教学,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会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谓是得不偿失。虽然美术教学并不被纳入高考体系中,但是并不代表美术教学不重要。况且,高考考生中包含大量学美术的艺术生,美术是他们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这进一步就凸显了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美术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还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思想,完善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树立他们发现美的意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美術作为艺术体系中的一员,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纵观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部分教师习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讲解美术知识,即课前让学生简单翻阅教材,课堂直白地讲述绘画技巧,并让学生重复自己的美术绘画步骤,这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使他们缺少学习美术的意愿和激情,自然也就不能让其时刻留意美的事物。所以,教师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树立他们发现美的意识,使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美。
在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时,笔者事先在课下准备了几个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作品,比如:剪纸、刺绣、泥塑等,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它们的特点;其次,笔者示意学生可以与同桌、左右桌或者前后桌进行讨论,依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就这些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材质、物料、技法、性质等事项展开探讨,各组可以上讲台前近距离观摩笔者带来的中国民间美术成品,以便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物品的美;最后,各组阐述各自的观点,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等所有学生发完言之后,笔者再汇总学生的看法,以此为依据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理论知识。
二、利用各类信息化资源,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大力普及,各国的教育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由传统的纸质媒介转变为了数字化信息形式,这就对各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不仅投入生产了种类繁多的多媒体教育设备,比如:电子平板、移动电脑、电子白板等,而且还引用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文本,比如:视频、图片、声音等,这就为教师有效地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供了一定条件。
在学习“宫殿建筑”时,笔者先播放了介绍各类宫殿的纪录片片段,然后结合具体的视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宫殿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笔者鼓励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有的学生形容叹为观止、有的学生认为很壮观等,笔者一一进行了鼓励;其次,笔者导入大小不一、多种多样的系列宫殿图片,通过感染性较强的视觉信息让学生更直观和形象地感受宫殿样貌;最后,笔者一边利用PPT课件讲解宫殿的发展史和建筑史,一边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以平等对话的形式让学生集思广益,从而给予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提高其鉴赏美的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双向结合,加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现,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相应地各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始终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师要充分发掘美术学科的优势,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艺术品行。因此,教师不能只将教学作业锁定在纸质层面上,还要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从而加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笔者会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美术馆和展览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美术创意比赛活动;带领学生进行野外美术创作活动等,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感。与此同时,笔者没有将教学思路只着眼在绘画创作活动中,而是将美术与其它艺术学科进行无缝衔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动手操作和实践折纸、捏橡皮泥、摄影等创造活动,以此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总体而言,美术的教学价值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体现:第一,美术可以扩展学生美的思维视野,陶冶他们美的心灵,使其以美的心态看待周围事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美术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结构,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探索出因地制宜的人性化教育模式,从而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和有道德的可塑之才。
参考文献:
[1]张永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2011:186-186.
[2]曲英.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中华少年》,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