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宋民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中,为学生营造出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能动地在对自然事物、现象或科学对象的认识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提出问题或假设,并运用一定知识基础和经验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验证假设的途径、方法,达到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启蒙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自然科学课,它既是物理和化学的前奏,也是生物和地理的开端,其中还渗透了环境保护、法律社会的内容,特别是设计了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探究性实验,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科学实验中,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究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点燃学生探究的火花
小学科学是常识性课程,是其他学科的启蒙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喜欢用游戏、动画等创新性思维来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设法把一些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点燃学生探究的火花。例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中,教师要能制造出真空,并且让真空罩内的铃声由大到小最后到无,通过做这个实验,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真空,并且会联想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那么太空、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怎么对话呢?教师再让学生观察真空罩内铃声虽然有变化,但闪烁的灯光却始终没有变化,从而想到真空能传播光和电磁波;在做这实验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这些现象自然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中会埋下科学的种子。
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乐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小学阶段学生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不让学生动的教师是不会受到欢迎的,科学教师有这个条件,就要创造动手实验的条件,让学生在科学课上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在动手实验中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例如: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实验,让他们知道哪些物体在水中上浮,哪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学生发现,铁钉下沉,认为铁会下沉;一个学生的铁盒却浮起来,认为空心会上浮,一个学生的一枚铁针却又浮起来了;另一组学生的洋芋片在水中下沉,放了一些食盐后,逐渐上浮,再放一些食盐,最后漂起来了;还有一组的学生在水中煮饺子,生饺子沉下去,熟饺子漂起来了,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有些学生还试图用课外学的一些知识解释,还有的想总结出一些规律,学生都想让老师给出答案,学生探究的兴趣非常高。
三、规范探究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在实验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让学生形成探究的习惯,具备探究的能力很重要,因此,在开展探究实验活动时,教师要规范整个实验过程,使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实验都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實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等,特别是实验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更是普遍的方法;小学科学每一个实验都会渗透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实验中,先让电流大小和其他因素不变,只通过改变线圈的圈数来改变磁性强弱,然后再让线圈圈数和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电流大小来改变磁性强弱,通过规范的探究实验过程,学生掌握了串联电池多少(电流大小)和线圈圈数多少都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四、加强教学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小学科学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六年,有十二本教材,每周有两节课,每个学校都有科学仪器室和科学实验室。规范科学课程的管理,使科学课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摇篮,通过加强科学课中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有效提升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例如:减少科学课中死记硬背的部分,多渗透一些可以操作的小实验,减少对学生知识性的考查,多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实验,注重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唤起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课教师要充分体现科学的探究思想,不仅让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为今后系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红兵.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8(05):19-20.
[2]殷秀霞.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华夏教师,2017(06):34.
[3]陈颖.小学科学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才智,2011(20):94.